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新聞

2025桃源美展揭曉獲獎名單,年度特別獎由黃昭順、許曉薇奪得
「2025桃源美展」正式揭曉得獎名單!本屆以「立體與影像多媒體類」為主題,聚焦當代藝術中科技、空間與感官經驗的交會,吸引...
臺中綠美圖試營運開放!在藝術與書香之間,開啟城市的新想像
位於臺中市中央公園北側的「臺中綠美圖」於今(10/28)啟動試營運。由日本建築團隊 SANAA 設計,為全臺首座結合市立...
相遇.相知.相疼惜——吳清友先生紀念展
吳清友先生在1972年畢業於臺北工專機械科,隨後經營專業餐廚與旅館設備共18年,事業卓然有成之際,卻在1989年近40歲...
從形與色的邊界遠行:藝術家、教育家曲德義驟逝,享壽73歲
曲德義以一生的熱忱投身藝術創作與藝術教學,持續為臺灣藝術環境注入能量與方向。在其如今活躍於臺灣藝術圈的眾多學生回憶中,他...
2025 Art Basel與UBS報告揭示全球藝術市場「再平衡時代」,高端退潮,中價崛起成新常態
Art Basel 與 UBS 共同發布的《2025 全球藝術市場報告》揭示,2024 年全球藝術市場總值下降 12% ...
【ART TAIPEI 2025】台北藝博銷售成績盤點:穩健買氣與審慎心態並行,期以深化亞洲收藏網路連結
ART TAIPEI 2025 台北藝術博覽會將於27日閉幕,典藏團隊匯集畫廊今年的銷售成績,以及從業者在第一線對當前藝...
走過近四十年,伊通公園的「休息」,是臺灣當代藝術史的沉重註腳
決定「休息」最核心的因素,終究回歸到空間老舊不堪與經濟結構的脆弱性。莊普指出,伊通公園的空間非常老舊,作展覽的條件不佳,...
催生聲響藝術的新生態:2025「C-LAB聲響藝術節」的多重現場
從作品到制度,從教育到技術平台,「C-LAB聲響藝術節」在幾年間所形塑的,不僅是一個聲音創作的展演平台,更是一個跨域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