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政策

從文保抗爭走向體制改革:洪致文接任國家鐵道博物館首任籌備處主任
台北機廠自2017年開始「全區整備、分區修復、分區開放」模式的修復再利用,今年8月13日獲行政院正式核定設立「國家鐵道博...
人權理念受肯定,國際人權博物館聯盟在台成立亞太分會
9月3日於國際博物館協會京都大會上,國際人權博物館聯盟主席大衛・佛萊明宣布台灣的國家人權博物館將成為國際人權博物館聯盟亞...
文策院首宗投資與KKBOX合作,挹注「76号原子」1億元新台幣
「76号原子」公司(Studio 76)第一筆運營投資資金來自KKBOX集團,以及文策院執行管理的國發基金共同投資,分別...
紐約市文化預算超過2億美元,有史以來最高!
紐約市文化預算繼去年創下紀錄的1.984億美元,紐約市文化事務局(DCLA)8月1日在記者會上宣布,2020年將投注2....
南韓逐步展國際文化重鎮雄心,2023年前激增16%藝文設施
南韓文化體育觀光部於近日宣布了一項五年規畫,期待藝術設施新增16%。為了推動這一計畫,政府規劃減少博物館的入場費稅額並補...
鄭麗君留任後首場期中考——「後.文化政策白皮書」公共論壇
今年初,長期關心文化公共事務的台灣文化政策研究學會舉辦「後.文化政策白皮書:實踐力、行動力」公共論壇,邀請文化部長鄭麗君...
【黃心蓉專欄】文化紅利:義法政府贈予人民的成年禮
或許只有文化上的認同,才能真正消弭衝突重演的可能,義法兩國政府相繼祭出「文化紅利」作為重新滿足國民精神生活的可能方案。在...
鄭麗君公開說明請辭與留任始末:文化沒有特效藥
鄭麗君部長今(22)日因出席關懷資深藝人春節餐會,卻因中正紀念堂去蔣化議題遭受資深女藝人暴力攻擊,可以顯見在許多文化政策...
文化部提出空總和華山發展計畫,鄭麗君:「拼上首都文化雙軸線關鍵拼圖」
文化部已於2018年底和經濟部、科技部,共同向行政院提出空總「台灣當代文化實驗場C-Lab」第二期(2020到2027年...
【蕭文杰專欄】政治力凌駕文資專業,從「北門會」看「大巨蛋」案
台北市府版本的「大巨蛋」案,牽扯到國父紀念館、國定古蹟台北機廠及位於松菸區域內的數個市定古蹟,這個工程可能會造成破壞,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