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家駐村

看不見,不代表沒有:台灣藝文空間連線TASA協會理事長洪秉綺談「看不見的溫柔:2021藝術進駐聯盟年會暨工作坊」
從對內盤點檢討自身對他者的「看不見」出發,今年TASA年會拉出他者「看不見」的多重意涵,擴充實務操作的教戰守則。綜觀眼睛...
假如綠島是一面鏡子:「2021綠島人權藝術季」舉鏡自照的生命層疊與歷史書寫B面
「假如綠島是一面鏡子」不再是「舉起鏡子迎上他者的凝視」,以綠島為鏡,可謂直接推翻了既定的主客預設。顯像的「空白之石」從來...
她/他是本島來的駐村藝術家:「2021綠島人權藝術季」的「藝術現場」辯證
相較於國內外其他進駐選項,登島進駐的重要性不僅在於在地連結之彰顯與人權議題之回應,更隱含著一股逃離的拉力,牽動著本外島過...
【印度駐地日誌】缺乏藝文補助機制下的藝術機構與藝術人生
2019年7月到10月間,我在印度進行了為期三個月的駐地計畫,從德里開始,造訪了位於喜馬偕爾邦與查謨—喀什米爾邦的藝術機...
創發多元與包容的典範:李曉雯與徐異宸談「微笑的遇見:2020藝術進駐聯盟年會暨駁二浪宕計畫」
「微笑的遇見:2020藝術進駐聯盟年會暨駁二浪宕計畫」將於11月6日至8日在駁二盛大登場。近年年會愈加轉向藝術行政主體,...
【台灣當代藝術之方言的書寫與實踐】相遇與等待過程中的文化再製
在藝術創作中,說話本身也許就像是一系列讓語言生成機制失效的實踐。藝術家在能夠說出主(族)語之前,似乎早已暴露在某種文化主...
從歐盟Studiotopia「藝術與科學」跨領域計畫,談藝術家與科學家的媒合
科學研究雖然象徵理性與客觀,但是往往很多時候會因為歷史文化跟地理位置的不同,而產生出文化差異性。而當藝術家與不同區域的科...
【印度駐地日誌】踩在藏人流亡陰影裡的唐卡藝術
2019年7月到10月間,我在印度進行了為期三個月的駐地計畫,從德里開始,造訪了位於喜馬偕爾邦與查謨—喀什米爾邦的藝術機...
當過渡成一種狀態,藝術如何可能:板橋435藝文特區和「泥淖,還是潮間帶?」特展
「435藝術家工作室」發展至今,已累積了六年的藝術能量,讓駐村藝術家們開始思考,是否應回頭檢視開放「閒置空間再利用」和建...
【你是我的眼,藝術不在家】在池上駐村的這段時間 
在池上駐村的這段時間,我常去看看一兩棵自己喜歡的樹,看它們在不同光線下的樣子。而每個土地公廟旁,一定會有一棵樹遮蔭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