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大千

筆山墨海──史博館藏中的臺灣勝景
隨著流寓畫家和本土畫家在臺灣本地進行觀念與技法交流,加上外在因素諸如時局的相對穩定、交通建設的進一步發展等,促成了新景點...
如果文物有履歷──談書畫「著錄」的重要性
今年七月,一批私人藏品於國史館臺灣文獻館「倜儻筆墨.大師與大師的內心世界」展出,其品質參差,頗具爭議性。國史館為國內最高...
【藝術CSI】鑑定制度的建立與挑戰:當代藝術市場中的盲區探索
鑑定和鑑價息息相關,都是藝術資產的核心,但矛盾的是,市場長期氛圍卻不利鑑定系統化推動,如買賣極不透明有礙權源檢查、專家證...
四川大學藝術學院、四川張大千研究中心 :「張大千與中國古代書畫」國際學術研討會紀實
張大千研究,在港、臺與海外一直都是顯學。隨著張大千在拍賣市場的價格水漲船高,前半生在大陸時期的精品畫作與相關文獻不斷湧現...
【新刊】清代宮廷之金玉滿堂
在影視推波下,清宮劇近年成為大眾熱門的聊天話題,除了深諳妃嬪等第、紫禁城寢宮殿名、慎刑司刑罰等,更開始流行cosplay...
我對「《人間福報》聲明啟事」與「美台古文物藝術及創新科技研究發展交流協會」保留法律追訴權的回應——從我的〈「假」常玉與林風眠之名〉一文談起
針對人間福報的抗議聲明,如我早已言明,他們有必要究真。作品一旦公開展覽,很難不受檢驗與評斷。倘若涉及鑑別與究真一事,更是...
疑點重重的國史館臺灣文獻館特展「倜儻筆墨」:我們看到了什麼?
這一免費對公眾開放的展覽,一次性聚集常玉、林風眠、張大千、齊白石、吳冠中、徐悲鴻、潘玉良等近現代華人藝術大師作品、明末清...
復刻1:1敦煌石窟來臺了!不用出國,上百件莫高窟文物在高雄佛陀紀念館「絲路光華」展出
「絲路光華─敦煌石窟藝術特展」展覽前後歷經多年策劃,不但將三座敦煌石窟以3D實體模型跨海運到臺灣組裝,更以數位複製7座石...
嶺南派大宗師歐豪年逝世,文化大學「御風而行」紀念展
歐豪年1935年出生於廣東省茂名縣(今改隸為吳川市),1950年移居香港,1952年起拜入嶺南畫派巨擘趙少昂門下,17歲...
2024佳士得香港春拍書畫2.8億港元:唐代寫經2094.5萬港元扛鼎、齊白石《田園逸趣》1429萬港元
佳士得香港今年秋拍將移師亞太區新總部THE HENDERSON,此次春拍是佳士得香港最後一次在香港會議展覽中心舉行拍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