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史
近百年來「十鼓齋石鼓文」已被奉為存世《石鼓文》拓本中的圭臬。如果這冊新發現《石鼓文》拓本,真是明朝安國「十鼓齋」所收藏,...
日治時期重要的臺灣美術展覽會(臺展),入選的作品當中,包含著畫家觀察中元慶典所描繪出來的場景。透過畫家的繪畫創作所保留下...
數十年來安國「十鼓齋石鼓文」在《石鼓文》拓本中第一的地位已成定局。若非這次國內本的出現,若非當年朵雲軒余氏,秦氏後人的啟...
鹽月桃甫莎韻系列作也成為日治末期戰時這最著名的政治宣傳中極為鮮明的視覺印記,而這位原住民少女的幽魂,也縈繞在鹽月的心中,...
鼻煙壺材質工藝、種類繁多,極盡有清一代之藝術大成,其流通收藏既早,於清已大放異彩。鼻煙壺於藝術市場的主戰場在歐美及香港拍...
日本畫家在當時的時代氣氛下,面對自己身分與居住或旅遊的殖民地之間慣有的理解角度。在《女誡扇綺譚》圖像中柔美的氣質之外,亦...
農曆七月為臺灣社會十分重要的歲時節慶,民間舉辦普度的風氣盛行,各地因應地域環境而發展出多樣化的普度文化,使普度成為具有在...
大岡春濤1927年以《活著的英靈》這件雙幅作品入選年首回臺展的東洋畫部。其中右幅為吳鳳顯靈,穿著盔甲騎乘白馬的畫面,左幅...
本專題則是試著重新透過臺灣日治時期視覺文化發展中的兩個區塊探索當時的鬼魂描繪,首先在本文討論現代性圖文傳播(如西式書籍裝...
阮思德為加拿大重要漢學研究學者,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歷史博士,研究領域包括經學史、明清學術史以及文化史,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