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於上期專欄簡介了「平行西方」的拉美藝術起源,並介紹了「基多學派」(Escuela Quiteña)來作為南美洲西化視覺藝術的起源。雖然我們口語上習慣使用「拉丁美洲」一詞,但即便將拉美縮限於僅使用西文及葡文的地理空間之內,拉美的多樣化在文化的近似度上依舊可以劃分為幾個區域:墨西哥、中美洲諸國、加勒比海國家、南美洲加勒比海海岸、安地斯山區沿線地理區域、亞馬遜盆地、智利、阿根廷及巴西。每個地理區域之間不僅交通彼此阻隔,也因為各地理區域的人口組成結構、經濟體系及政治背景皆迥然不同,因此拉美各區域其實是難以一概而論的。就像是我們不太能模糊地使用「西歐藝術」一詞,就想涵蓋西歐各地藝術史中的許多細節。 然而將拉美粗略視為一個整體來探討,依舊有其方法上的便利性。即使拉美各地充滿各式歧異,但它們在面對與歐洲的藝術交流及面對自身的藝術發展上,仍具備一定的同質性。這並不代表說拉美各地視覺藝術風格具備趨同的特質,而是拉美作為一座「平行西方」,各地具備類似的美術史結構:拉美各國某方面模擬、複製了西方藝術史的發展路徑,卻又於在地化的過程之中逐漸演變出各自的路徑。當時序抵達20世紀之時,我們會發現當初這些看似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