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小典藏│藝術教育】照著自己所想的來畫,並非美術教育

【小典藏│藝術教育】照著自己所想的來畫,並非美術教育

學生們幾乎都是憑自己的感性作畫,而非來自老師的指導。於是,憑藉感性自由描繪的畫作在沒有任何明確的評判基準下,判定優劣,打分數……。
也許已經是幾十年前的事了。請試著回想上戶外寫生課時的情景。準備好學校指定的12色水彩顏料、調色盤與清洗畫具用的小水桶,還有素描本,然後在美術老師指定的地方(像是校園、學校附近的大公園)寫生,在規定時間內完成。
老師可能是這麼告訴大家:「用自己喜歡的顏料,自由想像描繪吧。」
學生們幾乎都是憑自己的感性作畫,而非來自老師的指導。於是,憑藉感性自由描繪的畫作在沒有任何明確的評判基準下,判定優劣,打分數……。
或許這樣的說法有點誇張,但日本的美術課多半都是這麼度過,不覺得怎麼想都很不合理嗎?
印象中,書念得好的人大多不擅長繪畫。當我整理好感性與邏輯的關係,再回頭看這件事,我發現成績優秀的人往往為了繪畫而封印自己的邏輯思考力,因為被要求只憑感性、感覺作畫,思考反而被箝制。
這樣的美術課只會讓學生對藝術更加敬而遠之,不是嗎?事實上,來參加講座的學員不少都是除了美術成績以外,其他科目都很優秀的菁英分子。我想,這就是日本美術教育催生出來的結果。
@unsplash
雖然依國情不同,各國的美術教育也不一樣,但都有其明確的目的與實踐方法。以下分別以歐洲(北歐、德國、英國)與美國為例說明。
►為何北歐成了設計大國的聚集地?
北歐成了設計大國的聚集地,像是陶器精品「皇家哥本哈根」(Royal Copenhagen,丹麥)、樂高玩具(丹麥)、餐具製造商「iittala」(芬蘭)、時尚品牌H&M(瑞典)、戶外運動服飾品牌「HELLY HANSEN 」(挪威)等,均給人時髦又洗練的印象。
造訪北歐諸國的人,無不感嘆每個國家的街道都經過設計,尤其是洗練的色彩感令人印象深刻。
北歐諸國的美術教育就是從小給予品味方面的訓練,才能催生出各種優秀的設計。例如,他們是以前面提到的色環為本,每次給小朋友兩種顏色的蠟筆,讓他們自行組合出相稱、印象沉穩的顏色,或是給人強烈印象的組合等,在一定的選項中繪圖,而不是像日本的美術教育要求孩子準備十二色顏料,自由描繪。
以色環為基本的雙色組合完成後,接著增加到三種顏色,再逐步追加成四種、五種、六種顏色,自然而然的學習如何組合顏色。也就是說,給予腦子還是白紙狀態的孩子們優質的情報,培養他們的色彩品味。
藉由幼兒時期的優質養成,培養出色彩品味出眾的國民,足見從小接觸的美術教育就是讓北歐設計與絕佳品味劃上等號的推手。
@unsplash
►培養好眼光的德國美術教育
德國的美術教育是從培養好眼光開始,所以美術課都是帶學生巡禮美術館。從小接觸大量名畫,灌輸大腦各種優質情報。
不少學生在參觀美術館時,也會興起創作的念頭,這時老師就會給他們畫筆,從旁指導。當然,不是所有學生都想這麼做,所以相當尊重孩子的自主性。
雖然不像日本規定大家一起作畫,但德國老師會依循方法教導想畫畫的孩子,至於那些對畫畫不感興趣的孩子,老師也會誘導他們接觸其他相關領域,好比藝術史之類。
讓想畫畫的孩子拾起畫筆,帶領對畫畫不感興趣的孩子接觸偏學術方面的知識,這就是尊重個人意志,因材施教的美術教育。
►英國的美術教育著重鑑賞與實踐
英國的美術教育是從鑑賞畫作,討論自己對於作品有何感受開始。首先,以直覺與感性具體描述感受到什麼,再反覆進行基礎訓練。例如,一直畫圓,或是在素描本上畫好幾張同一個主題的圖案;總之,絕對不是像日本這樣憑藉感性,自由描繪。
因為英國到現在還是階級意識很重的國家,所以在藍領階級為主的地區,不太重視美術與音樂教育,地域差異性頗大也是英國美術教育的特徵之一。
美術在英國的小學是必修課,但國中以後就成了選修。國中的美術教育設有繪畫、陶藝、織品、電影、現代藝術等,各種藝術相關領域的課程,聘請專家指導。
只在義務教育階段施以基礎訓練,之後再依個人的興趣深入學習,所以不少想深度學習的學生想報考藝術大學。
►務實的美國美術教育
美國的美術教育比起其他國家來得務實,摒除一切感性與感覺,從摹擬技法開始學習。
首先,以透視法的理論為基礎,描繪圓柱與四方形盒子。在主題物的前方放置上面大概有四格到十二格方格的板子,透過這板子上的方格眼分析要描繪的對象,繪出結構。

(杜勒《描繪裸婦的素描家》1525 年。圖片截自《用藝術力突破商業瓶頸》內頁)
上圖是文藝復興時期的畫家杜勒(Albrecht Dürer,1471-1528,油畫家、版畫家,也是藝術評論家)以透視法為基礎,描繪畫家埋首作畫情景的版畫。這和美國的美術教育教導學生繪畫的方法可說不謀而合。
雖然日本的一般學校並沒有教導這樣的繪畫方式,但是專門輔導考上藝術大學的補習班,或是設有美術課程的學校倒是會採用這樣的教學方式。
以上就是北歐諸國、德國、英國、美國的美術教育現況,因為是請教曾留學國外的畫家、設計師而取得的資料,所以多少會因為地域關係而有所差異。
海外諸國美術教育的共通點,就是不依賴個人的感性與感覺,因為美術教育不是一門獨立的學問,而是結合各種學問。
@unsplash
原地踏步的日本美術教育
為什麼日本的美術教育如此訴諸情感呢?因為有著淵源甚深的歷史因素。
明治維新後過了二十八年,也就是一八九六年,東京美術學校(現在的東京藝術大學美術學部)新設了西畫科(現在的油畫科),由深受後期印象派薰陶,甫從歐洲歸國的畫家們執教,帶動西畫興起。
當時這群走在時代尖端,深受後期印象派薰陶的教授們施行依隨個人情感,自由描繪的教學風格。這般深受印象派影響的思維迄今依舊影響日本的美術教育,足足超過一百二十年。
不過就像梵谷的例子,無論是印象派的畫家們,還是時任東京美術學校的教授們都清楚邏輯也是藝術的一道基本功,但他們還是主張憑藉感性,自由描繪;也就是說,只擷取感性的部分,一意孤行。
就像岡本太郎的創作方式兼具感性與邏輯,還有梵谷以色環為依據,調製顏色,驗證了邏輯本來就是藝術的基本功。藉由感性與邏輯的融合,才能完全發揮藝術具有的意義與力量。因此,讓國家未來的主人翁學習那種只擷取片段的教學方式,無疑是一大悲哀。
( 前文摘錄自《用藝術力突破商業瓶頸》一書 )
小典藏ArtcoKids|小編報報( 1358篇 )

喜歡藝術,熱愛繪本,最愛閱讀,還有開懷大笑的小孩笑容! 每天都愛四處看東看西趴趴走,要把最新鮮有趣好看好玩的內容分享給大家!

★按讚FB→https://www.facebook.com/artcokids/
▲來追IG→ https://www.instagram.com/artcokids/
■聽PODCAST→ https://open.firstory.me/user/artcokids
◎加LINE@→https://line.me/R/ti/p/@hmo6185j 
◣一起玩→ 合作洽談 artcokids@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