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繪畫
從數位圖像到繪畫,黏稠物的生成:評李秉璈個展「A面、年糕:空船」
手工感和影像感並存在李秉璈的畫作中,前者屬於與材質互動的層面,後者屬於視覺、虛擬世界的層面,兩者看似矛盾。李秉璈如何將它...
Figure out:專訪菲利克斯·崔德威爾(Felix Treadwell)談新作──角色與繪畫之間探索的未知
身為一位出生英國的年輕藝術家,菲利克斯自2019年以來,逐漸在亞洲與英國藝術市場上開始活躍。如今,菲利克斯開始嘗試起陌生...
V-Touch展覽|當代就是創造歷史,第二屆中國信託當代繪畫獎
本影片邀請今年第二屆「中國信託當代繪畫獎」優選得主蕭珮宜、洪瑄、吳逸寒,請她們分享各自對於「當代繪畫」的想像,並從這次的...
亞洲現代美術館10周年「王懷慶:五十年創作精選展」盛大開幕,中國皇帝系列等45件名作齊出
亞洲大學附屬現代美術館慶祝開館10周年,與元大文教基金會攜手,推出享譽國際的華人當代藝術大師「王懷慶:五十年創作精選展」...
論第二屆中國信託當代繪畫獎:思考當代「介入」繪畫之後的跨語境現象
當代繪畫與現代主義繪畫、傳統繪畫之間,從來就不是線性承繼,亦非敵對關係,然而,倘若藝術家們依然希望找到屬於自己、屬於這個...
符號在天鵝死後重生:在「張嘉穎—忘憂森林」思考當代藝術重拾虛構敘事的方法
《天鵝的絮語》便是張嘉穎創作脈絡裡其中一個馬拉美意義下的「完全的阿拉伯裝飾」,令我頓悟其想像力環境的瞬間。符號(sign...
「當代繪畫」歧義未定:第二屆中信當代繪畫獎首獎從缺,由吳逸寒、蕭珮宜、洪瑄、曾霆羽、羅智信獲優選
首獎從缺的結果,意味著中信當代繪畫獎已搭起了當代繪畫的激辯場域。它反映著一件事實:在現階段的投件所反映的創作現象中,並無...
第二屆「中國信託當代繪畫獎」入圍決審名單公布,37位藝術家角逐首獎
由中國信託文教基金會今日公布第二屆「中國信託當代繪畫獎」入圍決審的37位藝術家名單。主辦單位,表示將於11月10日前公布...
評判「當代性」的視差與位移:第21屆台新藝術獎決選幕後
擔任第21屆台新藝術獎決選評審團主席的潘小雪,在頒獎典禮上的詼諧致詞,恰巧為台新獎所關注的當代性破題——何謂藝術在這個技...
我們個人的歷史與感性,不應該站在一個次等的位置上:第21屆台新藝術獎得主專訪
第21屆台新藝術獎於5月27日舉行頒獎典禮,這也是疫情後,經歷線上頒獎轉播、限制典禮參與者人流,首次恢復現場頒獎開放來賓...
文章導覽
1
2
會員專區
藝術觀點
專題系列
觀察
文化政策
藝術史
藝術展演
訪談
典藏專欄
藝術新聞
藝術產業
Art X Web3
藝術博覽會
藝術拍賣
焦點人物
古美術
藝術親子
小典藏專欄
小典藏專題
愛閱讀
新鮮事
愛看展
閱讀靈感
影音
Podcast
線上展廳
所有展廳
藝博會
藝術家
網路書店
作者群
English
更多典藏
典藏咖啡館
典藏33觀景餐廳
典藏駁二餐廳
創意空間
關於典藏
聯絡我們
廣告刊登
加入我們
服務條款
隱私政策
Facebook
Instagram
Youtube
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