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國家神域的轉換與重製:曹良賓的「想像之所」

國家神域的轉換與重製:曹良賓的「想像之所」

2018年曹良賓於TKG+ Projects的個展「想像之所」,即是討論戰後台灣國家神域的轉換與建構狀態。如桃園神社等例子,戰後國民政府通常是將神社直接轉化為忠烈祠,並且直接使用建築本體,曹良賓亦透過現今的狀態與過去的歷史檔案相互對比,以詮釋這個現象。
1985年,亦是解嚴前的兩年,當時的桃園縣政府(升格直轄市前)預計將當地的桃園忠烈祠由原本日治時代木造神社建築拆除改建,因而在公開競圖後錄取建築師李政隆、李重耀的合作作品。不過當時李政隆得知,這是國民政府入台後,當下少數僅存完整的神社建築,便公開放棄設計權,交付公眾討論,最後桃園市議會做出保留決議,於1987年,同時也是解嚴那年整修完成,現在則是桃園市定古蹟。
雖說桃園忠烈祠現為戰前日本帝國外地現今保存最完整的神社建築,但它並非復原成日治時期的樣貌,而是保留成戰後被改造成忠烈祠的狀態,主殿原本供奉日本神明的北白川宮能久親王與開拓三神,之後改置鄭成功、劉永福、丘逢甲遺像,並在拜殿設置中國反清、抗日烈士靈位。由此可見,國民黨政府領台之後,並沒有將神社的詮釋權交付給土地與人民,而是採用相同的模式將這些「國家神域」轉化成自我的統治象徵。
日治時期針對台灣神社(1944年改制為台灣神宮,現為圓山飯店)劍潭山鎮守森林的相關研究資料。(資料來源:國立台灣圖書館)
曹良賓2018年於TKG+ Projects的個展「想像之所」,即是討論戰後台灣國家神域的轉換與建構狀態。如上述桃園神社的例子,戰後國民政府通常是將神社直接轉化為忠烈祠,並且直接使用建築本體,曹良賓亦透過現今的狀態與過去的歷史檔案相互對比,以詮釋這個現象。如位於台北大直地區的國民革命忠烈祠,1945年日本投降後直接將台灣護國神社拼湊成忠烈祠,直至1969年才改建成現今模仿中國北京紫禁城太和殿的建築。我們或許可以在這轉換中發現一個略帶諷刺的歷史現象,1942年落成的台灣護國神社,原本是建來供奉二戰中死去的台籍日本兵,但事實上這座神社建築,它身為國民革命忠烈祠的時間,比它是台灣護國神社的時間還要長,這樣的狀態對照台籍日本兵迄今尚未在台灣擁有國家級紀念場域,且流轉於歷史邊緣的窘狀,令人感嘆大時代的無情與捉弄。
曹良賓的「想像之所」針對全台前身為神社的忠烈祠做一完整的踏查計畫。(TKG+ Projects提供)
神社在日本的民俗信仰中,是具有獨特意涵的建築,每個建築配置,甚至是每個建築元素,都有其意義所在,雖然直接被改為忠烈祠,但其實兩個時代留下的痕跡與「氣味」並不會消失,而是混搭成另一種反映土地記憶的獨特面貌,這次展出中,透過藝術家的觀察,觀者彷彿也能從某些蛛絲馬跡中,看出作品當中隱藏的各種線索。以《高雄忠烈祠–山門》與《高雄忠烈祠–石燈籠》來說,便可約略看出高雄忠烈祠(前高雄神社)位於壽山高處的地理位置,這基本上就是神社建築相對於城市最常見的配置模式,即作為一個守護當地的「鎮守神社」通常會位於可俯瞰城市的高處,藉以成為「守護」當地的存在。另外在神道的觀念中,神是從森林降臨的,因此市區旁的山陵地,常是神社建造的最佳位置,森林也會順勢成為神社的「鎮守之森」,如高雄神社建於壽山、台灣神宮(今圓山飯店)建造於台北市的劍潭山,一旁也建有台灣護國神社(今國民革命忠烈祠),桃園神社(今桃園忠烈祠)建於虎頭山,宜蘭神社(今宜蘭忠烈祠)建於外員山,新竹神社亦建於牛埔山等,不論戰後神社如何轉變成其他的公共設施,其所在地皆可反映神社建築需具備的地理條件之一,以及祂需要與當地土地緊密結合的特質。
曹良賓,《桃園忠烈祠正殿:鄭成功、劉永福、丘逢甲像》,雙面LED燈箱與燈片,90x120cm,2017。(攝影/陳飛豪)
另外,以《桃園忠烈祠正殿:鄭成功、劉永福、丘逢甲像》一作為例,便可以看出華人世界信仰與日本神道信仰間的差異,日本神社的正殿內放置的「御神體」基本上不可能讓一般信徒看見,有時甚至連神職人員也不一定會知道這個象徵神社主祭神的「御神體」究竟是什麼,神一直是以一種神聖且不可視的方式存在,在日本的民間傳說當中,有人好奇打開神社主殿的門看到御神體之後,隔天馬上受到神明詛咒七孔流血而死的鄉野奇譚也不勝枚舉。而在這件作品中,桃園忠烈祠的「神社主殿」直接敞開,並且直接向外展示內部的「御神體」當然這是依循華人祭祀模式的結果,並無不妥,但兩者混合的結果,倒也在這台灣島上造就了此類獨特的文化奇觀,亦是值得觀者深思政權與歷史在文化資產上,又或者說,刻劃在我們身上的獨特軌跡。
曹良賓作品燈箱的背面,則是日治時期神社的相關歷史檔案。(TKG+ Projects提供)
戰後中華民國政府要求清除日治時期遺跡的相關公文。(資料來源:國史館台灣文獻館省級機關檔案庫)

曹良賓:想像之所

展期:2018.03.03-04.29
地點:TKG+ Projects
地址:台北市內湖區瑞光路548巷15號

 

陳飛豪( 119篇 )

陳飛豪,生於1985 年。文字寫作上期冀將台灣史與本土想像融入藝術品的詮釋。藝術創作上則運用觀念式的攝影與動態影像詮釋歷史文化與社會變遷所衍生出的各種議題,也將影像與各種媒介如裝置、錄像與文學作品等等結合,目前以寫作與創作並行的形式在藝術的世界中打轉。曾參與2016年台北雙年展,2019年台灣當代藝術實驗場之「妖氣都市:鬼怪文學與當代藝術特展」、2021年國家攝影文化中心的「舉起鏡子迎上他的凝視—臺灣攝影首篇(1869-1949)」以及2020/2021東京雙年展。著有《史詩與絕歌:以藝術為途徑的日治台灣文史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