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專題|跟孩子一起暢玩美術館!】13.拉近人與土地、生活: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的「環境永續教育」三部曲

【專題|跟孩子一起暢玩美術館!】13.拉近人與土地、生活: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的「環境永續教育」三部曲

以「地球環境廳」為出發,從導覽、包套課程,再到「環境永續教室」雙語活動等推廣,將環境裡的知識面轉化成簡單理解的內容,傳遞給更廣年齡層的觀眾。

位處台中的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以下簡稱科博館),自民國75年對外開放至今已近40年,是台灣極具指標的自然科學類型博物館,不只是許多大人們成長時期校外教學的回憶,更是結婚成家後帶孩子不定時走訪。主題特展、常設展、太空劇場等,都是親子造訪熱門景點。科博館內的博物館教育內容,除了針對展覽的解說服務、演示教學、活動推廣,也有以「環境教育」為主的環境永續小組。

地球環境廳 (科博館提供)

以「地球環境廳」為出發,從導覽、包套課程,再到「環境永續教室」、雙語活動等推廣,將環境裡的知識面轉化成簡單理解的內容,傳遞給更廣年齡層的觀眾。小典藏本次專訪環境永續小組,聊聊在館內的環境教育活動,是推廣怎麼進行呢?

環境教育首部曲:不只是上課,也是你我的生活日常行動

科博館是環保署認證的「臺灣環境教育設施場所」之一。在環境教育設施場所,是整合環境教育專業能力、專業課程方案與環境教育資源,提供環境教育專業服務給學校學生、社會大眾,搭起人與自然關係的平台,透過體驗過程發現自然,學習在地的風土民情,拉近人與土地、生活的連結。

科博館以「永續資源珍愛地球」為主要目標,藉由標本模型觀察、永續教室議題課程、 導覽解說等方式,關切周遭的環境問題並進行議題學習與討論。希望社會大眾能了解,居住在任何角落的人類與大自然生物,都是生命共同體,地球資源不是取之不盡,也應當有意識的使用。

「環境永續教室」進行珊瑚與珊瑚礁課程活動照片 (科博館提供)

除了團體須事先預約,一般大眾只要購票入館後,即可參加芸芸眾生展區定點導覽與教室課程,當日課程內容則公布在科博館官網的活動行事曆中。

「環境永續教室」進行珊瑚與珊瑚礁課程活動照片 (科博館提供)

環境永續教室位在地球環境廳2樓,麻雀雖小五臟俱全,結合多媒體視聽設備、標本、模型及實驗器材等,創造獨特的情境教室與觀眾互動,課程主題以「物種保育」與「人與環境」兩大領域為主,像是「鯨」生「鯨」事消失中的臺灣黑熊從餐桌美食談友善環境注意!石虎出沒與蟲共舞別讓健康被「霾」葬信天翁悲鳴曲洋流珊瑚與珊瑚礁潮起潮落潮間帶年年有魚?水資源追追追海中精靈-白海豚等。

「環境永續教室」內豐富的標本,可以讓參加者近距離觀賞 (小典藏攝影)

近年來對於海洋教育推廣,相關主題課程也有許多親子主動參加,像是「種珊瑚的人」或「漁取魚求」都是熱門課程。「漁取魚求」是以永續海鮮為主題,會先從為什麼現在海洋裡的海鮮愈來愈少了?又要如何保護為引導,再介紹漁法,以及平常吃海鮮的消費行為,除了室內課程也有互動活動。

「漁取魚求」課程,互動活動是卡牌競賽,以課程內容製作教具,卡牌上是各種魚類。(科博館提供)

海洋永續基金會每年提出「海鮮指南」,會告訴大家哪些魚盡量不要吃、或斟酌食用、或可以放心食用。在互動遊戲認識魚類,也知道這些魚類是屬於在綠燈、黃燈、紅燈哪一部分,平常若跟大人逛菜市場買海鮮,就知道可以挑選什麼海鮮、有哪些原則。從消費行為開始,讓海洋有更永續的方式。

環境教育課程的最終目的,是將內容轉化成真正行動。

霾藏禍害」與時事結合談空氣汙染。從認識PM2.5的重要性開始,以及對健康危害的嚴重性,再拿著攜帶型懸浮微粒偵測盒實際操作,看看哪些生活行為會產生PM2.5汙染源。

學生用攜帶型懸浮微粒偵測盒實際操作(科博館提供)

生活周遭產生的汙染源,更容易進入到人體,藉由操作跑關卡的過程,讓大家知道「其實這跟我原本想像的不一樣」。操作部份設立三個關卡:機車、煎培根(模擬廚房的汙染源)、線香。因為第一堂課已經知道現在中央的標準PM2.5是35微克,參加者預估哪個可能會測最高、測到多少值,則通常會推翻原本想像。

比想像中更加紫爆的是廚房油煙 (科博館提供)

「紫爆」的定義是PM2.5超過標準值35的兩倍71以上,大多數直覺認為污染較重的機車,因為環保規範以及車種較新等因素,測量數字大約4、50。煎培根可以高達2000多,線香也近千。透過實際操作及知識傳遞,希望帶來的是實際改變,例如改變烹煮方式,或開抽風機或空氣清淨機增加循環,廟裡的祭祀行為,則用雙手合十取代焚香,更趨於環保。

環境教育二部曲:五感感受身邊大自然

以約瑟夫.柯內爾(Joseph Cornell)的體驗自然(Nature Awareness),與心流學習法(Flow Learning)為本,復甦我們對自然的愛與覺知。

相較於環境教育課程以室內為主,三小時的「五感練功坊」會帶到科博館戶外、植物園等進行。城市綠洲之稱的科博館植物園,運用園區豐富的植物相為觀察對象,藉由暫時關閉視覺,強迫學習利用聽覺、嗅覺、觸覺、味覺來觀察植物,獲得身心靈接觸大自然的全新體會。

「肩上的浪」 ,特意屏除掉視覺,開啟其他感官(圖片:科博館提供)

從「探索自然」開始,特意屏除掉視覺,開啟其他感官。「肩上的浪」,參加者分組後,排頭由科博館工作人員帶領,排頭後方的人閉眼或矇眼,行走於植物園的小徑,利用其他的感官體驗路面高低,或是聽覺、觸覺去感受,過程中須保持安靜以其他感官去感受。

將自身投入綠意中,藉由活動設計去關注感官,讓大自然慢慢走入心靈、滿足身心。如「自然拼貼」則是在科博館戶外找植物落葉、果實去拼成圖案,發揮想像力。「找之道」則是選十種人造物,例如吊飾或假的水果跟昆蟲,藏放在小徑上,讓大家去尋找。「我的自然名」要想一個用大自然的動物、昆蟲、植物來代表自己。如果是你來玩,最想體驗哪種呢?

五感練功坊的自然手環,打造出獨一無二的美感 (圖片:科博館提供)

環境教育三部曲:多元豐富活動體驗,是博物館的熱情邀約!

2022年開始,科博館推動定時臺灣台語導覽解說,同年12月新開設《科博做伙講》Podcast節目,以台語說科學。2023年母語計畫更加多元豐富,涵蓋原住民族太魯閣族、排灣族,並籌備臺灣台語、臺灣客語展場語音導覽服務,活用多元母語玩科學。

環境教育的雙語活動,則規畫英語版的「里山-石虎的家園」以學校預約為主,台語版的「年年有魚?」活動開放給親子觀眾,今年為了響應世界母語日,也引導民眾懂得選擇永續海鮮,並學習常見海鮮的台語說法。

同樣從去年開啟「一期一繪」假日親子活動,每季用繪本去帶出不同主題。從海洋保育開始的《海漂多仔》、《臺灣鯨讚》,再到第三季的「信天翁悲鳴曲」,特別邀請四維國小小朋友齊力創作繪本。

透過孩子的視角,發現大朋友容易忽略的細節,讓人印象更為深刻。目前展出中的《張牙舞爪—哺乳類動物牙齒與足爪特展》,由環境永續小組規劃一系列「動物嘉年華」親子活動,以繪本導讀引導、再帶腳印拓印,以及用蜜蠟黏土做動物DIY 的體驗活動。重點就是將展覽內容「實際化」,吸引更多觀眾前來看展以及延伸體驗。

「一期一繪」系列活動— 「環遊世界之旅:生態探險小遊俠」活動使用繪本帶領親子認識生態!

雖然說起「科博館」,總是不自覺先想起恐龍意象,但其實館方已默默深耕環境教育多年。不只是教科書上的科學原理,各種自然與環境有關的知識是無所不在。科博館「環境永續小組」透過各種琳瑯滿目規劃的延伸活動,將科學與自然的概念帶入日常生活。每個人都是大自然中的一分子,只要多點用心與觀察,改變被破壞的環境生態,是可以經由生活裡小小行動,逐步累積成大大力量。

場館資訊: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National Museum of Natural Science

館所地址| 台中市北區館前路1號

開放時間|週二 – 周五09:00-17:00 週末 09:00-19:00 星期一休館

更多活動資訊請見官網

延伸閱讀

【專欄|書店闆寶讀什麼】暑假選書:生活裡的實驗和練習

【專欄|書店闆寶讀什麼】繪本裡的科學

【小典藏│愛看展】臺中科博館《科畫博物》特展,穿越時空探索科學繪圖之美!

小典藏ArtcoKids|小編報報( 1393篇 )

喜歡藝術,熱愛繪本,最愛閱讀,還有開懷大笑的小孩笑容! 每天都愛四處看東看西趴趴走,要把最新鮮有趣好看好玩的內容分享給大家!

★按讚FB→https://www.facebook.com/artcokids/
▲來追IG→ https://www.instagram.com/artcokids/
■聽PODCAST→ https://open.firstory.me/user/artcokids
◎加LINE@→https://line.me/R/ti/p/@hmo6185j 
◣一起玩→ 合作洽談 artcokids@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