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專欄|從澳門開始的繪本寶物聚】No.22:搭乘一棟房子去非洲

【專欄|從澳門開始的繪本寶物聚】No.22:搭乘一棟房子去非洲

因為想為小典藏讀者介紹幾本關於花磚的美麗書籍,也有好奇葡萄牙花磚在澳門的模樣,我報名了非常難抽中的城市徒步導覽「不是摩爾人的風格」,結果意外得到比花磚更多的故事。
搭乘哪一棟房子去非洲呢?我選這棟!港務局大樓

葡萄牙花磚,不只是大家所知道的藍磚,也受穆斯林的審美影響甚遠,它讓葡國磚的顏色更為多樣,幾何變化更加繁複。

有市民/藝術家幾年前做的「實驗」:在有花磚的公共空間,貼上一些燒好的小句子。
(圖中的句子意思是「我有一點點愛上他」。)

因為想為小典藏讀者介紹幾本關於花磚的美麗書籍,也有好奇葡萄牙花磚在澳門的模樣,我報名了非常難抽中的城市徒步導覽「不是摩爾人的風格」,結果意外得到比花磚更多的故事。

「文化講堂」活動文化局主辦,由書店樓上友好的風盒子社區藝術發展協會協辦策劃,是一直備受澳門市民歡迎的「文化講堂」系列活動之一。以下內容,是根據這次城市散步,呂澤強先生導覽內容所彙整。

呂澤強──澳門建築師呂澤強先生1999年畢業於葡萄牙里斯本建築學院,是澳門建築師,也是法國文化遺產建築是,同時也時常受邀視覺(偶爾劇場)藝術創作。近年來致力於本地建築保育的工作,在本系列專欄No.12: 《尋找澳門有趣的手繪地圖》裡分享的《摩登的線條──澳門現代建築文化地圖》其內容就是由呂澤強博士撰稿。

摩爾人是生活在北非、地中海一帶,來自非洲的穆斯林人士(後來,葡萄牙人將印度、東南亞的穆斯林,一樣稱之為「摩爾人」Muros,我們見到中文字面上的「摩囉人」都有這個意思)。

大概在西元8-12世紀的時候,於北非與伊比利半島建立過一個龐大的王國。幾百年來,除了住民混血之外,葡萄牙與西班牙南部現存許多建築內容,例如清真寺或皇宮,都可見到摩爾人的遺跡。甚至是莎士比亞《奧賽羅》的主角,即是威尼斯的摩爾人。他們為歐洲帶來的穆斯林的建築,穆斯林的建築語言,後來我們在辨認上,看到拱形、馬蹄形、尖尖的門拱,就可以估測到。

離開了這個時期,我們依然可以看到這樣的建築,那是為什麼?

在18、19世紀的時候,歐洲浪漫主義興起,建築上有一股新的復古運動風潮,例如對對希臘、羅馬時期建築的復興,或是中世紀哥德式建築的復興,希臘羅馬復興、哥德復興,形成新古典主義、新哥德式風格的建築。

在葡萄牙所盛行的建築語言,就是「新摩爾風格」的建築語言。嚴格來說,它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浪漫主義。當時歐洲並沒有現代意義上的國家概念,而是由皇室主導。例如葡萄牙的情況,一位年輕的國王在北非作戰失蹤之後,就沒有繼承人,於是王位由他的表親——一位西班牙國王繼承。即使摩爾人曾為侵略者,甚至與葡萄牙當地宗教不同,葡萄牙的「新摩爾風格」卻因應民族形象認同的需要而出現,甚至帶有一種對歐洲外異國情調的一種追求。

這次走訪的澳門「新摩爾風格」建築遺跡,有澳門國父紀念館、塔石青少年展藝館、歐洲研究學會。

國父紀念館,1935年興建。在之前的相片,是一幢兩層樓五開間的西式花園住宅,偏重新古典。1935年之後,前方的軍營發生爆炸,爾後,澳葡政府賠給孫中山家族,再次重建成今天的樣貌。

《澳門歷史建築備忘錄》裡收錄國父紀念館以前的建築相片
(陳澤成、龍發枝著。遺產學會The Heritage Society出版)
相片中是1919年孫中山建造給家人居住孫家花園。後來因為1932年,位於宅院前方的軍營發生了大爆炸,澳門政府賠償與孫家自資合起現在這棟「新摩爾風格」的建築,由盧慕貞夫人居住。
現在由中華民國陸委會的澳門辦事處管理。

無論是遊客或澳門本地人,常常會很好奇這間建築有許多「伊斯蘭」語言的原因為何。它的原屋主盧夫人是天主教徒,卻放棄原本的新古典主義,採用了如此新鮮的建築元素在裡頭。

在國父紀念館裡的新摩爾風格元素,有尖拱、幾何、植物符號。

穆斯林不會講神像,沒有神像或聖像,就用許多數字與幾何圖作為設計。(筆者想起在青海的清真寺的對聯有「阿拉無形由萬物為證」一句),現場綠色藤蔓,是象徵天堂樂園的神聖色彩。陽台與門庭,是配合亞熱帶氣候而有的設計,用來遮雨和通風。兩邊突出,像是塔樓堡壘,有防衛的作用。

澳門國父紀念館的「新摩爾風格」建築語言

【尖拱與基座】

【幾何】

【綠色藤蔓】

上世紀二0年代,塔石廣場重建了一大排建築,80年代官方將這一系列的歷史建築規劃修復,作為文化教育功能使用。

例如這一座小屋,現在是展覽空間——澳門當代藝術中心。它的立面高處女兒牆是城堡的垛形,也可見到新摩爾風格,馬蹄拱上有各種不同色塊分割。

澳門當代藝術中心

另外一座可以讓青少年展示視覺藝術作品的展覽空間——青少年展藝館,它原來是屬於一間已消失的葡文中學——利宵中學的建築物(往昔這個區塊是規劃作為「葡文教育綜合體」)。

青少年展藝館。立面與門拱。
青少年展藝館。立面與門拱。

這座建物非常有趣的地方,在於它結合了新古典與新摩爾風格。

它有新摩爾風格的瓷磚、你會看到一些線條,是植物馬蹄形拱抽象與簡化,當時受到20世紀初歐洲開始從古典走向抽象幾何化的過渡,也在這棟建築留下足跡。

青少年展藝館,牆面上出現「三條線」,它可以解讀成「柱的簡化」、或是「穗的簡化」等。

生活在歷史文化城市的肌理,有關於身邊建築故事的繪本對每一位讀者來說都是寶藏。在孩子年紀尚小的時候,我會去找一些身邊建築物的設計圖則給他們,讓他一邊走一邊數窗格甚至找到它們相近的建築語言。

有機會跟著建築師,結合近現代的建築史,來讀一座座生活中常見的文物建築,令我感到喜出望外。幾年前在「好好奇心再進化:知識性繪本的時空之旅」展場中,遇到了《在巴黎的750年》一書,作者將一棟房子的1265年到2015年,「靜置」在書頁。到今天像《湖濱小屋》這樣的作品出現在讀者眼前。如果住民關心身邊那棟小房子的前世今生,它是否就依然是市民生活的有機場域,亦多一個「生存空間」,我們也有機會介入其中,不至於始之成為廢墟?

“750 ans à Paris”, Vincent MAHE , Actes Sud Junior; Illustrated édition
(圖像來源:出版社網頁)

一棟房子的1265年到2015年,「靜置」在書頁,我站在它前方,震撼得想哭。

(展場相片:筆者攝。)
《湖濱小屋》
(文字:Thomas Harding, 繪:Britta Teckentrup. 柯清心翻譯。字畝出版)
紀實了一棟位於柏林百年的小屋裡幾個家庭的故事,小屋安安靜靜身在歷史前線卻被遺忘。透過書寫,所有記憶又再度歸來。

繪本講「人的故事」,建築師關注在「建物的語言」,它們如何在市井中竊竊私語,那些聲音如何從遙遠的非洲傳到葡萄牙,而後就在這裡。

最後一站是「歐洲研究學會」一樣是馬蹄形拱、紅白斑色塊與幾和瓷磚。
窗戶的部分是較後期的Art Deco(裝飾)風格,看來是因為空間不足,把陽台改成房間了。

呀,建築的聲音太多,最後還是沒能寫出關於花磚的故事給讀者。唯有下次再會!

「文化講堂」在澳門
面向公眾的文化普及教育活動,內容常常非常有趣,有本土歷史、視覺藝術、表演藝術、文學、美學等。例如這一期有歷史學者講「都市傳說中的澳門」,還有動畫導演「用動畫做實驗」,也有劇場後台、燈光設計,甚至藝術觀看方式等活動。
時間以一個課時為單位,學校可以根據自身教學需求,找到學生有興趣的課題,邀請入校。當我以為對象應該是中學生為主,但沒想到公眾場年齡設計甚廣,從學生到各個行業的工作者,甚至是長者都有!我第一個想到的大抵類似台灣的社區大學,但講學不受空間與對象限制,可說是推動知識平權的移動教室。
有興趣的小典藏讀者可關心相關內容,或許哪天一團人到了澳門,還可以邀請預約一個講座來聽呢!https://www.icm.gov.mo/lecture/cn/?id=CurrentTopic

川井深一( 46篇 )

林香君(川井深一、大香)。出生高雄。2015年開始,於澳門望德堂區經營井井三一繪本書屋。現嘗試與孩子在街市、村落、社區、海洋或山林進行教學現場實踐。「從澳門開始的繪本寶物聚」專欄是因為井井三一是澳門的繪本書店,想知道這個城市的文化聯繫是什麼,所以店主川井深一做了在地和海外(葡萄牙、台灣或其他)有書的見學,在此記錄與分享。

查看評論 (0)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