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cokids2020

72 Articles Published | Follow:
致美好年代:三件拍品談20世紀初珠寶發展史
寶石的生成仰賴高溫高壓的地球環境,除了漫長等待時間,更需要一些小幸運,才有機會出現豐富的礦產,每種寶石都是殘酷的限量供應...
天蠍座:宋徽宗(1082年11月2日)
著名的藝術家皇帝宋徽宗就是天蠍座,他們直覺敏銳、深謀遠慮、恩怨分明,同時背負了城府深、報復心重的刻板印象。他在位期間,大...
影響歐洲陶瓷的中國白:德化白瓷/Blanc de Chine
德化位於今福建省泉州市德化縣,其地形雖不適合耕作,但適合製作陶瓷器,山巒土壤及貫穿全縣的河道提供了製瓷最基本的資源。德化...
聯結亞洲大陸的青銅作品:荷蘭國家博物館「亞洲青銅:4000年 的美麗風華」
今年秋天,阿姆斯特丹的荷蘭國家博物館舉辦「亞洲青銅:4000年的美麗風華」特別展覽,展出作品不按照地理或年代排列,而是以...
臺灣風景觀的變遷:以清領時期到戰後的長卷畫為例
長卷作為東方獨特的藝術形式,自右而左的觀看順序具有固定方向,適合製作者(或訂製者)經過巧妙設計,向觀者傳遞特定的風景觀,...
天秤座:呂佛庭(1911年10月19日)
若說天秤的特質是溫和與博愛,那麼前輩藝術家呂佛庭頗符合這樣的印象。1948年隻身來臺,任教於臺中師範,在臺灣中部的影響力...
豐厚你對沖繩的想像:故宮南院「萬國津梁:東亞海上的琉球」
2024故宮亞洲藝術節以沖繩為主題,故宮南院推出「萬國津梁:東亞海上的琉球」特展,將琉球王國搬到展廳中,是臺灣首次較為全...
跟著畫家遊山玩水:近代臺灣實景山水與旅遊發展
國民政府來臺後,由於外匯需求以及軍事外交而發展觀光。隨行來臺的畫家同樣上山下海,遊山玩水,將旅遊與創作結合,讓臺灣的山水...
流散古董的歸宿:上海博物館 「金瑯華燦:張宗憲捐贈掐絲琺瑯器展」
過去,2007年蘇州博物館曾舉辦「絢麗.華貴.至尊:香港張宗憲先生珍藏御製宮廷掐絲琺瑯器特展」,展出百餘件掐絲琺瑯器,首...
「大」有可觀:中台世界博物館 「德大字在:館藏榜書藝術特展」
本次展題「德大字在」取佛家語「得大自在」之諧音,兼具儒家「素其位而行,無入而不自得」之寓意。展覽第一單元「歷史源流」追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