正在閱讀
專題|黃思農與再拒劇團:低限至個體的「稀缺」展演想像

專題|黃思農與再拒劇團:低限至個體的「稀缺」展演想像

與觀眾的互動、對表演空間的想像與解構。這兩個關乎於劇場表演的大主題,想必是許多表演藝術家面對與處理的終生課題。…
與觀眾的互動、對表演空間的想像與解構。這兩個關乎於劇場表演的大主題,想必是許多表演藝術家面對與處理的終生課題。隨著當代劇場表演空間的改變,觀眾與表演者的關係、連結彼此的想像也隨著距離的近遠,而有不同的氛圍或心理感知,而這也是近年來在劇場與視覺藝術中一直有著突出表現的黃思農與再拒劇團,其創作中常見的各種獨特效果,從傳統劇場到公寓影展介入的居家生活空間中,隨著空間場域縮小而被放大的劇場感官,再到近期重新轉化觀眾與表演者身分的展演方法,從緊密到疏離的空缺與填補之間,亦連結與拓展出不同的想像與思考空間。
專題|黃思農與再拒劇團:低限至個體的「稀缺」展演想像
談到對於「稀缺性展演」的想像,黃思農表示,其實觀眾人數的參與多寡,多取決於表演空間,有時可能並非是他們創作時的主要思考要件,通常是與不同場域互動後,才會順勢在其中重新發現表演者、空間與稀缺人數間的微妙關係。舉例來說,2007年開始的「公寓聯展」,一開始其實是想回應1990年代的小劇場運動,即透過主流大型場域脈絡之外的小型劇場空間展演行動,激盪出更具實驗性的想像。而「公寓聯展」則是對此作出回應並提出「微型劇場」的概念,希望將展演落實到生活空間,重新思考原有的劇場展演機制,也因此當時身為第一屆策展人的黃思農,便大膽地將演出地點移到自己的住家。
既然是住居空間,自然人數就會有一定的限制,在演出過程中黃思農也感受到「劇場」的架構被帶進狹窄的空間時所出現的張力(或者說尷尬),例如在廚房煮菜的油煙味,在表演當下瞬間充斥整個房子時,這個原本普通的日常風景,卻會因此被放大成戲劇元素而出現強大的嗅覺感知。又或者在劇場空間中,演員演出關門時,因為需要確定聲音能傳遞至舞台下觀眾席的較大力道,在小型空間中,卻顯得非常的暴力,由此可見,隨著展演空間的轉變與參與人數的降低,各種感官元素反而會隨之被放大。為了降低這種放大而出現的尷尬感,演員在面對為數較少的觀眾演出時,各種的肢體與情緒反應,反而都有可能減低,甚至降至日常化的互動模式,這時觀眾就會發現,日常生活中的人際接觸與互動,其實也是依循著我們對氣氛的解讀,而出現的「表演」行為。
「漫遊者劇場」萬華二部曲之《其境/他方》。(唐健哲攝影/再拒劇團提供)
相較於此,黃思農的另一個「漫遊者劇場」則是將展演空間放大至街道與社區,拿到指示跟錄音帶的觀眾必須跟隨著創作者立下的指示與不同的城市場域互動,個體展演無關乎「表演」,最顯著的表演成分在於觀眾被創作者賦予的「漫遊者」身分,亦即他們對劇作與整個漫遊行動的感知,彷彿只限縮在只有自己能感受到的「內心劇場」,而我們亦可從這些黃思農的展演範例中看到,稀缺性展演可能造成的結果,或許是將原本劇場可讓數百位的觀眾共享的張力,在創作者的想像之下,直接注入少數的觀眾,甚至一人當中,而這能對劇場藝術有多少的「反作用力」則取決自觀者「回饋」的力度。
「漫遊者劇場」萬華二部曲之《其境/他方》。(唐健哲攝影/再拒劇團提供)
「漫遊者劇場」萬華二部曲之《其境/他方》。(唐健哲攝影/再拒劇團提供)
「漫遊者劇場」萬華二部曲之《其境/他方》。(唐健哲攝影/再拒劇團提供)
2013年的「微型劇場:公寓聯展」。(葛昌惠攝影/再拒劇團提供)
2013年的「微型劇場:公寓聯展」。(葛昌惠攝影/再拒劇團提供)
黃思農。(再拒劇團提供)
陳飛豪( 119篇 )

陳飛豪,生於1985 年。文字寫作上期冀將台灣史與本土想像融入藝術品的詮釋。藝術創作上則運用觀念式的攝影與動態影像詮釋歷史文化與社會變遷所衍生出的各種議題,也將影像與各種媒介如裝置、錄像與文學作品等等結合,目前以寫作與創作並行的形式在藝術的世界中打轉。曾參與2016年台北雙年展,2019年台灣當代藝術實驗場之「妖氣都市:鬼怪文學與當代藝術特展」、2021年國家攝影文化中心的「舉起鏡子迎上他的凝視—臺灣攝影首篇(1869-1949)」以及2020/2021東京雙年展。著有《史詩與絕歌:以藝術為途徑的日治台灣文史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