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撥開歷史的迷霧 饒加恩「後座大道」個展

撥開歷史的迷霧 饒加恩「後座大道」個展

今夏台北的展覽,甫於TKG+落幕的饒加恩個展「後座大道」,一以貫之的實踐饒加恩的藝術路:「當代藝術,要讓觀眾懷…
今夏台北的展覽,甫於TKG+落幕的饒加恩個展「後座大道」,一以貫之的實踐饒加恩的藝術路:「當代藝術,要讓觀眾懷疑本來相信的;當代藝術,激起觀眾提問,本來相信的系統裡的道理,是否是真的道理。」於是,饒加恩的11幅水彩,2件錄像作品,迸發出強大的能量。仔細看,這些作品都不簡單,從錄像作品連結到水彩,藝術家透過實際走訪拍攝,透過一幅幅水彩創作的研究,試圖解答自己的疑惑,也提出了我們安身立命的這塊土地,與亞洲,與歐美大陸的歷史聯結,到底是一個什麼模樣?
從2014年與TKG+簽約,饒加恩歷經3年,終於在眾人的期盼下推出個展。饒加恩以《REM Sleep》一作榮獲台新獎,更獲古根漢美術館委託創作《計程車》錄像作品,是台灣青年藝術家的代表。「後座大道」個展,「後座」兩字脫胎於作品《計程車》,「你看得到方向,也知道會前往哪裡,但其實你是無法控制怎麼前往的。」畫廊的展覽論述這樣寫:饒加恩以「後座大道」之名,緩緩道出自己坐在計程車上時的狀態,這不單是搭乘狀態,也是面對當今歷史的感受。
饒加恩《計程車》.有聲、高解析彩色錄像.79’32”.2016。圖|TKG+
從計程車到逆時針
從2015年底受邀向古根漢美術館提案,《計程車》一作於去年完成,今年首次於TKG+展出。饒加恩總是好奇,歷史主流書寫下的真實,而每個人的心目中,又是怎麼看待每一件事件,每一處地方。《計程車》一作,就是饒加恩挑選中正紀念堂、圓山飯店、美軍俱樂部、鄭南榕基金會、義光教會等目的地,透過與司機的聊天側拍,展開交談。饒加恩與計程車司機的對話,就是一部當下的小歷史;小歷史,往往是籠罩在大歷史的主流書寫下,但各有歧異。例如,「中正紀念堂」這個目的地一說,有的司機根本不想搭理饒加恩,其政治立場不言而喻;有的司機完全不識鄭南榕;有的司機不知曉義光教會,但卻知道林義雄滅門血案……。不同的司機,背後就是一部自己的人生故事,與這些歷史事件的關係,引發饒加恩的興趣,探究背後的交集、爭執。這部總長79分32秒的《計程車》,一段又一段的對話,交織出台灣這塊土地人們的同與異,苦與樂。例如,一位計程車司機聊到自己在國民黨教育下,已經洗腦洗過頭了,無法到中國大陸這塊共產黨統治的土地。饒加恩搭乘70多趟的計程車,從中剪輯的對話錄,就是一部人生的異聞錄,出生年代、教育背景等等的迥異,是不是就命定了立場與觀點?
饒加恩《逆時針》.錄像裝置.金屬、木頭、電動馬達(一小時一圈)30’46”.2017。圖|TKG+
從2016年完成的《計程車》一作,再到另一部2017年錄像作品《逆時針》,更彰顯饒加恩透過當代藝術作品,讓觀眾一步步接近,提問、反詰、審視體系裡的真相。這部作品企圖宏大,人們看到山與海,看到神社,看到畫面裡的反光,這是一部濃縮了的八瑤灣事件到高士部落神社的故事,時間跨度,就是日本計畫入侵台灣的1870年代,到而今餘波盪漾的高士部落神社重建事件。在畫面裡的海波、沙灘裡,彷彿回到1871年的八瑤灣事件,琉球王國船難者誤闖部落領地而落難,成為之後日本出兵台灣藉口……。影片裡,人們可以看到畫面裡鏡面的反光,就是以摩斯密碼,打出這些船難倖存者的資料:某某某,活著,一頭牛交換……。從百多年前的琉球船難,到高士部落青壯在日治時期強徵入軍出征東南亞,在神社前相約身隕則神社見。乃至到了當代,政治人物藉題發揮指控高士神社是日本軍國主義在台亡靈……,這塊土地百多年的歷史,承載著許多值得一探的究竟。太多誤解與誤區,不深入,就沒有真相。饒加恩對自己的疑惑,對土地的疑惑,抽絲剝繭的,透過《逆時針》拋出了他的命題。同時,也讓觀者打開思路的牢籠,打破主流歷史的框架,在山與海之間,尋求自身的答案。
饒加恩《李仙得《台灣紀行》中煉製樟腦的腦灶透視圖、Dynamit Nobel AG武器公司創始人Alfred Nobel過世時的臉部石膏翻模、硝酸甘油的化學結構(C3H5N3O9)、希特勒秘密武器「鐘」(Die Glocke)》.水彩紙本.56.5×76 cm.2017。圖|TKG+
11幅水彩裡隱含的符碼
而11幅畫題「冗長」的水彩,不是饒加恩的惡趣味,而是他提供觀眾的線索,透過畫作主題透露的蛛絲馬跡,讓作品裡的符碼,印證與挑戰自己腦海裡對世界的認知。因此,李仙得《台灣紀行》中煉製樟腦的腦灶透視圖、Dynamit Nobel AG武器公司創始人諾貝爾(Alfred Nobel)過世時的臉部石膏翻模、硝酸甘油的化學結構(C3H5N309)、希特勒研發的秘密武器「鐘」(Die Glocke),就同時出現在畫面裡。在一根扁擔旁,各擺兩個物件。這幅作品,讓觀眾透過李仙得這個名字的線索,追溯這位後來擔任日軍入台顧問的美國軍官,在日軍侵台的牡丹社事件扮演的角色;也讓人們思索,諾貝爾這位舉世敬重的化學家,為什麼和希特勒之鐘放在扁擔的各一邊?樟腦,台灣曾經的最大出口物資,諾貝爾怎麼透過樟腦,提煉出穩定的炸藥配方?
藝術家饒加恩與TKG+總監吳悅宇(右)。圖|TKG+
饒加恩,他並沒有為觀者提供答案,而是透過作品,牽起一條又一條的線索,這11幅水彩作品,可以說是從1850年到現在,台灣這塊土地與歐洲、亞洲強權碰撞的許多元素交織而成。例如,章魚成為帝國主義侵略他國的象徵、革命愛好者的軍線外套(宛如太陽花學運領袖林飛帆的外套)……,許多有趣但背後意義卻是沉重的符碼與線索,就交織在這11幅水彩裡,由扁擔人一肩挑起,等著我們,去一肩挑起找到自己的答案,突破這世界的迷霧。饒加恩,一位值得重視關注的台灣當年青年新星,用「後座大道」回應了外界對他的期待。
林亞偉 (Lin Ya-Wei)( 110篇 )
查看評論 (0)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