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共時與共感的日常:葉世強×葉偉立

共時與共感的日常:葉世強×葉偉立

葉世強與葉偉立兩位時代與成長背景截然不同的藝術家,在葉偉立的創作計畫中,開展更多接近並回應葉世強作品的思索。漢雅軒畫廊將於此次「ART TAIPEI 2021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簡稱「ART TAIPEI 2021」)展出葉世強及葉偉立兩人的作品,從中探索兩人作品的美學與精神。

藝術作品得以串聯不同的時空,在不同的媒材上共同追求藝術的核心價值。葉世強與葉偉立兩位時代與成長背景截然不同的藝術家,在葉偉立的創作計畫中,開展更多接近並回應葉世強作品的思索。漢雅軒畫廊將於此次「ART TAIPEI 2021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簡稱「ART TAIPEI 2021」)展出葉世強及葉偉立兩人的作品,從中探索兩人作品的美學與精神。

葉世強《海浪》,油彩、畫布,190×325.5 cm,2007。(漢雅軒提供)
葉世強《鯨尾》,彩墨、紙本,136.5x412cm,2008。(漢雅軒提供)

葉世強的孤獨潛行

葉世強1926年出生於廣東,童年歷經戰亂,949年輾轉落腳台灣,考取台灣省立師範學院藝術系,此後葉世強在復興商工、台大美術社、台大醫學院綠野社,培育眾多藝術人才。數十年來他持續創作,擁有多幅具有代表性的大型書畫創作。但他的作風低調,先後隱居於新店、東北海濱及花蓮吉安,如文人雅士般潛心創作,不過度涉入藝術界及藝術市場,孤獨又勤勉地面對藝術。在眾聲喧嘩的現世中,他孤獨的身影顯得清雅。

葉世強《貓頭鷹》,未標示年代,油彩、畫布,118x215cm。(漢雅軒提供)

此次展出的作品《幻山雲》完成於2002年,其雛形來自葉世強1972年隨南懷瑾先生修習禪學時,為南先生創辦之《人文世界》雜誌繪製封面時的作品。直至30年後,葉世強因病移居花蓮,才又重新提筆完成。形體的布局與色彩的應用,讓畫面在虛實之間營造出動態張力。這件橫跨30年的大作,除了是對南懷瑾先生的回應,亦是他為自身生命的註解。而作品《一屋一枯樹,雁群》中畫面理性而嚴謹,白色與土耳其藍各佔據畫面的一半,構圖平衡且協調,筆觸與肌理堆疊出的力道,氣勢。蒼茫大地上的小屋及枯樹,其形式的極簡更顯曠野的孤寂感以及創作者隱士般的高風亮節。

葉世強《幻山雲》,油彩、畫布,154×213 cm,2002。(漢雅軒提供)
葉世強《一枯樹一屋、雁群》,油彩、畫布,64x128cm,2007。(漢雅軒提供)

文人的空靈和純粹

而作品《竹林》以文人畫的古典題材出發,以翠緣線條生動地描繪竹子的姿態,與白色調的背景形成鮮明的對比。在同樣極簡的構圖中,《海角瓊樓》由灰色與藍色色塊組成,色塊邊界明確且銳利地劃分開來,有如現代主義繪畫。巧妙的是葉世強以畫布留白的手法,打造出房屋的輪廓,以此在平靜而穩定的氛圍中,進行存在與空無的辯證。

葉世強《竹林》,油彩、畫布,100x80cm,2009。(漢雅軒提供)
葉世強《海角瓊樓》,油彩、畫布,72×60 cm,2008。(漢雅軒提供)

葉世強的作品保有水墨文人畫的特質,他擅長處理留白與畫中物件間的協調關係。從近乎空無的畫面中,看見他對留白的處理以及布局都有深刻的演繹。從中可見的是他選擇不入世的思維,葉世強總是以持續不懈以創作,以畫中純淨的空間與精神,來表達內心心境的空靈和純粹。葉世強的藝術實踐,對於當代藝術創作者而言相當具參照價值,當代的創作者如何面對個人與藝術界的關係,並且與消費社會和諧地共存。此次於ART TAIPEI2021展出的是葉世強在1989年至2011年間的創作,可見藝術家在不同時期的心境轉變,從早年僅能創作小型水墨的作品,直到1995年移居花蓮後完成的大型作品,生命的境遇以及面對創作的態度,一一在充滿力量的筆觸中顯現。

葉世強《祖孫遛鳥》,水墨、紙本,136x70cm,c.1989-1995。(漢雅軒提供)

關於生活的攝影與時間

而葉世強又是如何與葉偉立在創作上產生交集的呢?2015年策展人張頌仁邀請葉偉立拍攝葉世強畫作,兩人在藝術及精神的對話悄然展開。起初,葉偉立投入許多心力整理葉世強故居,並揣摩葉世強在其中生活時的狀況,建造出有如電影場景的現場。創作出包括「葉世強灣潭舊居系列」與「葉世強水湳洞舊居系列」等系列攝影作品。此次「ART TAIPEI 2021」展出的是則是葉偉立早期的「寶藏巖泡茶照相館計畫」、「仙跡」、「日新街」等系列計畫的精選作品。

葉偉立《仙跡第六號:床》,藝術微噴、法國Canson 頂級無酸藝術專用紙,92 x 116 cm,2009。(漢雅軒提供)

相對於葉世強的繪畫,葉偉立的攝影作品如詩,瀰漫著緩慢而綿長的氛圍,他對於生活的關注,從物件陳列的細節中營造的生活感可清楚見到。同時擅用光影的角度、明暗變化,呈現豐富的時間感,在影像的形式與美學上都有很好的掌握。而與葉世強畫作的留白所不同的是,葉偉立曾談到:「留白的概念並不存在於攝影實踐中,攝影無法留白,畫面總是充滿的。但繪畫相反,本來是空白的,然後慢慢拼貼進來。相對於攝影創作的畫面,繪畫呈現了另一個倒轉的現實。」因此,葉偉立跳脫記錄目的,而是精心的布局及獨特的攝影美學來述說空間的細節與痕跡。而他使用的攝影器材也導致了他的攝影風格,使用大型相機且置於腳架上,不具有捕捉動態瞬間的靈活性,每次拍攝的曝光耗時六分鐘。時間的痕跡皆被收攏,徹底調動了當代生活中人們隨取隨拍的慣性,對於影像的行動路徑也有不同層面的思考。

葉偉立《中文課第二號》,藝術微噴、法國Canson 頂級無酸藝術專用紙,128 x 103 cm,2003。(漢雅軒提供)

葉偉立持續地以攝影探索空間與時間,從生活的碎片出發,組織起觀者對於未曾觸及的時空之共感。而於「ART TAIPEI 2021」展出的「仙跡」系列創作橫跨十年,其計畫起源於某次探索廢墟時的超自然經驗,修復屋宅內的椅子,其中物件與時間的多層次變化,以細膩的影像敘事手法,從寧靜的日常片段中,架起劇場般的空間,呢喃著對生活的觀察。

框架:葉世強與葉偉立的共時性

近年,葉偉立則以內斂的方式回應葉世強作品──為葉世強作品製框,他認為框也是作品的一部分,且是藝術品完整性的關鍵。框的形式透露出藝術家如何觀看,也讓觀者能更聚焦到藝術家的美學思考,其中設計的細節,更是藏有許多的考量。透過框的呈現,葉偉立更進一步思考葉世強創作時的心境,並思索如何更緊密的與葉世強作品連結,在作品原有的時空中,開展另一種時間與意義變動的可能。

無論是製框或是攝影,葉偉立都充份的展現了他對葉世強作品的研究與感悟,但同時也發展出屬於他個人的美學以及看待藝術的方式。透過他的作品,觀眾得以同時感受兩個時空的生命與日常,其中的共時性如靈光般在觀看的瞬間交會,在即將到來的「ART TAIPEI 2021」達到藝術家間、作品與觀者間的共感。

林芷筠( 23篇 )
查看評論 (0)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