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請給洪通一個家:信任基礎薄弱,作品難以翻身

請給洪通一個家:信任基礎薄弱,作品難以翻身

Please Give Hung Tung a Home: Weak Base of Trust Makes it Difficult for Hung Tung’s Art to Have a Turnaround

素人,加塗鴉,算不算藝術家?這個問題,困擾了臺灣半個多世紀,更讓無師自通,喜歡塗鴉的洪通,生前妾身未明,被當作鄉土運動工具,勉強列位在素人畫家,但浪得盛名後,還是擺脫不了苟延殘喘的宿命。就在洪通百歲冥誕的此時此刻,洪通幼子洪世保,走過護畫驚惶,怯生生地說,可以給洪通正名,並且給洪通一個藝術家的「家」嗎?

就在「海外存珍-順天美術館藏品歸鄕展」當中,赫然發現一幅洪通創作於1974年的《金聰船》,文化部口口聲聲稱,該展是重建臺灣藝術史計劃的中,臺灣美術史的重要拼圖之一。這個推論表示洪通是藝術家?洪通(1920-1987)已經被推進臺灣美術史了嗎?

素人畫家,可以進臺灣美術史嗎?

素人,加塗鴉,算不算藝術家?這個問題,困擾了臺灣半個多世紀,更讓無師自通,喜歡塗鴉的洪通,生前妾身未明,被當作鄉土運動工具,勉強列位在素人畫家,但浪得盛名後,還是擺脫不了苟延殘喘的宿命。

 

就在洪通百歲冥誕的此時此刻,洪通幼子洪世保,走過護畫驚惶,怯生生地說,可以給洪通正名,並且給洪通一個藝術家的「家」嗎?

日前,透過關係,聯絡上位於臺南永康的家,這是洪世保在洪通過世後,為避人耳目,減力干擾,搬遷無數次後的家,客廳只有幅洪通翹起二郎腿的人物油畫,從照片轉畫而成的,其他看不出半點洪通遺跡。

 

因為1970年代洪通在媒體的吹捧之下,一夕爆紅,求見約訪索畫,爾虞我詐,不一而足,沒念過書的洪通,無法應付那種場面,洪通過世後,打著洪通族親的壓力湧現,洪世保感慨地說,他們把洪通大體,連同箱裝的畫作,連夜搬離,冷暖際遇,真是點滴在心頭。

洪通兒子洪世保掌管所有洪通遺作。(簡秀枝提供)

 廟埕彩繪,漁港鹽田:在地藝術滋長

1970年當年50歲的洪通,告訴妻小要全心畫畫,開始投入創作,1972年被無意中發現,作了首度的露臉,迄今近乎半個世紀,時間果然證明許多事:洪通是活生生從臺南土地長出來的藝術家,有血有肉,有情有義。

 

在洪通67年的歲月中,他投入藝術創作只有17年,佔他生命的1/4,然而留下的132幅作品,塗鴉的內容,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洪通的出現,證明藝術家可以是自然天成、無師自通的,如果這不是臺灣之光,什麼才是臺灣之光?

 

從1970年到1987年他斜靠座椅,叼著煙,悄然過世,一生投入創作的17年間,留下300多幅作品,除了極少量饋贈(含被勒索),以及低價讓售一小批作品之外,悉數保留在家屬手上。早期讓售的部份作品,輾轉進入藝術市場,透過拍賣與私下交易,被收藏家零星收藏。

藝術家洪通。(林俊安提供)

洪通生前有三不,一是不賣畫,人窮志不窮,力求作品不離散。二是不畫耳朵,就是不想聽閒言,把三姑六婆的滔滔不絕意見,檔在門外,第三就是不接受別人設計、供應的房舍,因為提出這樣主張,都是大財團,或建設公司。通常一旦接受房舍的好處,很容易因為寄人籬下,而使作品,就順理成章落入別人手中。

 

距離洪通過世,已經33年,洪通3男2女的子嗣中,洪通大兒子洪彥、二兒子洪義和,大女兒洪立,都已相繼過世,只剩下幼子洪世保與女兒洪秀月。他們不但𧫴記在心,秉承父志,絕不動賣畫牟利念頭,也不願以「賣畫養畫」。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繩的心態下,寧可不斷搬家,躲人耳目,也要守護遺作。然而,躲閃搬家過日子,雖然沒有讓洪通300多幅遺作離散,但陳年畫作的存藏與修復,遠遠不是他們經濟能力所能負擔,也是素人的他們,對於洪通畫作的守護,憂心忡忡。

洪通一夕爆紅,曇花一現的時代

由於臺灣的特殊際遇,在早年的國際征戰之中,跌跌撞撞、百般坎坷,於是,有過一段鄉土運動、穿鑿附會的荒謬年代。話說1970年代,臺灣退出聯合國,一連串的國際橫逆與外交挫敗,接踵而至。1973年的石油危機,重創經貿活力,社會人心動盪,不少愛國志士挺身而出,反省過度西化現象、重塑本土文化認同、肯定自我存在價值,遂成為當年風起雲湧的在地特色。

 

其中,臺灣鄉土運動,就在1970年代鋪天蓋地,從文學的覺醒,席捲到美術與音樂領域。鄉土召喚,把「回歸鄉土、認同臺灣」喊得喧天嘎響,在那樣的熱潮帶動下,長期以凝視、關懷或投身地方的視覺藝術界,展開全面臺灣美術鄉土探索,畫家們不斷把耕牛、犁械、打榖場、茅草屋⋯,搬入畫作,其中素人藝術家崛起,成為全島瘋狂的大事。

 

在當時引發最多辯論的,是素人畫家洪通與雕刻家朱銘,因當時兩人舉辦的展覽,時間都在3月,幾乎重疊,而展覽地點,也都在南海路上,一街之遙的美國新聞處,與國立歷史博物館。時間與地點相近,又同屬民間的藝術家,各界以「鄉土傳奇人物」並列討論,在媒體的推波助瀾中,引來看展排隊人潮,據說二週展覧,光洪通看展人次就達20萬人。

臺南市美術館「再現傳奇-洪通百歲紀念展」展出作品。(簡秀枝提供)

朱銘的創作,隨著他的太極系列問世,逐漸擺脫狹隘的臺灣鄉土地域性,重新回歸與接軌國際當代藝術的浩瀚汪洋,在1960年來創作不停歇的信念下,從《鄉土系列》、《太極系列》到《人間系列》,經典作品推陳出新,20世紀尾聲,「朱銘美術館」在金山成立,鶴立雞群,持續呈現了他的豐富與多樣性,一夕爆紅的洪通,沒有那麼幸運。一介素人,單純喜歡作畫塗抹,硬是被套上愛國民粹,意識形態下的鄕土藝術、造神運動,在經過接近半個世紀的冷卻與沈殿之後,倍顯虛假、荒謬與齷齪。

 

回顧1970年代的南臺灣,鹽產漁業加工廠逐漸成型,朝野致力於經濟的起飛,然而,南鯤鯓的魚塭棲地,土瘠民貧,洪通放棄打工賺錢,只能靠劉來豫廟前賣香油掙錢,資助他創作,因此,生活的拮据不在話下,畫畫的材料,只能選擇最便宜、最粗劣的,而顏料經常是他採集鄕間花草,搗磨調製,這種土法煉鋼而成的顏料,別樹一幟,成為洪通畫作,無人能替代的絕活與特色。

 

洪家原本就蟄伏在土地底層,食指浩繁,男主人放棄苦活專心畫畫,全家只靠女主人廟前小攤的零星收入養活七口之家。曇花式的聲名鵠起,讓沒有念過書,沒有太多人際經驗的洪通,更加退縮自閉,寢食難安,而隨暴起知名度,彷彿把洪通當馬戲團的猴子耍,隨之帶來的約見、索畫、詐畫⋯,甚至,組織洪通代言團,掌握對外文宣,這些完全不是洪通和他的家人所能應付與忍受的。殘酷現實,不只洪通生前,要花上很長的時間,躲避盛名綁架,逃離利害勒索,連他的子嗣,難以抗拒蜂湧而出的五族六親。

 

視畫作為子嗣的洪通,簡單的信念是,一家人再窮苦也要相依為命,同住在一起,畫作跟人一樣,既然都生發自他的手裡,就不應該被出售離散。所以洪通有名了,但他惜畫如金,他的貧困潦倒,並沒有因此而改變。

富藏深山有遠親,窮在路邊無人問

「富藏深山有遠親,窮在路邊無人問」洪通唯一在世的男丁洪世保,提起被「親戚」追著跑的過程,感慨落淚。連父親過世,屍骨未寒,在佛堂師父好心的恊助與建議下,他們把父親大體與連同300多幅遺作,徹夜搬離,躲避操弄。

 

洪世保強調,洪通沒有念書是事實,但他就是喜歡畫畫,只是沒有進入藝術學院,是位很愛塗鴉的窮人,他做過乩童,但不是怪力亂神,更不是瘋子,請還給洪通一個正常面貌與定位。

 

洪通是素人,素人是不是畫家,素人畫家是不是該列入臺灣美術史,仁智互見。其實,天賦異稟的洪通,從沒想過這個問題,在他心中只想做一件事,叫畫畫,或是說想完成一件畫畫的事。一股無形力量,在背後不斷地推動著他前進,在作品中,能看到很真實的臺灣,其中包括不必言說的真摯感情,與濃醇厚實的在地鄉情,既不做作,也沒個人企圖,沒有任何受外來文化的污染與影響,更看不到別人的抄襲模仿的影子,唯有他內心的真實世界,表現出藝術的真正本質,有如同古代洞穴中畫作的純粹,他的作品,是很值得後人深思與反醒。

 

對一生掙扎在貧困窮迫、社會底層的洪通來說,「家」的含意,不只是讓導遊帶著觀光客,到臺南北門區鯤江里的新厝仔,編織所謂「南鯤鯓鄉野傳奇」,看洪通故居社區園區。南鯤鯓代天府的香火依舊鼎盛,但洪通真正故居早已屍骨無存,繼之而立的是後人學樣,復刻於牆的臨時建築,畫面有形無魂,低俗拙劣。真正洪通住過的地方,只剩下一塊牌碑,令人心生不忍。

 

追溯紀念已經過世33年的洪通,不會希望世人繼續把他的餘魂當猴子耍,讓觀光客前去打卡拍照,而是具備真正敬意與專業的功能性美術館。尤其,但隨時間流逝,很容易褪色變型,尤其當年洪通經常撿拾雞母珠,黏貼在畫布上,在長年保存條件不佳,情況堪慮。

洪通真正故居早已屍骨無存,繼之而立的是後人學樣,復刻於牆的臨時建築,畫面有形無魂,低俗拙劣。真正洪通住過的地方,只剩下一塊牌碑,令人心生不忍。圖為洪通故居。(林俊安提供)

洪世保說,他只是小康的上班人家,幾十年如一日,守護畫作,只能作最基本的養護,沒有多餘能力,作專業檢驗修復。洪通人走畫留,藝術無價,目前他需要個家,是一座可以安頓洪通靈魂,並對遺作發揮庇護功能,包括遺作的存放、修復、保存、研究、出版與推廣。素人塗鴉,打造南鯤鯓廟宇的鄉野傳奇,是到了給洪通一個家,成立美術館,是勢在必得的時候了。

洪通百歲冥誕展覽是里程碑

2020年是洪通百歲冥誕,臺南市美術館1館舉辦「再現傳奇-洪通百歲紀念展」,作品主要從洪世保手上借出,再度喚起外界對洪通的遙遠記憶。目前,不少有國旅單位以洪通傳奇,組團到臺南北門區鯤江里新厝仔,連同南鯤鯓代天府,一探所謂的洪通故居社區園區。其實,洪通故居早已拆除,剩下立碑,牌碑上刻著「素人畫家洪通出生地」的字樣,至於園區,也是後來加蓋,牆上臨摹洪通畫作,有形無魂,甜俗有餘,感動不足。

2020年是洪通百歲冥誕,臺南市美術館1館舉辦「再現傳奇-洪通百歲紀念展」,作品主要從洪世保手上借出,再度喚起外界對洪通的遙遠記憶。(簡秀枝提供)

幕起幕落之後,依舊蒼涼。年輕一輩的,越來越不知道洪通是誰,洪通對於臺南,或臺灣的重要性,越來越灰飛煙滅,空留遺憾。

 

臺南慶祝府城建城400年在即,當問及黃偉哲市長可否考慮成立洪通美術館,黃偉哲不置可否,只回答「你們認為呢?」彷彿他也有難言之隱。熟悉內情的人士直說,成立洪通美術館可能性很小,前陣子臺南市文化局有考慮過成立洪通文化園區,但沒談成。問題卡在洪通小兒子洪世保。

臺南市美術館1館「再現傳奇-洪通百歲紀念展」展出作品。(簡秀枝提供)

面對記者的採訪,洪世保把無奈全寫在臉上,要畫討畫的記憶猶存;拿洪通作文章,向公部門要預算,結果做出來都跟他們事前承諾的完全不一樣。大家都在玩空手道遊戲,動的腦筋就只是家屬手中這批遺作。信任基礎盪然無存。顯然,驚弓之鳥,在完全沒有互信基礎可言的情況下,興建洪通美術館,迢迢路遙。

臺南建城400週年,洪通是府城的唯一

臺南即將在2024年歡慶建城400週年,臺南市政府特別成立紀念活動籌備委員會,由市長黃偉哲領軍,一起為四年後即將到來的2024年作精心策劃。從熱蘭遮城與大員市鎮的調查研究、教育推廣計畫,考古發掘、民情探訪,如火如荼,還有上路中的還有赤嵌樓「署光再現計畫」、嘉南大圳「烏山頭水庫暨嘉南大圳再造歷史現場中長程計畫」⋯。黃偉哲市長及團隊,企圖把400年來臺南的重要歷史進程,藉府城大慶,徹底爬梳呈現,令人振奮。

 

從臺南圖書館總館、臺江文化中心落成,臺南市美術館的啟用,加上規劃中的國立科學教育體驗未來館、國立臺灣文學館、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奇美博物館⋯,離塵會所、耘非凡、藝非凡⋯,公私立館博林立,堪稱人文薈粹。

 

洪通是臺南府城的海港漁塭與鹽田土地,加上南鯤鯓代天府道地廟宇文化,共同孕育而成的塗鴉藝術家,最具在地鄕土味,也是全省各地所羨慕的。如果,有座洪通美術館,就長遠來看,在多元拼盤的臺南府城400年建城大戲中,參上一腳,益發呈現臺南府城文化的豐富與多樣性,就近的來看,也是及時之雨,洪通創作、離世接近半世紀,作品整理與修護,勢在必得,百歲冥誕大展之後,持續研究、推廣,才是真正珍惜藝術瑰寶的弘揚之道,具備誠懇價值。

 

我們常說,硬體建設讓城市宏大,而軟體文化的開枝散葉,必然會讓這個城市,變得更有溫度,更加偉大,也更獨一無二。

「再現傳奇-洪通百歲紀念展」展出作品。(簡秀枝提供)
簡秀枝 (Katy Shiu-Chih Chieh)( 290篇 )

典藏藝術家庭社長

查看評論 (0)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