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展覽
15週年特展「迴域」幕啟,金車文藝中心續寫台灣當代藝術的再發生
金車文藝中心於2023年7月在重新改建的臺北承德館舉辦「迴域-金車文藝中心15週年展」,透過空間與形象的升級也揭示金車文...
【高森信男專欄】遺願宇宙與新迴響:沙迦雙年展速記
筆者於宗教氣氛濃厚的周五下午抵達黃沙滾滾的艾爾-達依德,作為當下唯一一位前來參觀沙迦雙年展的觀眾。伴隨著這種奇怪的氣氛,...
Taipei Dangdai 2023 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四度登場,公佈90間參展畫廊名單及亮點,迎擊藝博會市場分化
第四屆台北當代藝博將在2023年5月12日至14日於台北南港展覽館登場。本屆展會精選90家國內外的全球畫廊,其中有三成是...
【專欄│芬紛聊天】從嬰兒的眼光看世界:芬蘭為嬰兒舉辦的藝術展覽
嬰兒是展覽的起點、中心和體驗者,藝術家們想知道的是:藝術是如何觸動嬰兒?嬰兒也可以體驗與創造藝術。
從抗爭到共創之路——重返母系社會的策劃行動
ruangrupa團隊將邀請參展的權力下放,展出形式與內容,甚至製作資金也可由參展單位決定。這種亞洲藝壇常見的民間資金介...
生命科學×藝術史:昆蟲學家導覽臺北故宮「草蟲捉迷藏」
現代將電腦程式中的錯誤稱為「bug」,而除錯稱為「debug」。在草蟲畫中,也隱藏著不少小錯誤,等著被「debug」。
歌聲弦樂齊鳴,獻給叫太陽起來的人 :「松色經行-蕭如松百歲冥誕紀念展」開幕
「松色經行—蕭如松百歲冥誕巡迴紀念展」,果然未上演先轟動,這回作品精彩絕倫,總共展出110幅作品,其中大尺幅作品70幅,...
設法不讓世界的壞事壓倒我們:大館當代美術館「潛入你眼簾——皮皮樂迪・里思特」展
當《永遠至上》播到女警出場時,有觀眾問:為什麼不去拘捕藝術家?當《Das Zimmer》播到男性性器出現時,不少觀眾轉身...
跨越百年的旅途:北美館新進典藏作品展
臺北市立美術館(簡稱北美館)於本(8)月13日起推出「旅途:新進典藏作品展」,展出2015年至2022年間入藏作品近90...
北美館年度個展徵件揭曉,王耀億、施懿珊、張永達、饒加恩四人獲選
臺北市立美術館2023年度TFAM個展公開徵件,選出四位藝術創作者及其展覽計畫,將在2023年下半年於北美館三樓展出。
文章導覽
1
2
3
登入
註冊
記住賬號
社群網站帳號快速登入 / 註冊
Enter something special:
登入
忘記密碼?
社群網站帳號快速登入 / 註冊
我已閱讀並同意網站的
服務條款
,並同意按照
隱私政策
存儲和使用我的個人數據。
新增帳號
忘記密碼? 請輸入您的電子郵件地址。 您將收到帶有設置新密碼的郵件。
重設密碼
回到登入
會員登入/註冊
會員中心
藝術觀點
專題系列
觀察
文化政策
藝術史
藝術展演
訪談
典藏專欄
藝術新聞
藝術產業
Art X Web3
藝術博覽會
藝術拍賣
焦點人物
古美術
古美術專題
古美術專欄
古美術市場動態
藝術親子
小典藏專欄
小典藏專題
愛閱讀
新鮮事
愛看展
閱讀靈感
影音
Podcast
線上展廳
所有展廳
藝博會
藝術家
網路書店
作者群
English
更多典藏
典藏咖啡館
典藏33觀景餐廳
典藏駁二餐廳
創意空間
關於典藏
聯絡我們
廣告刊登
加入我們
服務條款
隱私政策
Facebook
Instagram
Youtube
Line
Apple Store
Google Play
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