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cause it's there.」(因為它在那兒。)
當媒體詢問登山探險家喬治.約翰特.里.馬洛里(George Herbert Leigh Mallory)為何執拗地攀登聖母峰,他如此回答。面對山岳的高聳巨大,有人崇拜敬畏,有人興致勃勃、期待探索未知。
亞洲位於歐亞大陸東側,板塊聚合之處形成無數高山。而中國、日本、韓國及臺灣等地,由於文化受中國陰陽五行的論述影響,習慣將境內高聳奇峭的山湊數為五,像是日本有越前五岳(文殊山、吉野ヶ岳、日野山、越知山、白山)。臺灣也有「五嶽三尖一奇」之說,五嶽分別是玉山、雪山、秀姑巒山、南湖大山和北大武山;三尖為中央尖山、大霸尖山和達芬尖山;一奇則為奇萊山。
由於古代帝王在泰山封禪祭祀,因此它成為許多文人騷客參訪之地。如今泰山仍見許多古代刻留的摩崖文字。(張筠提供)
來自華山的挑戰帖
中國是道教思想思想的發源地,因此最早使用「五嶽(岳)」一詞。五嶽分別為泰山、華山、嵩山、恆山及衡山。它們的地貌景色各有千秋,故有「東岳泰山之雄,西岳華山之險,中岳嵩山之峻,北嶽恆山之幽,南嶽衡山之秀」一說。除此之外,每座山也有專屬的神話傳說,如泰山與帝王關係密不可分,由於傳統相信統治者是受命於天,因此當朝廷安定、百姓富足之際,帝王就會前往泰山祭祀,向上天稟告自己的德政之功。
泰山登頂步道。(張筠提供)
五嶽中讓人又愛又恨者,當屬座落於中國陝西一帶、形勢奇峭的華山。雖然俗語說「登泰山而小天下」,但五嶽中的泰山並非高聳入雲,而是恰好位處低窪平原之間,因此人們能居高臨下,況且連身在宮中、不常奔波的帝王都有辦法上山祭拜,可見路途艱辛卻稱不上危險。嵩山、恆山及橫山三處,即便登峰之路仍見懸崖峭壁的景象,但依舊吸引絡繹不絕的遊客參訪,建造許多寺觀和書院。華山由於山體主要是花崗岩組成,龐大堅硬的巨石堆疊出特殊的地理景觀,像是蓮花峰、雲臺峰,這些山峰奇壯絕美,卻也讓登頂難如登天。
除此之外,華山最著名的攀爬難關,便是長空棧道。這條棧道搭建在光裸無草的山崖石壁上,由十來片木板釘搭而成,旅人必須踩著那些木板,小心翼翼地貼著石壁走過。明人楊嗣昌筆下形容:「石腹甚皤,可髙二丈,都無繩牽引,唯有疏登淺凹,奮勇而上,被下以身面壁,憑足揣投,跬步之差,當隮決澗」華山凶險,這也是為何金庸的武俠小說中,天下高手的比武舞臺被設在華山之上,因為「華山論劍」的基本條件,就是得攀上華山、克服自然帶來的困境,這才有獨霸武林的資格。
今日所見的華山景色。(攝影/羅玉貞)
歷來挑戰者中,有人成功,最終甘拜下風者亦有人在。其中最知名的失敗例子,就是尊儒排佛、有膽和自己頂頭上司唐憲宗互嗆的唐代文學家韓愈。韓愈個性耿直,學術上推動古文復興運動;政治上則看不慣當時皇帝篤信佛教,不惜耗費鉅資「供養師父」,執意反對迷信行為。當時正逢三十年一次的「迎佛骨」盛事,唐憲宗命令大批僧人及寺觀投入協助,花費數千上萬的金錢及時間,韓愈上奏《論佛骨表》,以激烈言詞批判:「夫佛本夷狄之人,與中國言語不通,衣服殊制,口不言先王之法言,身不服先王之法服,不知君臣之義、父子之情。」忠言逆耳,看見奏章差點氣死的唐憲宗一度想殺了韓愈。在旁人勸阻之下,韓愈幸運地留下性命。
這般擇善固執、不畏生死進諫的硬漢,卻在華山的險峻前雙腳發軟。根據唐代文獻《國史補》記載,韓愈一日前往華山遊賞,或許是登高時專注腳下,並未留意到山徑兩旁的高聳。過了半晌,當他停駐腳步、環伺四周景色之際,這才湧起恐懼害怕之情。舉目皆是千仞高崖,向下俯視則是萬丈深谷,這時的他頭暈目眩,卡在路途中進退兩難,結果竟是「發狂號哭,投書與家人別」。韓愈在山路中崩潰爆哭,甚至寫好遺書託人交給家屬的情狀,要不被注意也難,隨即這消息就傳到了當地縣令耳中。縣令立即派人前往協助,搜救任務最後以成功收場,可喜可賀。不過這樁糗事,也意外成為中國古代登山史上的經典軼聞。
王履《華山圖冊》其中一開〈山外〉,前景(右下)可見旅人及他所攜帶的隨從,中景則可見山坳小徑。(翻攝自中國古代書畫鑑定組編《中國繪畫全集》)
明代醫生的華山圖文誌
若知華山攀登之不易,就能瞭解明代王履成就的不凡。他不僅爬上華山,甚至用圖畫和文字記錄下這段旅程,作品成為中國藝術史上的經典。王履,字安道,號畸叟,生活於元明之間,並未投身官場,而是向金元四大醫學家的朱丹溪學習,以行醫為業。明代洪武年間,盛年的他為自己設下了一樁挑戰,前往許多人的夢想之巔——華山。
後世對他登上華山的年齡和時間並不清楚,只知他在攀登完之後,創作了一套《華山圖冊》,記錄自己攀登華山的所見所聞。畫作為明代洪武十六年所作(1383),加上序跋共有66幅,目前29幅圖頁藏於北京故宮,其餘則由上海博物館收藏。王履在冊頁前的〈華山圖序〉中,提供了他對這趟旅程的感想懷念,以及一些細瑣往事。王履表示自己在50餘歲憶起華山之行,感嘆自己年邁且體力衰弱,不再有機會遠遊。他不曾忘懷華山的景色體驗,最初壯遊回來、分送伴手禮之際,就有人頻頻問他在旅程的所見所聞,他和鄉里慷慨分享。最終這段遊歷成為難忘往事,他以圖為記。
王履《華山圖冊》其中一開〈仙人掌〉。雖說自古以來傳說是巨靈留下掌印,但因是岩層中含有不同礦物質,因此山壁產生特殊的色彩變化。(翻攝自《王履〈華山圖〉畫集》)
根據學者研究,王履在20歲左右學畫,各式畫題中尤愛山水畫。明初藝壇流行以兩宋繪畫作為典範創作,學習構圖也臨寫筆法,擅用側筆快速向下刷過紙面,營造出墨色淋漓的山石稜線。王履創作的這套山水冊依稀可見當時的時代風格,但在構圖和細節描繪上是別出心裁。他在序文中所言,「我師心,心師目,目師華山。」他透過雙眼記錄華山的壯觀奇景,將自然造化融入筆墨藝術。與今日可見的實景比對,畫家敏銳地抓住了一些地景特色,忠實表達在畫幅之上。
首開《山外》中,可見群山之間正有一名戴著寬帽沿的旅人,正騎馬向未知的路途前進,有兩名背負行李的隨從正亦步亦趨地跟在後頭,象徵旅途的開始。人言「自古華山一條路」,登山始自玉泉院,沿著山泉向上走,抵達青柯坪之後,後頭的路就宛若天梯,近乎垂直的險道讓人膽戰心驚,許多旅人到此卻步 。經過一連串的陡路,方能看見山峰之美。《華山圖冊》中的景點描繪玉泉院、日月岩、玉女峰及水簾洞等地。其中一景「仙人掌」,傳說有巨靈剖開山峰,因此在此處華山壁上留有五指掌跡。王履在圖畫中惟妙惟肖地表現山壁上色彩的變化,山峰仿若一個五指靠攏的手掌,聳立在雲霧之間。
除了描繪沿途所見的奇觀,爬山過程的有趣體驗也被記錄在圖冊中。〈摘木實如柚者〉便是記錄畫家王履和隨行隨從在途中坐下,摘取山中野生果實的經驗。根據王履寫下的文字遊記,可知當時爬到一半,僮僕在路上看見了像是柚子一般的果實,乍看之下以為是橘子,因此涉險去摘。孰不知拿到手一吃,苦而澀口,根本不能食用,只好丟棄。而在這幅圖畫中,兩側山石高聳,畫家和一名隨從坐在崖邊休憩,而另一名則趴在山崖旁看著深谷。在山林的另一側,還有第三名僮僕正摘著果實,看似要好好享用。山水優美,再加上人物表現生動,因而讓《華山圖冊》深受後世喜愛。
王履《華山圖冊》其中一開〈摘木實如柚者〉。旅人正和二位僮僕停駐休息(右上),而圖畫另一端則見有位僮僕正站在樹下摘果(右下)。(翻攝自《王履〈華山圖〉畫集》)
人人平等的登峰時代
如今千年的歲月過去,青山依舊,不同的是登山設備及設施,隨著科技發展逐漸完備。如今要爬上華山,已不是難事。感謝偉大的纜車發明,華山北峰索道在1996年完成,遊客可從山腳搭乘,直達雄壯的北峰景區。
舊時那些令人膽戰心驚的路途,不再成為遊客的阻礙。這是一個人人平等的登峰時代,要上山綜覽壯麗美景,不再需要走上十餘個小時。只需搭上纜車,便能隨即通往拍照打卡的華山秘境。然而沒有攀登的辛苦,是否仍能體會古代尋秘客終生牽掛的喜悅?
參考資料及延伸閱讀:
蕭又嘉《王履《華山圖冊》研究》,臺北藝術大學美術學系碩士班美術史組學位論文,2014。
張筠( 72篇 )追蹤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