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藝術很重要,但不是一切:職人篇】 獨立品牌這條不歸路——應可潔:每件衣服都是一張承載理想的畫布

【藝術很重要,但不是一切:職人篇】 獨立品牌這條不歸路——應可潔:每件衣服都是一張承載理想的畫布

一位藝術學院畢業的女孩,在文創品牌當道的時代,投注心力自創品牌,如今,當時風行一時的創意市集熱早已淡褪。Yinke創辦人的應可潔卻始終仍堅持著獨立品牌的規模與態度,循著她的案例也讓我們能同步回望十幾年來台灣文創獨立品牌的發展脈絡。
2004年王怡穎所著的《創意市集》,透過介紹倫敦當地藝術學院學生自製產品,並自創品牌參與創意市集等案例,促使當時許多年輕人的夢想就是用創造力生產出獨特的產品,而後以此創業獨立品牌,成為踏出社會生存的選項之一。接觸到Yinke是在離開藝術學院後,輾轉得知有位學妹在經營獨立品牌,最先吸引人的是她對於色感的搭配和選擇的品味,讓受過藝術養成的文青們不用妥協美學的遺憾,就能輕易獲得符合自身品味的小物件、生活雜貨與服飾,能在面對現實的忙碌之餘,不用因為尋覓一件能療癒自己的服飾而煩惱,總是能在她經營出售的品項中輕易找到滿足美感與實穿的選擇。
一位藝術學院畢業的女孩,在文創品牌當道的時代,投注心力自創品牌,如今,當時風行一時的創意市集熱早已淡褪,十幾年過去許多同時期一起創業的攤友們選擇棄守,或另覓出路。Yinke創辦人的應可潔卻始終仍堅持著獨立品牌的規模與態度,循著她的案例也讓我們能同步回望十幾年來台灣文創獨立品牌的發展脈絡。
Yinke創辦人應可潔。(攝影/DingDong|叮咚)
與其以創作維生,還不如先做產品立刻賺到薪水
訪談開始,應可潔就直接了當地戳破擔任獨立品牌老闆的泡泡,「就是一段血淚的過程。」
從藝術學院畢業後,她和大部分的學生一樣都抱有當藝術家的想法。但家中環境與家人的價值觀並不鼓勵她懷有這樣單純的想望,從高中時期,家中的經濟條件就讓她必須以打工來維繫自身的學業與理想,也間接養成了她社會化與面對現實的務實感,但她努力在這些生活的空隙間維持現實與夢想的平衡,包括教小孩畫畫維生、日常間保有對流浪動物的關心,或是畫些小小的圖案滿足創造欲。
但在因緣際會下,幫大學時期朋友設計的樂團T-Shirt與周邊商品意外大受歡迎,某日更在學校附近騎車等紅燈的街口,巧遇某位素未謀面卻穿著她設計T-Shirt的騎士。才讓她認真開始思考生產產品做為執業的可能。「與其以創作維生,父母親無法諒解我在幹麻,那還不如先做產品,可以立刻賺到自己的薪水,也可以馬上和大眾有所連結,但當時的我沒有想到,其實自創品牌是條不歸路。」
品牌創立之初,因為創業經費有限,先以筆記本、明信片這類輕巧的產品來展開創業之路,當時文創市集興盛,應可潔也順勢成為市集的攤主。市集裡有同校劇場設計系的創業者,與更鼓勵學生思考現實的他校藝術科系攤友,當時市集的氣氛中,大家都懷著想在台灣實踐出沒太多前例典範的品牌夢。
Yinke工作室相關服飾製作場景。(應可潔提供)
獨立品牌與創意市集:從實體擺攤仰賴電商到店舖經營
然而,從2004年至今,獨立品牌與創意市集的發展已經經過了好幾個階段,2009年左右,當時創意市集剛興起,能在市集中找到品質良好且具原創性的品牌,但隨著這些品牌各自茁壯,各自開始有了店面、工作室,某些品牌也淡出創意市集,市集就開始相對沒那麼好逛了。而在2011年獨立品牌電商Pinkoi創立,也大舉改變相關業主與消費者的購物習慣,目前獨立品牌的網路銷售都是其營收的大宗,在相關行銷策略上的考量,網路行銷也絕對是不可或缺的部份。
應可潔也回顧Yinke創立之初,是部落格興盛的時候,客人除了買東西之外,更會熱切地寫E-mail給她。她也積極參與創意市集的擺攤,初期一兩年狀況還不錯,同時她也持續在兒童畫室教學與擺攤間維持生計。2011年品牌持續穩定成長,她先辭去畫室工作,2012年成立品牌工作室,2015年有了一間實體店面。但雖然實體店面能更具體呈現出品牌的全貌與夢想,並持續讓客人有個去處可以進行交流,但她也坦言除了店租問題外,經營實體店面亦對身心造成相當程度的疲憊,營運一間店面幾乎綁死了她的時間,因Yinke所有的商品都需手工製作,然店面的商品一銷售出去就必須馬上補貨,這樣質感高、產量少的產品,並無法應付網路通路和店面通路的壓力。「很多同業笑我傻,應該就要趁機做大、聘人,這也是我說品牌是不歸路的原因,前後其實都沒有退路,要做大妳也要投入更多的成本,那到底是好還是不好?我一直對大量生產這件事保有疑慮。」
Yinke工作室一景。(應可潔提供)
維持小眾,從上到下都無愧良心
回望Yinke品牌的核心價值,有很大一部分是對動物、環境、產業鏈友善的初衷,包括面對布材耗料的處理方式,一個大量生產的品牌,多數的耗料就是選擇丟棄,但如果控制在一個小規模生產,應可潔都能以相關的耗料創造新的產品,有的可以做成髮帶、髮圈或鈕扣等,另外大量生產也會有每季新衣、換季出清的壓力,最後就是廉價出售過季產品,辛苦製作的商品反而到最後沒有被珍視,「這個世界已經存在夠多衣服了,我更希望我的產品是有獨特性且被珍惜對待的。」她笑稱自己就是太天真,任何經營方式的實見理由都是想契合創造這個品牌的初衷。
在歷經獨立品牌成立到營運的過程,對於應可潔而言,品牌經營不外乎兩條路,「一條是走大眾之路,一條就是維持小眾,從上到下都無愧良心。」她顯然是選擇後者,目前實體店面小山店結束後,Yinke遷往寶藏巖藝術村的工作室,生活因此有了喘息的空檔,「在這邊我可以望著城市發呆一整天,這種空白真的很需要。」她也可以暫時不疾不徐地思考面對未來的方式。
應可潔裁縫工作桌面。(應可潔提供)
做一件產品不是賣出去就好
在產品研發部分,Yinke一開始先以比較入門與成本親民的明信片、卡片的品項開始,也是對於一個剛起步品牌比較好入門的商品。直到現在應可潔仍非常喜歡早期就有的商品品項——貼紙,「貼紙只要一附著在一個東西上,就可以簡單又輕易的改變一個物品的氣氛。」即便現在Yinke有了越來越多細緻的服飾設計,但她總是還是希望品牌保有調皮、街頭的一面。另外一個品牌起步的重要商品則是——T-Shirt,但T-Shirt目前的產製方式,就是很難久穿,應可潔為了創造出可以久穿的衣物,自己主動學裁縫與版型,每一件產品的設計與製作流程,她都親身參與,包括領口加強車縫,以及認識很多產品製作過程中專業的製作者,進一步看到成衣產業的消長等情況,衣服的品質也在這樣全心投入製作的細節中,越加改良越好,T-Shirt便開始有了長版與背心等款式設計的變化。
應可潔服飾絹印工作桌面。(應可潔提供)
但應可潔沒有滿足這樣的改良,為追求更加完善的作品詮釋,她主動學習裁縫技巧,Yinke因而開始有了完整的洋裁系列,布料和絹印的材料都更加講究,「我始終考慮的都是衣服使用壽命這回事。」就忠實品牌使用者的經驗來說,三、四年前買的Yinke服飾,每季再拿出來穿都不會覺得有品味脫節的尷尬之感,Yinke的服飾款式永遠都是經典並充滿細節。「我的出發點就是長久一點,做一件衣服不是賣出去就好,它可能跟對環境的態度與生活的哲學有關。」
Yinke工作室一景。(應可潔提供)
自己當老闆並沒有比較愜意
關於女兒從事獨立品牌經營,應可潔的父母始終是充滿疑慮,對於其未來生計的穩定度也充滿懷疑。「父母的價值觀是相對傳統的,對於金錢也比較沒有安全感,父母總擔心我年老後沒有退休金過活,他們總認為栽培我是要當美術老師,沒有按照他們的期待就會產生焦慮。」所以,即便品牌經營都已經穩定的走向十年的時間,早已累積來自各方的好評,但應可潔始終最渴望的還是家人的稱讚,「我希望聽到他們說妳做得很好,因為他們辛苦地養大我這個孩子,他們的肯定對我仍是非常重要的。」
外界總認為獨立品牌經營者的工作時間很自由,她則解釋其實品牌工作蠻需要固定的工作時間,每天其實都像上班族般,要出貨、整理才能穩定消化訂單,但也許因為是藝術創作出生,對於製作物品與創造新的產品,她本身還算享受這個過程。
製作與創造對應可潔來說是一種本能與天賦,因此在品牌經營上其實最讓她消耗心力的反而是商場與人際的角力,如有些寄賣點拖著不結帳,或是某些客人硬是要求折扣、甚至是別的品牌的抄襲行為,「身為老闆我很喜歡面對喜歡品牌的客人,或是新的創業者有任何廠商和製作的疑問我也都無私地分享,但長久下來也慢慢變成了消耗或是受傷,也更促使我思考未來也許在銷售上需要分工,需要找專職的夥伴來負責。」
Yinke工作室一景。(應可潔提供)
儘管豐盈又有穿透性的色彩感,一直是Yinke品牌相當貫穿的氛圍,但她一開始創立品牌的圖案其實都不是開心的,反而是描繪哭泣的動物、蒙面俠等,「我不是特別樂觀的人,真的撐下去是因為得到很多支持,和真心有人喜歡。」另外就是對於流浪動物無私的愛,這一直是這個品牌背後的核心,許多服飾上的絹印圖案都是應可潔與流浪動物們相遇的故事,「如果我沒有畫下這些故事,我沒有伸手幫忙,牠們生命可能就完全不一樣了。」這也是她企圖透過品牌與產品持續傳達的故事。
Yinke能走到今日,她認為是有許多人對於產品的期待,以及她總有話想對他人說,藝術創作者的易感,讓她總能在生活找到想訴說的概念,以及熱愛動物的炙熱情感,每件產品很常是她創造出圖案後,讚嘆「太適合做成洋裝了!」,藉由這樣一股腦充滿創造的熱情去產生出來,「我常被問怎麼會有做不完的東西,我其實也更把服裝創作,當成一塊畫布在對待,使用圖像和手作真的應該就是我比較擅長也喜歡的事情。」
Yinke工作室利用耗料製作的小物。(應可潔提供)
沒有成為藝術家就不是人生勝利組?
從應可潔獨立品牌的經營之路,其實提供實踐創造性生活的不同可能,所謂的創造性不是只能用藝術家的身分來實踐。但她剛從藝術學院畢業時,身上事實上還背著助學貸款,看著同學出國留學、穩定地成為藝術家,總是很羨慕,「同學們都可以去做他們想要做的事情,我卻只能很辛苦才能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就算到近幾年看到過往同學已經變成職業藝術家,她也始終抱持著羨慕,也焦慮著「天哪!我會從此變成一個商人嗎?」,職業的界定與類別,過往一直是她糾結的所在。直到好友開導她,「是不是藝術家一點都不重要,許多藝術家也是設計師,成為職業後很多背後的心態與例行的事務其實都是一樣的,藝術品也要賣錢,也會碰到和畫廊、收藏者間的溝通與角力,不是純粹的自由,重點是你這個人怎麼呈現你的創意與被世人認識。」這些想法,也讓她從表面的職業類別分類的困惑中走出,並且更關照內在對於訴說與創造的能力,以及如何用自信的身分面向這個世界。
張玉音(Yu-Yin Chang)( 341篇 )

文字女工與一位母親,與科技阿宅腦公的跨域聯姻,對於解析科技、科學與藝術等解疆界議題特別熱衷,並致力催化美感教育相關議題報導,與實踐藝術媒體數位轉型的可能。策畫專題〈為何我們逃不出過勞?藝術行政職災自救手冊〉曾獲金鼎獎專題報導獎,並擔任文化部、交通部觀光局指導的「台灣藝術指南」專冊、「台灣藝術指南TAIWAN ART GUIDE」APP研發計畫主持,以及Podcast節目「ARTbience藝術環境音」製作統籌。曾任《典藏.今藝術》企畫編輯、副主編、社團法人台灣視覺藝術協會理事,現為藝術新媒體「典藏ARTouch」總編輯。

查看評論 (0)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