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武士時尚單品秀:靜嘉堂文庫美術館「武士時尚─印籠、刀裝具、風俗畫」展

武士時尚單品秀:靜嘉堂文庫美術館「武士時尚─印籠、刀裝具、風俗畫」展

A Show of Samurai Fashion Items: “Samurai Style: Inro, Decorative Sword Fittings, and Genre Paintings” at Seikado Bunko Art Museum

由岩崎彌之助(1851-1908,三菱集團第二代社長)、岩崎小彌太(1879-1945,三菱集團第四代社長)父子兩代所設立的靜嘉堂文庫美術館,除了廣為海內外知悉的中國宋、元版古籍和曜變天目等名品,還收藏了相當豐富的刀劍用具以及可供隨身攜帶的印籠、根付(掛墜)等精品,它們都是武家文化日常生活中所孕育出的武士裝飾品。這些主要出現在17世紀以後的近代美術工藝品,與浮世繪同樣都是在海外獲得好評的日本代表性美術品,明治時代以後更以領帶夾、袖釦等時尚單品受到全世界藝術愛好者的喜愛與收藏。

由岩崎彌之助(1851-1908,三菱集團第二代社長)、岩崎小彌太(1879-1945,三菱集團第四代社長)父子兩代所設立的靜嘉堂文庫美術館,除了廣為海內外知悉的中國宋、元版古籍和曜變天目等名品,還收藏了相當豐富的刀劍用具以及可供隨身攜帶的印籠、根付(掛墜)等精品,它們都是武家文化日常生活中所孕育出的武士裝飾品。這些主要出現在17世紀以後的近代美術工藝品,與浮世繪同樣都是在海外獲得好評的日本代表性美術品,明治時代以後更以領帶夾、袖釦等時尚單品受到全世界藝術愛好者的喜愛與收藏。

本次展覽主要要介紹的,即是這類所謂的「武士時尚」,同時將一併展示生動描繪江戶時代人們時髦面貌的近代初期風俗畫等。值得一提的是,這次也將首度公開岩崎家埋沒百餘年、最終在靜嘉堂發現的珍貴軍刀,以及國寶〈曜變天目(稻葉天目)〉等名品。以下就來看看展覽中幾個精采的看點。

看點1 首度公開維多利亞女王賜予後藤象二郎之軍刀

1868年3月23日,兩名攘夷派志士襲擊了欲前往京都謁見明治天皇的英國公使巴夏禮(Sir Harry Smith Parkes,1828-1885)。遭襲當下,包含日、英兩國護衛在內達千餘人的英國公使隊伍陷入了混亂,幸好其中有兩名明治新政府的接待人員英勇對抗暴徒,助英國公使巴夏禮安然脫身,而得以在三天後順利前往謁見明治天皇。在這場襲擊中,英方約有10多人負傷,犯案的攘夷派志士則是一人當場被擊斃,一人於被逮後遭到斬首,此即「最後的攘夷事件」。

事件過後,英國維多利亞女王(1837-1901在位)為了表達感謝之意,特別致贈軍刀給兩名英勇的護衛,即薩摩藩士中井弘(1839-1894),以及土佐藩士後藤象二郎(1838-1897),也就是靜嘉堂創辦人岩崎彌之助的岳父。

後藤象二郎1868年拜領〈軍刀形儀仗刀〉,C, SMITH & SON社製,靜嘉堂文庫美術館藏。圖/靜嘉堂文庫美術館

其中,中井弘所拜領的軍刀,後來歸其女婿、即日本前內閣總理大臣原敬(1856-1921)所有,並於1936年捐贈給京都博物館(今京都國立博物館)。然而賞賜給後藤象二郎的軍刀,則是從1914年《伯爵後藤象二郎》(大町桂月著,冨山房出版)一書刊登相關照片和事件始末等等之後,就一直下落不明,直到最近才與裝飾華麗的「鞘」和腰帶等配件一同在東京世田谷的靜嘉堂重現於世。

軍刀銘文部分,紀念3月23日襲擊事件之奮戰,刻有答贈後藤象二郎之意的英文「PRESENTED TO GOTO SHOJIRO IN MEMORY OF THE 23RD OF MARCH, 1868」,靜嘉堂文庫美術館藏。圖/靜嘉堂文庫美術館

該把軍刀「柄」上有象牙雕出的獅頭,刀身上則刻出以英文書寫的襲擊事件發生日期和「PRESENTED TO GOTO SHOJIRO(贈與後藤象二郎)」字樣,並隨附有當初受贈時的收納箱和兩封日英文書,流傳有緒,保存狀態也相當不錯,誠為見證明治維新和近代日、英外交史之歷史轉換期的珍貴史料。

看點2 館藏之江戶時代刀劍用具與印籠精品

江戶時代19世紀 石黑是美〈花鳥圖大小鐔三所物〉,靜嘉堂文庫美術館藏。圖/靜嘉堂文庫美術館

在江戶時代「士農工商」的身分制度等級中,腰間配掛大大小小的刀劍乃是武士的一種特權。邁入和平時期後,朱漆和光輝閃耀的鞘飾漸漸褪去流行,黑色為基調成為顯學。由於武士的時尚是帶有墨黑光澤的漆黑色,促進了江戶時代的髹黑漆技法發展,並進而在海外成為人們憧憬的技藝,例如鋼琴的黑色塗層,據說就是受到了日本刀鞘塗層的啟發。這個時期,製作刀劍用具中諸如保護手部的「鐔」(刀鍔)或猶如裁紙刀一般的「小柄」等精細的金工技術也大有進展,以鐵或銅為基礎,發展出雕刻、鑲嵌,或是在薄金等板材上彩繪等多種裝飾技法。江戶時代的刀劍用具設計,如同領帶夾和袖釦一樣,成為武士時尚的代表,在富有的市民間廣為流傳。

江戶時代17世紀 原羊遊齋〈雪華蒔繪印籠〉,根付:〈雪華文鏡蓋〉,靜嘉堂文庫美術館藏。圖/靜嘉堂文庫美術館

「印籠」則是一種可以掛在腰間、用來收納諸如藥品等隨身攜帶之物的用具。印籠原先是用來收納印章的盒子,從中國傳入日本後脫離了本來的用途,更在江戶時代成為男性必備掛在腰間的時尚裝飾。由於將軍或大名經常命人以自己喜愛的設計和質材來描繪花鳥風月、四季花草、故事人物等,因此產生了印籠蒔繪師這一專門職業。不僅如此,與印籠配套的「根付」(印籠繫繩末端的掛墜,功能是讓印籠可固定在腰帶上)、「緒締」(穿在掛繩上的小珠)也有相應的工匠,他們在技術和設計上彼此較勁。諸如此類製作武士時尚配件的工坊,在江戶街頭上接二連三地開花。

江戶時代19世紀 柴田是真〈刀裝具蒔繪印籠〉,靜嘉堂文庫美術館藏。圖/靜嘉堂文庫美術館

不同於各家流傳有緒的茶道用具或美術品,將軍或大名們會訂作印籠這類自由反映個人品味的日常用品,進行贈答或交換,其中也有些大名不以實用為目的,基於興趣蒐藏賞玩了數百個印籠。從近代到現代,印籠更成為收藏的一種專門品類。靜嘉堂文庫美術館一共擁有276件裝在套盒裡的印籠收藏品,在這次展覽中,將可見到江戶時代後期最具人氣的蒔繪師原羊遊齋(1769-1845)之〈雪華蒔繪印籠〉,以及被譽為「日本漆藝第一人」的柴田是真(1807-1891)之〈刀裝具蒔繪印籠〉等精心選出的名品。

看點3 近代初期風俗畫中所見的武士時尚

重要文化財 江戶時代17世紀 〈四條河原遊樂圖屏風〉,靜嘉堂文庫美術館藏。圖/靜嘉堂文庫美術館

從桃山時代到江戶時代初期(16世紀後半到17世紀前半),以京阪地區為中心產生了「近代初期風俗畫」這類以庶民生活為主題的屏風和襖繪。重要文化財〈四條河原遊樂圖屏風〉正是其中的代表作,於兩曲一雙的屏風上,描繪的是近代初期娛樂街京都四條河原之熱鬧繁華景象。畫面中央是從上往下流動的鴨川,河中央設有臨時橋,貫通左右的四條通。右上角和左上角分別是遊女和歌舞伎的劇場,右隻還可以見到「狗的雜技」、「豪豬表演秀」等,處處可見生動鮮活的描繪。而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莫過於以時尚領袖身分登場的各種人物,包括被盛裝打扮的歌舞伎、遊女和若眾(男妓),無論男女老少都展現出各自的時尚,令人目不暇給。

看點4 貴族的時尚世界

展品中,還有一件日本漆藝史上史無前例地以「漆」結合密陀繪(油畫的一種,能畫出彩漆所無法表現的白色)、螺鈿、金貝等各種技法所描繪出的華麗屏風〈羯鼓催花、紅葉賀圖密陀繪屏風〉。

重要文化財桃山至江戶時代17世紀〈羯鼓催花、紅葉賀圖密陀繪屏風〉,靜嘉堂文庫美術館藏。圖/靜嘉堂文庫美術館

其中,「羯鼓催花」一屏,主題為唐代玄宗皇帝與楊貴妃的吉祥軼事,畫面描繪了玄宗在初春二月見到宮苑的柳杏盛開,於是創作了〈春光好〉這首曲子,當玄宗在盛裝的眾樂師前敲響羯鼓,樹上的鮮花瞬間隨之盛放。另一屏則是描繪《源氏物語.紅葉賀》卷的一個場景,亦即桐壺帝在行幸朱雀院之前,為了無法隨行的藤壺中宮在清涼殿東側舉行了當天將演出的舞樂之試演。這場由美男子光源氏和好友頭中將兩人所表演的青海波之舞,被譽為猶如神一般的美麗,深深地感動了桐壺帝等宮中人。從舞姿中所見到的刀鞘尖端,可以得知他們配戴的是太刀。

武士時代的開啟源自刀劍,其功能由直指性命演變為神一般的美麗。而武士的時尚也不限在刀劍,6月17日至7月30日,歡迎至靜嘉堂文庫美術館看見孕育自武家文化的工藝裝飾之美。


武士時尚─印籠、刀裝具、風俗畫

展覽時間|2023/6/17-7/30
展覽地點|日本靜嘉堂文庫美術館(靜嘉堂@丸の內)

(完整文圖請見《典藏.古美術》370期〈武士時尚單品秀──靜嘉堂文庫美術館「武士時尚─印籠、刀裝具、風俗畫」展〉,譯撰:何玉新。)

【雜誌購買連結】

典藏官網
博客來
蝦皮
UDN電子雜誌
讀墨電子雜誌

【更多古美術最新消息】

FaceBook
Instagram

何玉新( 3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