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結果: "TKG"

當代的幼書:青年策展人要如何讓「常玉熱」在耿畫廊反芻時代意義?
以浪蕩子來形容常玉已非新鮮事,但在展題當中,它是。對於事必躬親又具高度個人風格的耿桂英來說,醃篤鮮就像她面對當代藝術的態...
國家神域的轉換與重製:曹良賓的「想像之所」
2018年曹良賓於TKG+ Projects的個展「想像之所」,即是討論戰後台灣國家神域的轉換與建構狀態。如桃園神社等例...
全境觀伺之眼 談「巨神連線」系列的攝影實踐
如果說,「巨神連線」聚焦於的是台灣民間社會總體的「欲力投射」,那麼上述三種表現形式則可說是姚瑞中豐沛的「實踐力投射」—是...
檔案的演繹、二次創造或介入?蘇育賢「石膏鑼」
蘇育賢在這次展覽中,就像是一位重疊著不同身分的作者,他同時是一位挖掘、復刻歷史的田野研究員,也像是一位檔案、文件的策展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