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覺符號

在雕塑中創造詩性空間:黃麗音於貝浩登(東京)「當相遇發生時」
觀看黃麗音的雕塑,實則是一場意義的解碼與再編碼的動態過程。作品的語彙,讓其意義在「抹除」與「賦予」之間持續游移,並隨著時...
誤解並不等於溝通失敗—「OHAE: Kwang Hyun Kim」展開詮釋符號的雙向對話
韓國當代藝術家Kwang Hyun Kim在DOPENESS ART LAB舉辦臺灣首次個展「OHAE」,為韓語發音的「...
【張寶成專欄】前瞻科技的突破與困頓:以兩件政治受難者作品為例
本文談論的兩組創作者在NFT和VR技術發展正處於高度變動時已搶先應用。沒有這些應用,我們不會知道技術發揮後的樣貌和後續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