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BSERVATION
從全球化到行星性—當代結束之後的光州雙年展
回顧光州雙年展,其歷屆以來始終持續著以東亞文化及思想價值,作為雙年展重要的理論核心,而本屆主題「似水柔弱」根據光州雙年展...
記憶熱與第二波人類世:關於近期台灣當代藝術展覽的一些思考
在法國哲學家史蒂格勒(Bernard Stiegler)沿著海德格(Martin Heidegger)的思路,提出以數位...
索爾.勒維特的第一個百萬美元
索爾.勒維特於1928年在美國的哈特福(Hartford)出生,他在紐約學習藝術和繪畫筆法,之後在貝聿銘的建築事務所工作...
錄像及其民主之夢「信號:錄像如何改變世界」
錄像作為一種政治力量的角色,無論是雕塑裝置還是單頻道廣播,這些作品都揭示了在過去60年的歷史維度,在其中媒體如何從物理體...
「靈魂、呼吸、空氣、氣候、風」的對話與療癒:安聖惠在利物浦國際藝術雙年展的脈絡觀察
策展人邦果瓦是由祖母扶養長大,自幼感受到祖母經歷南非黑人的民族苦難,因此對於安聖惠(Eleng Luluan)所屬的魯凱...
總是能帶動拍賣會的盧西安.佛洛伊德
佛洛伊德於1922年在柏林出生,2011年7月以88歲高齡辭世。他是心理學家西格蒙德.佛洛伊德(Sigmund Freu...
2023年第一季藝術市場總結
傳統上,第一場大型現代藝術拍賣會會在倫敦舉行,而頗具聲譽的美國拍賣會則是在稍後的五月舉辦。因此,本季最佳銷售成績來自倫敦...
安迪.沃荷,拍賣會上的不朽傳奇
安迪.沃荷(Andy Warhol)是拍賣界最成功的藝術家,2022年再度以5億9,000萬美元的作品銷售總額穩居全球排...
反思新加坡與城市的文化自信
從淡馬錫的龍牙石到殖民地時期的新加坡,這個蕞爾小國生存的基石從未改變過:即是捍衛自己在麻六甲海峽上的交通樞紐位置。這個作...
拍賣市場上的馬格利特狂潮
雷內.馬格利特(René Magritte)是一位無法歸類的超現實主義者,近幾年來他不斷創下紀錄,最著名的畫作之一更以7...
文章導覽
1
2
3
4
會員專區
藝術觀點
專題系列
觀察
文化政策
藝術史
藝術展演
訪談
典藏專欄
藝術新聞
藝術產業
Art X Web3
藝術博覽會
藝術拍賣
焦點人物
古美術
藝術親子
小典藏專欄
小典藏專題
愛閱讀
新鮮事
愛看展
閱讀靈感
影音
Podcast
線上展廳
所有展廳
藝博會
藝術家
網路書店
作者群
English
更多典藏
典藏咖啡館
典藏33觀景餐廳
典藏駁二餐廳
創意空間
關於典藏
聯絡我們
廣告刊登
加入我們
服務條款
隱私政策
Facebook
Instagram
Youtube
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