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2019「Performa藝術節」臺灣館現蹤:專訪Performa創辦人蘿絲李談臺灣館策展概念

2019「Performa藝術節」臺灣館現蹤:專訪Performa創辦人蘿絲李談臺灣館策展概念

將於明日啟動的「Performa雙年展」(Performa Biennial),由臺灣館和瑞典館並列本屆「無牆國家主題館」(Pavilions Without Walls),其中鄭淑麗、周育正、黃博志、蘇匯宇和余政達等五位藝術家獲邀參展。「典藏ARTouch」也特別在開幕前訪問到Performa藝術節的創辦人暨首席策展人蘿絲李.戈柏(RoseLee Goldberg),請同時擔任臺灣館策展人的她,談談這次展演的策展概念。
即將於明日啟動的「Performa雙年展」(Performa Biennial),由臺灣館和瑞典館並列本屆「無牆國家主題館」(Pavilions Without Walls),其中鄭淑麗、周育正、黃博志、蘇匯宇和余政達等五位藝術家獲邀參展。而「典藏ARTouch」也特別在開幕前訪問到Performa藝術節的創辦人暨首席策展人蘿絲李.戈柏(RoseLee Goldberg),請同時擔任臺灣館策展人的她,談談這次展演的值得矚目的展演計畫、團隊是如何選擇藝術家,以及合作的種種過程。
即將於紐約登場的第八屆「Performa雙年展」主題為「百年包浩斯」(the centenary of the Bauhaus)。(Performa藝術節提供)
以紀念包浩斯百周年為主題,委託19位藝術家共製
創立於2004年的Performa為一個國際性的非營利藝術組織,一直以來透過探索「現場表演」(live performance)在20世紀藝術史上所扮演的關鍵角色,並鼓勵今日發生於世界的各類型新型態表演創作為宗旨。在2005年,以現場演出為展演核心的「Performa雙年展」甫推出便造成轟動。而今年11月,即將於紐約登場的第八屆「Performa雙年展」主題為「百年包浩斯」(the centenary of the Bauhaus)邀請來自十多個國家的19位跨領域藝術家執行委託創作(Performa Commission)。並在11月1日至24日、為期三週多的活動期間,進行一系列的現場表演、展覽、論壇、放映活動、教育推廣與出版計畫。
2019「Performa藝術節」獲邀參展的五位藝術家,左起為:周育正、黃博志、蘇匯宇、余政達、鄭淑麗。(Performa藝術節提供)
臺灣館與瑞典館並列「無牆國家主題館」
本屆藝術節的亮點,是自2013年啟動的「無牆國家主題館」,今年由臺灣與瑞典並列為雙國家主題館,由Performa藝術節的創辦人暨首席策展人蘿絲李擔任臺灣館策展人,展出鄭淑麗、周育正、黃博志、蘇匯宇和余政達等五位藝術家於紐約進行作品展演。
臺灣館之所以能於今年成為主題國家館,源於去年3月,透過駐紐約臺北文化中心(簡稱紐文中心)邀請Performa藝術節的創辦人暨首席策展人蘿絲李的訪臺之行,蘿絲李也透露,上次的訪臺之行,讓她更加了解臺灣藝文發展與藝術場景的情況。今年5月,文化部長鄭麗君更與蘿絲李會面,就國際當代藝術發展潮流、藝術節策展方向等議題進行交流。在紐文中心地積極爭取、角逐之下,宣布臺灣今年將與瑞典並列成為雙國家主題館。而此次臺灣館的藝術家名單則由空總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簡稱C-Lab)和臺北市立美術館(簡稱北美館)共同推薦。其中,策展人王韓芳也被臺灣的諮詢小組提名參與為期六個月的培訓計畫,參與並協助這次Performa19的籌備工作。
值得一提的是,在今年Performa藝術節共製成果在紐約展演完成後,其中前四項作品也將於2020年,經由C-Lab及北美館共同邀選國際藝術家作品後,於臺灣展演,同時共同研發策畫國際研討會、工作坊等議題,完成雙向互惠的合作。

【專訪】策展人蘿絲李.戈柏(RoseLee Goldberg)
ARTouch:這次臺灣參與藝術家的選擇與思考,請問您是如何挑選出合適在 Performa19中呈現的藝術家名單。
蘿絲李:我們的「無牆國家主題館」歷經了大約18個月的前期調研與籌備,除了研究臺灣的歷史和政治外,策展團隊也會面了多位藝術家、策展人、美術館總監和作者們。而在2018年3月,由臺灣文化部和駐紐約臺北文化中心安排我參訪臺灣的旅程,絕對是一次非凡的經驗。猶記那次我們除了臺北外,還造訪了臺中歌劇院、高雄衛武營等表演藝術相關機構,以及如臺北當代藝術中心等許多的替代空間。也就是在那次的旅程,我被委任為文化部的國際事務顧問,也開啟了一連串的合作契機。
在後續的行程,我們的執行總監伊莎.妮克爾(Esa Nickle)訪調了包含博物館、組織機構、表演藝術中心和藝廊空間等文化場景。而資深策展人凱西・諾貝爾(Kathy Noble)與團隊的其他成員也陸續訪臺進行研究。北美館館長林平和館員蕭淑文、C-LAB執行長賴香伶與策展人吳達坤也針對過去數十年臺灣當代藝術的發展脈絡,給予我們諸多協助。回到紐約,經過數月的籌備與討論,最終我們選定了這次的五位藝術家:鄭淑麗、周育正、黃博志、蘇匯宇和余政達參與本屆Performa19臺灣館的展出。
爾後,我們與每一位藝術家開始個別工作,從聆聽他們最初的計畫、提問,到建立與藝術家更為深入的作品討論。從他們將如何回應對於「現場藝術」的議題,在紐約帶來最有影響力和令人興奮的展演內容。我們也可從這些藝術家的作品中發現一些迷人的特質,如強烈的敘事導向、個人與文化歷史的梳理,以及質疑當今勞動社會的種種見解。
ARTouch:在與臺灣藝術家共同發想計畫的過程,Performa著重「以視覺藝術出發的現場表演計畫」,也能否談談Performa團隊和臺灣藝術家是如何討論與協助藝術家思考作品現場與具備表演性的過程。
蘿絲李:我們一起工作的過程是非常親密的。首先必須確保我們充分了解藝術家的想法、各自的背景,與對藝術的敏感度和審美觀念,並能夠在紐約的脈絡中呈現他們的計畫。在某些層面說來,「我們的團隊擔任著翻譯者的工作,不僅是針對語言的翻譯、更包含文化轉譯的協助。」
而這也是一段複雜且以「年」為時間單位的過程經驗。無論是面對面或透過Skype線上會議,進一步討論彼此的想法和協助,是與藝術家們無止盡的對話所累積而成的。過程中我們與許多提供協助的顧問也保持緊密的合作關係,他們有些是我們的朋友、策展人或藝術家,透過對於現況與參展藝術家的認識給予慷慨的回應和反饋。
我們的團隊密切追蹤每一個計畫:包含預算、排演、燈光分配、聲音、服裝設計、演出者,以及裝置舞臺的施作等方面。在可行的情況下,Performa也運用自己的管道,以委任創作和共同製作的方式與藝術家共製展演計畫,藉此支持和推廣藝術家們進行中的作品計畫。
ARTouch:因「臺灣館」的出現,這本身仍具有文化宣傳的意義性存在。而在 Performa這樣國際語境的平臺中,作品的國際與臺灣在地品味如何協調在一個以「臺灣館」為名的平臺上呈現?策展於其中是如何思考國際語彙、臺灣特色和文化宣傳之間的比重?
蘿絲李:我認為這個提問非常有趣,且適用於全球各地雙/三年展中,我們能夠看到的藝術作品。一方面,我們的團隊希望能找到自己國家以外的藝術家,透過作品了解當地的文化傳統、地理、語言和政治關係,而這些正是塑造了我們之所以成為了現在的自己的種種關鍵因素與影響。然而,我們也同時尋求那些具有普世性的藝術線索,以便能夠深入理解每位藝術家的價值觀與美學判準。而對我來說,藝術和文化觀念總是在不斷變化且持續擴大參照範圍,並且熱切地將那些嶄新、充滿想像力的藝術作品納入我的影像資料庫中。
另一方面,大部分我們所見的藝術作品都是由所謂「國際藝術家」創作的。隨著時間流逝,即便視覺美感的經驗截然不同,但我們仍越來越少關注這些藝術家是來自何方。在這次的臺灣館中,我們並非要呈現或代表臺灣,相反的,我們夠過研究與對話而成就這些傑出的創作計畫。與其試圖代表一個國家,我認為不如說我們更想尋求能夠與觀眾進行深度交流的出色作品。
ARTouch:最後,請跟我們談談這次針對臺灣館策展理念。
蘿絲李:如同上述所提到的,有些策展團隊預期之外的創作發展慢慢浮現,諸如對於「實驗戲劇與大眾媒體的交集」、「經濟和交換」和「勞動作為表演」等關注。在這些主軸下,我們將展出五位藝術家迷人的作品。
其中,有著藝術家和電影導演身分的蘇匯宇對於影像、媒體、史料與日常生活交織後的複雜現象感到興趣,在他的影像作品中,探討大眾媒體對觀眾的影響,以及觀眾對媒體的反饋與慾望投射。這次的Performa中,他將首次呈現以現場展演方式的創作,以再次詮釋《白水》(The White Waters,2019),這部由著名劇場藝術工作者及人權運動者田啟元延伸自經典《白蛇傳》的劇作,蘇匯宇將重新想像這個傳說,探索同志歷史與政治。另一方面,錄像藝術家余政達常以令人玩味的方式與觀者進行交流,以創造「生活劇場」(life theater)的概念,本次他將透過實境秀的方式探索網路與現實生活中社交媒體中的名人現象。《Fameme》(2019)中,余政達創造了一個名為Fameme的角色,讓觀者看到該角色對於在美國文化中追求名望的歷程與反省。
蘇匯宇《白水》(The White Waters,2019)。(Performa藝術節提供)
余政達《Fameme》(2019),余政達創造了一個名為Fameme的角色,讓觀者看到該角色對於在美國文化中追求名望的歷程與反省。(攝影/張昱苹)
觀念和裝置藝術家周育正透過轉化創作元素刷新身分和物件間的關係,涉及雕塑、裝置、繪畫等多元媒材,貫穿其中的往往是他對於大眾媒體、體制和生產系統的批判。這次他於紐約呈現《Chemical Gilding, Keep Calm, Galvanize, Pray, Ashes, Manifestation, Unequal, Dissatisfaction, Capitalize, Incense Burner, Survival, Agitation, Hit》,闡述資本主義下勞動與機械的關係。今年以「3x3x6」代表臺灣參展威尼斯雙年展(La Biennale di Venezia)臺灣館的媒體藝術先驅鄭淑麗,在其過去30年的創作生涯中,透過實驗技術的實踐,對性別政治與酷兒議題持續關注。Performa19中,她將再次呈現與馬修.富勒(Matthew Fuller)共創的《Sleep 1237》,邀請參與者參與閱讀與共寢,探討睡眠文化和生理表現間的關係。最後,黃博志透過藝術探索農業、經濟學和全球生產循環的關係。在這次的Performa19的作品中,他研究了中國女性移工宋揚的悲劇輓歌。《四樓天堂》(Heaven On Fourth,2019)中,亞洲移民於美國的生活經驗,帶出了晚期資本主義全球化的演變與該制度對環境的影響。黃博志藉由為2017年自戕逝世的宋揚編制了一首安魂曲,來講述她(們)的故事。
周育正《刷新、犧牲、新衛生、傳染、清新、機器人、空氣、家政、阿姨幫、香煙、戴森、現代人》(Refresh, Sacrifice, New Hygiene, Infection, Clean, Robot, Air, Housekeeping, agentbong.com, Cigarette, Dyson, Modern People,2017)。(馬凌畫廊提供)
鄭淑麗與馬修.富勒(Matthew Fuller)共創的《Sleep 1237》,探討睡眠文化和生理表現間的關係。(空總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提供)
黃博志《Heaven on Fourth》,透過藝術探索農業、經濟學和全球生產循環的關係,研究了中國女性移工宋揚的悲劇輓歌。(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提供)
ARTouch編輯部( 1685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