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勞動、個人與變形的武裝

勞動、個人與變形的武裝

軍械庫展區狹長且方向單一的特徵,使得作品的動線安排與節點設置顯得更為重要,本屆最佳主題展藝術家派普爾(Adrian Piper)便是在中間出入口處設置櫃台。
軍械庫展區狹長且方向單一的特徵,使得作品的動線安排與節點設置顯得更為重要,本屆最佳主題展藝術家派普爾(Adrian Piper)便是在中間出入口處設置櫃台,這件名為《可能的信賴登記:遊戲規則》(The Probable Trust Registry: The Rules of the Game)的作品,在此乍看之下像是為展覽而生的服務櫃台(就像藝術家所說:「它既可以出現在藝術場域中,也可以在投票所或企業的總部中現身,甚至是銀行或者任何國家的首都政府單位裡」),但牆上的標語卻又足以讓觀眾停下腳步主動詢問。而另一件得獎作品,是位在展場轉折處的放映空間,在韓國各類影展中屢屢獲獎的紀錄片導演林洪順(Im Heung-Soon)作品《勞工運動》(Factory Complex)。這件結合藝術表現方法與紀錄片形式的作品,最初是林洪順由家人的生命經驗展開的紀錄,「以長者的生命經驗看待現代化在韓國的變動過程」是林洪順擅長的敘事方法,他也以這件作品拿下今年的最佳潛力新人獎。
羅登伯格(Mika Rottenberg)《沒有鼻子知道》(NoNoseKnows)現場擺放了大量畸形珍珠。(攝影/林怡秀)
此次選列的作品中,文件性與影像性的作品數量佔了一定比例,如波坦斯基以數百個日式風鈴構成紀念碑式的錄像作品《Animitsas》、古巴藝術家布雷(Ricardo Brey)以物件櫃形式展出的裝置《星點》(Asterion)、法洛基(Harun Farocki)的影像作品。而去年方才造訪過2014台北雙年展,擅於將因果現象化為電影與雕塑語彙的阿根廷藝術家羅登伯格(Mika Rottenberg),此次帶來的最新作品《沒有鼻子知道》(NoNoseKnows),則以其獨特的影像風格讓觀眾甘於擠身在熱氣蒸騰的狹小空間,使這件作品成為軍械庫場中最受歡迎的錄像作品。這件作品的靈感,來自一年多前她在中國上海南端看見的珍珠養殖業的生產情況,影片中,戴著塑膠手套的女工蹲坐在工廠內,以短刀將珍珠與溼滑的貝肉分離;珍珠工廠中的少女以接近機械化的速度將珍珠進行分類;一個坐在鮮花叢中嗅聞花香使自己過敏,在一陣陣噴嚏聲中噴出各種麵食的女人;工廠空間中漂浮著透明與充滿白煙的各種氣泡……這幾個看似無關的畫面,經由接二連三的線索串連成一個巨大的生產線。
羅登伯格以這種方式隱喻資本生產系統的病態:「它迫使以活著的東西去創造出一顆顆美麗的珍珠」,而這件作品同時也是她首次將真實的紀錄片段納入作品中。另一件座無虛席的影像作品,是來自麥昆(Steve McQueen)的雙頻錄像《Ashes》,觀眾被展間中央的銀幕切為兩邊,銀幕一邊是在海上的格林納達漁民,另一側則是一位工匠為一名無名青年仔細重塑墓碑、再次埋葬的畫面。影片的旁白說道:「年輕人在海灘上發現毒品,後來他被毒販誘惑並開槍射擊。」
波坦斯基Christian Boltanski∣Animitas 2014 Photo Amparo Irarrazaval
軍械庫展區作品的另一特色,則是大量將武器改造、解體、合組的裝置作品。曾於2010年至關渡雙年展參展、來自越南的螺旋槳團體(The Propeller Group)這次也秉持著「盡可能讓資訊看來很吸引人」的方式製作了《The AK-47 vs The M16 2015》。這件作品以俄羅斯與美國兩方所持的步槍為名,觀眾可以在高速攝影與紀錄彈道的透明凝膠中,看到兩顆子彈如何相互碰撞。另一件以軍火為材料的作品,是Hiwa K的《鐘》(The Bell),他在家鄉伊朗收集發現到的軍火、炸彈、砲彈,至今他已鑑定出超過30個國家所供應的軍火,他將這批材料熔成一個大鐘,現場以雙頻道錄像記錄整個過程與關於戰爭的敘事,這座在場中定期響起的的大鐘,似乎也遙遙回應著展覽希望傳達的概念,既如警聲又像是對過去所發生的一切致上的反思與禱告。
林怡秀( 132篇 )
陳璽安( 8篇 )
查看評論 (0)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