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狀病毒疫情
【卞卡專欄】一個未曾發生的1990年代:關於「人間指南」中的文獻與作品
90年代的藝術家自命為社會菁英和時代先鋒,有一種回應現實和批判現實的使命感,他們的作品總是清晰地展現出時代性表徵和文化訴...
【卞卡專欄】休克療法,封控政策之下藝術的一線生機
最近十多年藝術變得越來越匱乏,一團和氣的氛圍早已讓從業者們感到厭倦疲乏。某種程度上,清零政策像「黑天鵝」一樣中斷了藝術滑...
國際圖文盛事實體展會恢復,台灣圖文創作者親身重返安古蘭與波隆那
全球疫情逐漸緩和,國際展會陸續宣布恢復實體辦理,文策院今年前往指標型市場展會,參與媒合交易等商務活動,包含第49屆法國安...
以數位建置為踏板,於疫情下躍出同溫層的「#Stream C-LAB線上平台計畫」
隨著空總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即將於9月至11月於社群平台輪番推出七場「#Stream C-LAB線上平台計畫」數位展演的「...
虛擬真實化,真實虛擬化:專訪「虛幻生命:混種、轉殖與創生」線上計畫策展人邱誌勇
線上平台的延伸版本除了作為因疫情延至明年的實體展演的前導,更結合數位網路科技與生物藝術所共創的雙重「虛實整合」,於「真實...
【全球畫廊疫情對策】新空間開幕,首展即線上化:藝議駐雅加達總監黃筱媁談策略布局
新冠肺炎肆虐全球,東南亞諸國也難置身事外。典藏採訪團隊採訪新加坡藝術諮詢公司,藝議(ART AGENDA SEA)駐雅加...
【全球畫廊疫情對策】Mai 36畫廊的「凱若斯」精神,老派人情與數位創新結合下的蓄勢待發
或許因為維克多.吉士樂對於藝術市場中人與人之間實際互動的信奉,延續至Mai 36畫廊的數位化經營,總帶著些專屬的老派人情...
首屆斐列茲線上展廳正式上線,耿畫廊為臺灣唯一參展畫廊
首屆斐列茲線上展廳(Frieze Viewing Room)已於5月6日正式上線,5月8日至15日向公眾免費開放。超過2...
舊金山藝術學院將繼續營運,但前景仍不樂觀
今年3月底傳出美國西岸建校歷史悠久的舊金山藝術學院(San Francisco Art Institute),原先決議於...
【黃心蓉專欄】解剖室與博物館的共構,回望藝術史中的個人防護裝備
解剖室和博物館「共構」的年代早已遠逝,但無論在哪一個時空,我們得以專心一致的保護物件,始終是因為有人專心一致的保護我們。
文章導覽
1
2
3
...
7
會員專區
藝術觀點
專題系列
觀察
文化政策
藝術史
藝術展演
訪談
典藏專欄
藝術新聞
藝術產業
Art X Web3
藝術博覽會
藝術拍賣
焦點人物
古美術
藝術親子
小典藏專欄
小典藏專題
愛閱讀
新鮮事
愛看展
閱讀靈感
影音
Podcast
線上展廳
所有展廳
藝博會
藝術家
網路書店
作者群
English
更多典藏
典藏咖啡館
典藏33觀景餐廳
典藏駁二餐廳
創意空間
關於典藏
聯絡我們
廣告刊登
加入我們
服務條款
隱私政策
Facebook
Instagram
Youtube
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