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廊產業

和之美,思文閣的世界觀:六月大入札會名品賞
思文閣入札會自2008年起每年定期舉辦,為藏家提供了一個開放交流的平臺,為美術品找到下一個歸屬,也讓好的作品以及作品背後...
V-Touch展覽|台北當代藝博會在台灣三年
面對2021年因疫情停擺的空白,2022年5月「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確定重啟第三屆。影片以台北當代聯合總監岳鴻飛與展會N...
充滿溫度的畫廊:專訪isart gallery御書房藝廊總監Veronica Wang王品茜
御書房藝廊作為一間策略新穎的藝廊,以總監王品茜具洞察力且獨道的眼光為基礎,充滿溫度的互動方式建立起多元而具有當代性的藝術...
愛臺灣,從愛臺灣藝術家開始!
臺灣意識抬頭,臺灣價值浮現,是到了該回頭檢視「臺灣藝術價值」的時候!臺灣美術,就是這一代人的悠悠真心。愛臺灣,就從愛臺灣...
疫情趨緩,畫廊開門,德國藝術產業逐漸重見天日
隨著德國總理梅克爾上週宣布自本月20日起初步鬆綁封鎖管制措施,開放空間面積小於800平方公尺的商家恢復營業,德國藝術市場...
減免5%營業稅正式通過,在地畫廊、國際畫廊均可申請
行政院政委員張景森第三度邀集文化部與財政部賦稅署,針對增強台灣藝術產業競爭力,以及鼓勵國際畫廊到台灣發展,提出「振興藝術...
台南畫廊產業掃描
台南市是台灣歷史時代的源頭,有著豐富的文化積累,在台灣藝術生態環境中,亦發展出自我的特殊性格。1990年代初期的股市熱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