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博物館的幕後,找到有不一樣的解讀角度。準備好你的好奇心,跟著公視兒少節目「博物館大驚奇」一探究竟吧~
傳遞情感的博物館:郵政博物館
►播出時間:2021/04/12 18:00 公視主頻道
有了e-mail、臉書、LINE之後,誰還在寄信呢?宅配、快遞服務,是否早已取代了郵局的業務呢?現代郵政對我們還有甚麼貢獻呢?事實上在疫情期間,一肩扛起全國口罩配送工作的是我國的郵政系統,振興經濟的三倍卷,中華郵政也是主要的配發單位。此外,在民間快遞不願送達的偏遠地區,郵差先生絕對是使命必達,因為讓全民享有平等的「郵權」,是郵政系統盡全力要保障的任務。
不過,「郵寄」的概念不是憑空而來,在古代,那是只有皇室才能享用的權利,古時候,郵政只用來傳遞軍令,或為楊貴妃奉上南方新採的荔枝。一般老百姓想要寄包裹或是信件,只能雇民間的鏢局,或利用飛鴿傳書,昂貴也沒保障。西方也有這樣的困擾,直到有「郵票之父」之稱的英國人羅蘭希爾,催生了世界第一枚郵票「黑便士」之後,有了低廉的郵資和「使用者付費」的郵寄制度,讓郵政系統普及起來,逐漸推行到全世界。
中國的第一枚郵票是清朝的「海關一次雲龍郵票」,而台灣則是從劉銘傳開始推動現代化郵政。涵蓋了各種主題,郵票的變化可謂社會變遷的紀錄。郵政博物館中藏有一百多萬枚世界各國的郵票,逛一次博物館可以看到從古至今郵驛制度的發展。
猜猜看郵寄的概念從哪一個朝代開始的?你有聽過拉鋼索與坐木盆送信的嗎?哪個國家竟然以郵票致富?走一趟郵政博物館會滿足你對於郵票、郵政、集郵等所有的好奇心。
打開永續海洋之窗-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
►播出時間:2021/04/13 18:00 公視主頻道
位於台灣南端、墾丁國家公園境內,有個全台灣規模最大的海洋生物博物館。墾丁南灣曾是台灣的捕鯨基地,從1913年到1981年,短短不到60、70年間,就獵捕了六、七百隻鯨魚。當年的殺戮戰場,如今搖身一變,成為海洋生物的展示、教育及復育基地。
或許我們沒有機會抵達極地,但是海生館飼育來自北極海域的白鯨,以及來自南極的企鵝,讓台灣民眾有機會認識極區的海洋生物。為了讓這些遠來的嬌客能夠賓至如歸,館內比照極地的光照氣候;我們可能也沒有機會潛入深海,但是海生館模擬自然環境,打造長達84公尺的海底隧道,讓遊客體驗徜徉在珊瑚礁中,享受被繽紛魚群包圍的驚喜,還能近距離感受南海沉船區的神秘氣氛。
不過,要維持館內超大型展缸24小時不間斷運作,讓來自不同環境的水族生物能健康自在生活,背後可是有個強大的研究團隊做後盾。
海生館擁有全球規模數一數二、多達8500株的珊瑚農場,其中蘊藏哪些獨創的養殖技術?為了繁衍被人類過度獵捕的珊瑚礁魚類,研究員竟然得先了解魚族的愛情?被魚網纏繞受傷的綠蠵龜,終於要野放回大海了,臨別的牠為何一步一回頭呢?這是一座為了海洋永續而努力的博物館,走進館內,像打開一扇認識海洋的櫥窗,也讓我們看到台灣的學者們為下一代保留自然環境的珍貴心意。
在沒有郵票的時代,送信還得解暗號!?
每週一、二18:00公視主頻道等你來挖掘博物館幕後的祕密哦!
更多節目資訊請至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followmego
節目官網 https://www.pts.org.tw/followme_wonde…
可註冊【公視+】免費收看 https://pse.is/3cjrzj
或於【公視兒少】YouTube頻道觀賞 https://pse.is/39cefk
專題精采文章
【小典藏X博物館大驚奇專題】03.到台南遇見傳遞幸福與收藏記憶的博物館
喜歡藝術,熱愛繪本,最愛閱讀,還有開懷大笑的小孩笑容! 每天都愛四處看東看西趴趴走,要把最新鮮有趣好看好玩的內容分享給大家!
★按讚FB→https://www.facebook.com/artcokids/
▲來追IG→ https://www.instagram.com/artcokids/
■聽PODCAST→ https://open.firstory.me/user/artcokids
◎加LINE@→https://line.me/R/ti/p/@hmo6185j
◣一起玩→ 合作洽談 artcokids@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