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藏古美術

故宮百年如何被看見?甲子為軸,萬年為鑑, 專訪「甲子萬年:國立故宮博物院百年院慶特展」
「甲子萬年:國立故宮博物院百年院慶特展」專訪揭開故宮跨世紀的文化旅程。自 1925 年成立,歷經文物播遷來臺與 1965...
朝鮮前期的藝術變革:韓國國立中央博物館藏粉青沙器選介
「粉青沙器」一詞是由韓國藝術史學者高裕燮所定名,是「粉妝的灰青沙器」的簡稱,意指於灰色或灰黑色胎土上施以白色化妝土(即所...
由史博館《大千狂塗》(一)看張大千的私房畫與私房話
張大千一共繪製有三套《大千狂塗》冊,其中二套今藏於史博館,另一套為私人收藏。這三套冊頁為1956年張大千首度歐遊期間所繪...
書中自有林黛玉,藏書自在求知趣:袁芳榮和他的古書收藏
袁芳榮回憶藏書生涯的緣起,約莫在1990年代。新光華商場地下室有家「百城堂」,這家書店門口玻璃櫃內擺的全是線裝古籍。袁芳...
從私人書櫃到公共資產:國家圖書館中的私人藏書與手稿
不同於單純的出版品收藏,這些物件帶著時間的痕跡:翻閱過的紙頁、修改的段落、甚至是一時興起的繪畫臨摹。它們不只是一位學者的...
多樣中的統一和跨域的流轉: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天方奇毯-伊斯蘭世界文明的交織」特展
公元14至16世紀帖木兒帝國崩解之後,其豐厚的文化遺產滋養了後續的三個大帝國,這三個大帝國分別是奧斯曼帝國、薩法維帝國和...
得來不易的半畝方塘:「台北古書拍賣會」的發展及書刊舉隅、點評
戰後臺灣藝術品拍賣史中,古籍文獻雖然起步不晚,但能見度始終不及書畫、瓷器與珠寶。1992 年誠品書店舉辦「第一屆台北古書...
尋找文物中的「碁女子」:故宮「碁人弈事」古代園棋文化中的女性身影
國立故宮博物院「碁人弈事—古代圍棋文化」特展(2025/7/12-9/28)以60餘組書畫、古籍與器物,展現圍棋在宮廷、...
書本裡外的鑑賞力:傅月庵與藏書文化現場
傅月庵是台灣知名出版人、作家與古書拍賣推動者,被視為藏書文化的重要代表。他自小便對書籍充滿渴望,從光華商場的淘書經驗到蒐...
香港三大古書畫收藏──香港藝術館「香江藏珍」
虛白齋、至樂樓和北山堂三大中國古書畫收藏鼎足而立,互為補足,堪為香港最具代表性的收藏,並使香港成為國際上重要的中國書畫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