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故宮博物院
千絲萬縷,經典慢時尚:專訪國立故宮博物院「鏤繪集錦─緙繡山水人物特展」
緙繡作品極少數留有名款,現今可見如宋代沈子蕃、朱克柔,與明代以顧名世家族聞名的顧繡等。除上述的沈子蕃,朱克柔技藝超群,現...
千年來激勵東亞人心的經典:專訪故宮南院「《法華經》及其美術」策展人鍾子寅
國立故宮博物院南部院區現正展出「《法華經》及其美術」,不但有諸多近25年沒有展出的作品,更聯手國家圖書館、中央研究院歷史...
戰爭情勢影響博物館文物安危,國內如何因應?立院質詢故宮戰時應變及南院停電後續
俄羅斯對烏克蘭發起戰事,位於烏克蘭境內的博物館文物也岌岌可危。台灣博物館是否亦有針對可能的戰爭危機有因應對策?多位立法委...
華麗魔法屋:故宮的洛可可珍藏
「華麗魔法屋─故宮的洛可可珍藏」時空彷彿穿越到18世紀的歐洲,那個被稱為「洛可可」的時代。透過沉浸式的展覽規劃,讓觀者身...
畫是無聲詩:國立故宮博物院「無聲詩─南宋的小品繪畫」展
人們常使用「詩情畫意」來形容風景優美,或是當下美好浪漫的氣氛。早於宋代,便有文人將詩、畫二者相提並論,認為它們擁有著共同...
迎向未來教育的數位體驗:故宮兒藝網站2.0「兒藝藏寶閣」正式上線
兒藝中心網站2.0「兒藝藏寶閣」,也在去年疫情間親子最需要數位教育服務的時間點起案,開始聚焦建置與充實故宮數位內容的服務...
我讀「三公」─故宮「鎮院國寶」特展觀後感
國寶絕不是與生俱來的身分,而是一種與觀眾互相證成的存在。國寶應在不斷被觀看和闡述的過程中,累積文化能量;觀眾也應不斷在這...
陽明山巔覓王孫:談華岡博物館之溥心畬書畫
溥儒(1896-1963),字心畬,原愛新覺羅氏,乾隆皇帝以「永綿奕載、溥毓恒啟」為愛新覺羅子孫世系,「溥」為其輩分字。...
畫是有形詩:《早春圖》創作思想與畫屏延伸的可能(上)
《早春圖》無疑是一件布局完備的全景山水,將五代以來的山勢渾厚,以兼具高遠、深遠、平遠的主觀摶合,化作悠然緜遠的自然畫意。...
嘯侶攀蘿帶:溥心畬的猿畫及其仿古
溥儒(1896-1963),字心畬,為道光皇帝第六子恭親王奕訢(1833-1898)之孫、末代皇帝溥儀(1906-196...
文章導覽
1
...
9
10
11
12
13
...
25
會員專區
藝術觀點
專題系列
觀察
文化政策
藝術史
藝術展演
訪談
典藏專欄
藝術新聞
藝術產業
Art X Web3
藝術博覽會
藝術拍賣
焦點人物
古美術
藝術親子
小典藏專欄
小典藏專題
愛閱讀
新鮮事
愛看展
閱讀靈感
影音
Podcast
線上展廳
所有展廳
藝博會
藝術家
網路書店
作者群
English
更多典藏
典藏咖啡館
典藏33觀景餐廳
典藏駁二餐廳
創意空間
關於典藏
聯絡我們
廣告刊登
加入我們
服務條款
隱私政策
Facebook
Instagram
Youtube
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