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23/24】2024全球藝術展覽:雙年展之旅

【23/24】2024全球藝術展覽:雙年展之旅

【23/24】2024 Global Art Exhibitions: Biennials

上海雙年展以城市上海為主體,探討上海的文化、藝術以及和其他城市的相互關係。由線上平台e-flux和宇宙研究所(Institute of the Cosmos)創辦人、藝術家安東.維多柯(Anton Vidokle)擔任主策展人。以「宇宙電影」(Cosmos Cinema)為主題,圍繞藝術家對天人關係的思考展開,深入探究宇宙對人類生活的啟發與制約。並且透過對於宇宙字義的探究,展開對於同一片宇宙下人們的個殊性探討。

2024年無疑是「雙年展年」!在世界各個城市,幾乎每一個月都有新的雙年展揭開序幕,編輯台特地匯整了2024年的雙年展資訊,帶領讀者展開一場為期一整個年度的雙年展之旅!

一月

札幌國際藝術祭(Sapporo International Art Festival)
2024年1月20日至2月25日

札幌國際藝術節睽違六年後,於2024年1月20日再度開展。札幌國際藝術節是一個每三年舉辦一次的藝術活動,串聯北海道一代的藝文場館,如:北海道近代美術館和札幌市立美術館。由小川英明(Ogawa Hideaki)策劃,展覽名稱為「最後一場雪」(Last Snow),講述雪在札幌一帶獨特的意義,也討論百年的景象。展覽副標題為「未來開始的地方」(Where the Future Begins),以「時空旅行」為起點,帶領觀眾想像未來,抵達「未來的風景」。並且展覽也與當地的少數民族「阿努伊」族(Aynu people,又譯為愛奴人)的相關創作與文物,展示在雪中共融與奔赴未來。

二月

第14屆上海雙年展(Shanghai Biennale)
2023年11月9日至2024年3月31日

上海雙年展以城市上海為主體,探討上海的文化、藝術以及和其他城市的相互關係。由線上平台e-flux和宇宙研究所(Institute of the Cosmos)創辦人、藝術家安東.維多柯(Anton Vidokle)擔任主策展人。以「宇宙電影」(Cosmos Cinema)為主題,圍繞藝術家對天人關係的思考展開,深入探究宇宙對人類生活的啟發與制約。並且透過對於宇宙字義的探究,展開對於同一片宇宙下人們的個殊性探討。

第14屆上海雙年展現場,圖為特雷弗.帕葛籣的《非功能性衛星原型(設計4;建造4)》。(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提供)。

三月

第24屆雪梨雙年展(Biennale of Sydney)
2024年3月9日至6月10日

由康喆明(Cosmin Costinaș)與殷迪.格瑞洛(Inti Guerrero)共同擔任總策展人。提出雙年展題「一萬個太陽」(Ten Thousand Suns),將呈現參展的社群與藝術家們如何運用集體慶祝與喜悅與慷慨作為政治手段,並且在來自各種脈絡的論述、文化與背景下,尋求創造一個充滿希望的文化關聯時刻,如萬千太陽般照射世界。臺灣藝術家宜德思.盧信(Idas Losin)及李俊陽獲選參展。宜德思.盧信透過駐地創作,走訪散落的南島語族文化,而李俊陽則是融合臺灣戲偶雕刻、電影看板繪畫等民俗文化、廟宇彩繪等宗教信仰,作品中交織臺灣不同層次的視覺符號與身分認同。

惠特尼雙年展(Whitney Biennial)
2024年3月20日開展

作為美國歷史最為悠久的全媒體雙年展,惠特尼雙年展自1932年開始就是惠特尼博物館的標誌性活動,起初以年度展覽方式呈現,直至1973年才轉變為如今的雙年展模式,成為當時最具有突破性的雙年展,至今參與藝術家超過3,600位。今年雙年展由館內策展人克莉絲.伊萊斯(Chrissie Iles)與特任策展人梅格.昂利(Meg Onli)領導團隊策劃雙年展「比真實事物更好」(Even Better Than the Real Thing)

四月

第60屆威尼斯國際美術雙年展(Venice Biennale)
2024年4月20日至11月24日

威尼斯國際美術雙年展是目前全球最古老、盛大的國際級雙年展。自1895年開始,藝術與建築雙年展輪流舉辦。2024年威尼斯雙年展首度任命來拉丁美洲的策展人,由來自巴西的安迪亞諾.佩德羅薩(Adriano Pedrosa)掌舵,他目前擔任聖保羅美術館(Museu de Arte de São Paulo)藝術總監,關注女性主義、性少數與去殖民化議題。而北美館推出臺灣館的第15年參展代表,為藝術家袁廣鳴、策展人陳暢,展名為「日常戰爭」,直指目前國際緊張情勢,包含烏俄戰爭、以巴衝突,以及日漸緊張的臺海局勢。

第60屆威尼斯雙年展將首度由拉丁美洲出身的策展人安迪亞諾.佩德羅薩(Adriano Pedrosa)掌舵。(© La Biennale di Venezia)

五月

第八屆橫濱三年展(Yokohama Triennale)
2024年3月15日至6月9日

橫濱三年展為每三年在日本橫濱市舉辦一次的現代藝術國際展,企圖以藝術相連世界,並且擴及到整個城市,期許橫濱市在發展的同時,成為容納多樣性的包容社會。本屆三年展策展人盧迎華與劉鼎,將展覽題目訂為「野草:我們的生活」(Wild Grass: Our Lives),以魯迅散文集《野草》命名,企圖以魯迅在動盪的時空背景下,尋求突破黑暗的精神,強調「個體生命」的價值。以此解放疫情後,備受擠壓的個人生存空間。並且展覽自20世紀初開始爬梳探討東亞歷史事件,促進個人與機構規則間的重新對話。

六月

第10屆格拉斯哥國際藝術節(Glasgow International)
2024年6月7日至6月23日

格拉斯哥國際藝術節為蘇格蘭兩年一度的當代藝術節活動,主要展出當地與國際藝術作品,並以此凸顯格拉斯哥在當代藝術創作的重要地位。在藝術節期間,各項藝術活動將紛紛展開於此城市,包括格拉斯哥最主要的藝術空間與文化機構,展覽、活動、座談、表演以及由國內外藝術家所執行的各種藝術創作計劃也將百花齊放。

七月

2024越後妻有大地藝術祭(Echigo-Tsumari Art Field)
2024年7月13至11月10日

位於新潟縣越後妻有地區的「越後妻有大地藝術祭」在綠意的山林之中,以當代藝術作品體現「人類包含於自然之中」的概念。本屆三年展邀請日本、英國、美國、泰國、法國、土耳其等多位藝術家,於越後妻有地區展出200多件作品,除了戶外大型裝置、平面作品等,亦規畫了工作坊、夏季學校等活動。日本知名舞者田中泯(Tanaka Min)也將演出作品《Ryōkan in the Snow》在大雪中舞蹈以展現越後妻有的冬季之美。

八月

第15屆歐洲宣言展(Manifesta)
2024年8月9日至11月24日

第15屆歐洲宣言展以西班牙巴塞隆納大都會區為基地,展區橫跨12個城市,共3,000多平方公里。每個城市都被分為三個「群集」(Cluster)之一,圍繞著雙年展的三大主題:平衡衝突(Balancing Conflicts)、療癒和照護(Cure and Care)及未來想像(Imagining Futures)。每個群集都始於歷史情境,也與三大主題的概念扣合。與過去相同,宣言展不設主策展人,而是邀請葡萄牙策展人Filipa Oliveira擔任創意協調人(creative mediator),其餘藝術團隊包括11位來自大都會地區不同城市的代表。

釜山雙年展(Busan Biennale)
2024年8月至11月

2024年釜山雙年展由藝術史學者菲利普.皮洛特(Philippe Pirotte)和薇拉.梅伊(Vera Mey)擔任策展人,以自發性(spontaneity)、年輕(youth)和實驗性(experimentation)為雙年展核心價值。在美術館之外,它也將城市的日常空間、替代空間納入展場範圍,並且與社會運動、文化藝術團體合作,打造融合釜山在地文化特色與世界脈動的雙年展,使來自全世界的觀眾皆能從不同的視角中產生共鳴。

2022釜山雙年展展覽現場,圖為Hyun Nahm作品《Chain Link Strategy》。(2022釜山雙年展提供)

九月

第17屆里昂雙年展(The Biennale de Lyon)
2024年9月21日至2025年1月5日

第17屆里昂雙年展由伊莎貝爾.貝爾托羅蒂(Isabelle Bertolotti)擔任主策展人,並邀請阿萊西亞.法布爾(Alexia Fabre)為客座策展人。「人際關係」(Human relations)是本次雙年展的核心議題,透過作品將展開對於當代問題、生活的各個面向的探索與實踐。里昂雙年展強調合作,邀請藝術家對話、協調,思考對於他人的關注與尊重,以及集體療癒之方法。在友善的選擇、行動、手勢、言語,建立新的與世界的關係,使共存、團結和崛起成為可能。

第15屆光州雙年展(Gwangju Biennale)
2024年9月7日至12月1日

第15屆光州雙年展由尼可拉.布西歐(Nicolas Bourriaud)擔任策展人,以「盤索里——21世紀的聲景」(Pansori-A Soundscape of the 21st Century)為主題,盤索里是起源於17世紀韓國西南部、為薩滿教儀式伴奏的音樂形式,它的字面意思是「公共場所的聲音」,也就是人民的聲音。展覽將由音樂隱喻構成,作為混合聲音和視覺元素的藝術盛宴。

第14屆光州雙年展展覽現場。(本刊資料室)

第18屆伊斯坦堡雙年展(Istanbul Biennial)
2024年9月14日至11月17日

伊沃娜.布拉茲威克(Iwona Blazwick)被任命為第18屆伊斯坦堡雙年展策展人,該雙年展是土正其最重要的國際性展覽,在推廣當代藝術家和藝術家團體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雙年展的另一個重要面向是透過當代藝術品的鏡頭探索伊斯坦堡的歷史遺址,伊斯坦堡雙年展有效利用了城市內100多個不同的地點,以這座最古老的城市為基地,引發藝術與城市的對話。

十月

第四屆曼谷雙年展(Bangkok Art Biennale)
2024年10月24日至2025年2月25日

第四屆曼谷雙年展以「培育蓋亞」(Nurture Gaia)為主題,展出約瑟夫.博伊斯(Joseph Beuys)、路易絲.布爾喬亞(Louise Bourgeois)等國際知名藝術家的作品,除了主展區曼谷藝術文化中心(Bangkok Art and Culture Centre,BACC)以外,也將延伸至曼谷的重要歷史地標如鄭王廟、臥佛寺等地,展覽期間整座城市將以藝術語彙為核心展開古今的對話。

今藝術&投資編輯部( 34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