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2020年度歐美拍賣市場總盤點:疫情影響銷售銷售模式,高端藝術市場仍具一定信心

2020年度歐美拍賣市場總盤點:疫情影響銷售銷售模式,高端藝術市場仍具一定信心

大抵而言,受到疫情的干擾,與去年相比,歐美地區的高價之作顯得較為平實,然而我們從中還是能發現收藏家們對高端市場仍然保有一定的信心,戰後藝術仍然是歐美市場的主流。

據巴塞爾藝術基金會和瑞銀集團(UBS)9月發布的一份報告,在2020年上半年,新型冠狀病毒大流行使專門從事現代和當代藝術的商業畫廊的銷售平均減少了36%。在嚴峻的疫情侵襲之下,(調查報告中)有90%以上的畫廊暫時關閉了他們的營業場所,甚至有畫廊不得已縮小規模,縮減人事安排,甚至關閉營運,而國際大型藝術博覽會,如巴塞爾藝術展(Art Basel)、斐列茲藝術博覽會(Frieze Art Fair)等在世界各地紛紛宣布取消展會的形式,改為線上展廳的方式進行。這個嚴峻的現象也反映在藝術品的拍賣上,根據藝術品市場分析公司Pi-eX的數據顯示,三大拍賣行龍頭佳士得、蘇富比與富藝斯在2020年第二季度的總收入與2019同期相比,降幅達79%。而稍早前公布的第一季營收結果來看,也比同比下降了40個百分點。

2020佳士得紐約秋拍現場。(佳士得提供)


不過,以個別拍賣行年度總銷售來說,日前佳士得與蘇富也於日前分別發布的調查報告中顯示,蘇富比年終總銷售額超過50億美元,佳士得則為44億美元。相較於2019年的48億美元,蘇富比的銷售額是有所提升的,但仍低於2018年的53億美元;而佳士得年度總銷售額則比去年下降25%。


兩大現象
不過,今年有兩個有趣的現象或許值得探討,首先是因應疫情而產生的對策,開始大量使用線上拍賣的方式進行,拍賣行也在私人洽購的部分進行了大量的銷售。線上銷售雖然缺乏戲劇性的追價,但因價格平實且透明,吸引了一些新興買家的出現,表現亮眼。拍賣行樂於見到新一代收藏家的出現,根據保險公司Hiscox和藝術品市場數據公司ArtTactic發布的一份報告,這批開始收藏時間不超過3年、大抵年齡在35歲以下的新一代收藏家中,有82%的人在今年3月至9月之間在線購買了作品,而在2019年僅僅為36%,這也使人們對於線上購買藝術品的消費模式感到十分有信心。然而,這個現象是否能成為主流仍尚待觀察,比之去年同項調查顯示出更喜歡去畫廊還拍賣行購藏藝術品的比例也大幅度提升,這一方面也顯示出人們對於線上購買的模式開始感到疲乏。

蘇富比串流拍賣現場。(蘇富比提供)

另一方面,則是疫情影響較不那麼嚴峻的亞洲,拍賣市場不斷的增長,尤其是今年秋季拍賣中,佳士得和蘇富比在香港的銷售都獲得了巨大的成功,佳士得創下了30億港幣的拍賣紀錄,而有趣的是,兩間龍頭拍賣行都稱當中有20-30%的生面孔,來自亞洲的收藏家皆有大幅提升,除了新興收藏家的崛起外,年度前10大拍賣作品也向全球展現了亞洲藝術市場的實力。

弗朗西斯.培根《啟發自艾斯奇勒斯〈奧瑞斯提亞〉之三聯作》以8455萬美元的佳績創下了2020年度拍賣作品第一,也位列了藝術家個人拍賣紀錄的第三名。(蘇富比提供)


年度佳作
藝術品市場數據公司Artprice日前盤點出2020年度Top 10的拍賣作品,與2019年相比,弗朗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大衛.霍克尼(David Hockney)與馬克.羅斯科(Mark Rothko)仍榜上有名。年度最佳拍賣作品為培根的《啟發自艾斯奇勒斯〈奧瑞斯提亞〉之三聯作》(Inspired by the Oresteia of Aeschylus),這件由博物館釋出的精品之作,是培根創作生涯中舉足輕重的作品,吸引一名來自中國的網上競投者與另一名以電話競投的客戶爭相競逐,引發歷時十分鐘的激烈拉鋸戰,作品最終以8455萬美元成功售出,也成為藝術家個人拍賣紀錄中第三高價的作品。

羅伊.李奇斯坦的作品《裸體與歡愉畫》以遠高於預估價3千美元的4620萬美元成交,成為年度第三高價作品,同樣位列藝術家個人生涯第三高價之作。(佳士得提供)
大衛.霍克尼《尼科爾斯峽谷》於2020紐約富藝斯秋拍以4100萬美元成交,為本年度第四高價作品。(富藝斯提供)

美國普普藝術家羅伊.李奇斯坦(Roy Lichtenstein)的作品《裸體與歡愉畫》(Nude with Joyous Painting)以遠高於預估價3千美元的4620萬美元成交,成為年度第三高價作品,同樣位列藝術家個人生涯第三高價之作。再來塞.托姆布雷(Cy Twombly)的作品《無題(博爾塞納)》(Untitled [Bolsena])在不到20年的時間裡,從150萬美元的價格提升至3879萬美元。羅斯科此次位列全球TOP10的作品《無題》(Untitled)雖不在藝術家前10大高價成交的作品之中,仍然以26倍的漲幅(1998年這件作品在佳士得拍賣的紀錄為120萬美元)詮釋了羅斯科作品非凡的價值。同樣有著驚人投報率的作品為霍克尼的《水花》(The Splash),2006年時,這件作品在倫敦蘇富比的拍賣價格為540萬美元,今年它的拍賣價格為3120萬美元。今年TOP10榜單上赫然羅列了一個新名字,現年82歲、風格大致上被歸類為極簡藝術的布萊斯.馬頓(Brice Marden),以《互補》(Complements)一作締造了藝術家個人拍賣的新紀錄,3090萬美元的拍賣價格讓他成功躋身2020年藝術市場十大拍品之一。年度拍品第十名則由市場上稀罕見到的美國重要抽象藝術家巴尼特.紐曼(Barnett Newman),以他極具開創性的系列作品《太一第五號》(Onement V,成交價3090萬美元)拿下,這同時也是藝術家個人第三高價的拍賣之作。

塞.托姆布雷的作品《無題(博爾塞納)》在不到20年的時間裡,從150萬美元的價格提升至3879萬美元。(蘇富比提供)
布萊斯.馬頓以《互補》一作締造了藝術家個人拍賣的新紀錄,並讓他成功躋身2020年藝術市場TOP10。(佳士得提供)

大抵而言,受到疫情的干擾,與去年相比,歐美地區的高價之作顯得較為平實,然而我們從中還是能發現收藏家們對高端市場仍然保有一定的信心,戰後藝術仍然是歐美市場的主流。不過,今年更大的著力點似乎需要放在熱錢湧入的亞洲藝術市場,頂級藝術品被視為新興貨幣之一,又以藍籌藝術品具有抗通膨、保值甚至升值魅力,在全球經濟因為疫情而動盪不安的時候,更是吸引富豪們一擲千金。除了亞洲收藏實力明顯地提升之外,一些亞洲藝術更是衝破了市場的主流名單,例如明代吳彬的《十面靈璧圖》今秋於北京保利拍賣會中現身,展開激烈的廝殺,一共獲得約66口價,歷經近1小時競投後以約合7660萬美元的價格成交,打破了1989年以來當時121萬美元成交的中國古書畫紀錄,價格可謂相當驚人。

明代吳彬的《十面靈璧圖》今秋於北京保利拍賣會中現身,以約合7660萬美元的驚人價格成交。(北京保利提供)

今年隨著疫情影響,拍賣公司不斷隨時調整戰略,龍頭拍賣行們也開始嘗試打破以拍品時間作為區隔的限制,甚至是以線上拍賣的形式打破地域的疆界,而這樣的模式也獲得了良好的反饋。然而,隨著疫情的再度升溫與國際局勢的緊張,不安與搖擺仍舊衝擊著全球市場經濟,在這樣的狀況下藝術市場需要如何因應與盤整,在瞬息萬變的情勢下仍有待觀察。

柯舒寧( 42篇 )

在變動很快的當代藝術市場中摸爬多年,努力將關注轉向藝術教育中。

查看評論 (0)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