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黃聲遠與田中央」落實土地情

「黃聲遠與田中央」落實土地情

“Huang Sheng-Yuan and Fieldoffice”, Fulfilling Emotional Ties to the Land

《建築慢慢》 紀錄片中的紀實。影片拍攝得唯美動人,把田中央的故事,說得很俐落。一群建築人,熱愛土地,在宜蘭深耕細作,拙樸理想,溢於言表。

「你們都還好嗎?我們在宜蘭一切平安!」

夜半時分,從手機跳出訊息,原來也是夜貓子的黃聲遠建築師,遠從宜蘭,傳來公視《建築慢慢》的紀錄片,作為分享。

「建築慢慢」紀錄片。(取自簡秀枝臉書)

「紀錄片已經在公視播出,您有空時可以看一看,暫時舒緩心情!感激這麼多人的努力,台灣加油!」黃聲遠語帶感恩。

簡單的訊息,彷彿夜半暖流,同為夜讀人,真是受寵若驚,立即打開連結,欣賞起《建築慢慢》 紀錄片中的紀實。影片拍攝得唯美動人,把田中央的故事,說得很俐落。一群建築人,熱愛土地,在宜蘭深耕細作,拙樸理想,溢於言表。

建築師黃聲遠。(「建築慢慢」紀錄片截圖)

黃聲遠在訊息之後又補充:「因為疫情,最近所有的會都消失了,睡的比較多,也專心和年輕人相處,希望對得起這塊養育我們的土壤⋯!」

找出2017年大塊文化出版的專書《在田中央─宜蘭的青春,建築的場所.島嶼的線條》拜讀,還有前次見面時,他贈送的英文版展覽目錄《創造場所》(Making Places: Fieldoffice Architects and Sheng-Yuan Huang),那是由愛沙尼亞建築博物館(Museum of Estonian Architecture)和台灣現代建築聯盟(Alliance of Architecture of Modernity, Taiwan)共同為2017年展覽出版的手冊。兩份舊出版品,加上紀錄片,正好可以拚湊出比較完整的田中央發展樣貌,短短27年,能有如此成就,十分不容易。

黃聲遠與田中央事務所建築師。(「建築慢慢」紀錄片截圖)

近年,台灣建築界「入侵」嚴重,挾國際知名奬項的國際建築大師,在台灣取得許多重要標案,學術性質的建築文件與模型展覽也不在少數,唯獨台灣建築界,少有機會能走出去,參與國際展演或接案,黃聲遠建築師與領航的田中央團隊,算是少數幸運兒,頻繁地帶著一路累積的建築成果,為台灣在海外爭輝。

2021年,當全世界仍受COVID-19所困,黃聲遠告訴我,他與田中央團隊目前在歐洲有3個大展,堪為告慰,這樣的國際露出機會,相當難得。這3個國際大展,分別是:

1. 今年5月19日至9月12日,在法國波爾多舉行的展覽「夢想建築中心的拱門(Arc en rêve centre d’architecture)」。
2. 今年5月22日至11月21日,在威尼斯雙年展軍火庫舉行的威尼斯建築雙年展(Biennale Architettura)
3. 今年7月8日至10月3日,在德國慕尼黑的慕尼黑工業大學建築博物館(Architekturmuseum der Technischen Universität München)舉行的展覽。

有關公視紀錄片《建築慢慢》,係由謝欣志、陳芝安雙導演擔綱,她們合作超過10年,多次獲金鐘獎入圍與獲獎肯定。這個紀錄片,她們滙集了江文淵、廖偉立、黃聲遠、曾志偉4位建築師,用作品為土地發聲,呈現真正的台灣,也讓觀者透過紀錄片的介紹,重新梳理價值觀、重新定義生活。該紀錄片,於5月13 日在公視正式播出。台灣建築界有了自己的紀錄片,可說是好事一樁。

謝欣志與陳芝安兩位導演認為,紀錄片工作者與建築師,本質上非常接近,都必須對生長的土地有感情,對人與環境、人與人之間的互動,觀察入微、尤其對時代發展、歷史文化脈絡,有多面向的探尋。不同的是,建築師所承受的規模、複雜度、壓力、甚至金額,都是紀錄片工作者,望塵莫及的。兩位導演衷心希望藉由該片,讓大家走進建築殿堂,透過提問、反省,找到一個對生活的提案,對生命的追尋。

黃聲遠設計的宜蘭縣社會福利館。(「建築慢慢」紀錄片截圖)

然而,在全世界都往資本化、全球化靠近,台灣建築也搭上這一波浪潮,迷失在西方流行的建築樣式中。但他們選擇拍攝的這群台灣建築師,本質上,並不甘於只侍從市場與業主的需求,他們希望與土地有更深的咬合關係,營造在地化特色、修補現代性過於均質的不足,發展出獨特而充滿地域性的風格。

知名的威尼斯國際建築展於5月開鑼。因為疫情影響,本該於去年開展的盛會,因而後延了1年。今年的主題是「我們將如何共同生活?」,黃聲遠與曾志偉雙雙都列名參展。

其中,黃聲遠及田中央工作群,代表台灣進入威尼斯建築雙年展大會主場館,這是台灣第一個獲大會正式邀請,進駐雙年展大會主場館的建築團隊,值得喝采。

宜蘭鳥瞰。(「建築慢慢」紀錄片截圖)

紀錄片的另一位主角曾志偉建築師,則是以《台灣郊遊─原始感覺共同合作場域計劃》為題,代表台灣建築界,參加今年威尼斯建築雙年展台灣館的展出,展覽地點在義大利威尼斯普里奇歐尼宮(Palazzo delle Prigioni),展期至11月21日。建築師曾志偉親赴威尼斯參展,接受入境隔離,誠意十足。心的寧靜與安定,一直是曾志偉長期追尋的方向,因此他具實驗性的、挑戰常軌的、生動多元的建築,為的就是期待人們能感受到自然所帶來的療癒及安定能量。

在紀錄片中,田中央建築師黃聲遠對於現代社會發展,人口往都市集中是趨勢,頗有所感。他認為,往同一種制度集中,不該是唯一選擇,城市不是鄉的下一步,鄉也不必為了城扭曲,每一個小地方都需要相信自己能夠有自己前進的方向。黃聲遠帶領田中央團隊,急於跳脫建築是一個房子的尺度,創造了一個又一個沒有疆域的建築形。

透過黃聲遠的帶領,從紀錄片中不難發現,建築師可以如此具有社會性。他不願意讓建築淪為商業操作,服務少數人,因此,田中央在宜蘭的案子,無論是大棚架系列、維管束系列,黃聲遠都渴望社會各個階層,留下各種可能性。

頻頻揮軍國際,為台灣爭光,對國際建築奬可有更多企圖心?黃聲遠謙虛回答,「沒有吔,做好才是真的。」對深耕土地的黃聲遠來說,水到渠成比刻意追求更重要!

簡秀枝 (Katy Shiu-Chih Chieh)( 290篇 )

典藏藝術家庭社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