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張暉明x廖祈羽_Back to Life

張暉明x廖祈羽_Back to Life

切碎脈絡的敘事結構是一種影像詩學的顯現,挑逗著觀眾的好奇心,同時又帶來困惑,當中最為關鍵的,或許正是此展覽做為…
切碎脈絡的敘事結構是一種影像詩學的顯現,挑逗著觀眾的好奇心,同時又帶來困惑,當中最為關鍵的,或許正是此展覽做為一個合作計畫,本身早已鑲嵌著兩位藝術家在現實生活中的身分與生活樣態,使得虛構與現實在此產生混淆,因此帶給觀眾的不僅是一段虛構敘事的表明,更夾雜著混淆於真實與虛構之間的複雜命題。藝術家強調,他們這次格外重視展覽做為一種「體驗」的性質,換言之,那部無自我策展的空間布置,早已包含了劇場性的考量。種種符號混搭著虛實的反覆交疊,同時也呼應著展覽主題—生命、無生命、死亡與轉生之間的生命辯證。生死命題與不可逆之宿命的併現,混合著藝術家做為一種現實生命的既定事實;模糊與開放性解讀向來都是無法切割的雙面說詞,浪漫與殘忍總是蘊含於其中,正是這雙向拉扯的美學特性,使其成為當代藝術中始終不退流行的主題。
我們或許可以說「Back to Life」始終交纏於諸多二元對立的命題中,然而藝術家卻未曾表示其偏好當中的任何一種,困惑、矛盾、複雜才是他們真正的選項;但也正是在此視覺藝術的美學張力才真正展現,畢竟視覺藝術的重點早已不再是單一訴求的提出,而是對於問題意識與美學啟發的提出與給定。
繼四年前的MimiLucy Project首部曲「Never Give Up」後,月前張暉明與廖祈羽於采泥藝術推出該計畫的第二部 —「Back to Life」,同樣以虛構自我身分與角色扮演的創作語言,接續早先的創作系列。在「Never Give Up」中,兩位藝術家將自己化身為科幻敘事中的英雄角色,兩人一同於無人的太空中展開冒險;其中弔詭之處正在於Mimi與Lucy那始終未明的身分,以及何以我們從未親自到過太空,但太空場景卻又讓我們感到無比熟悉。
「Back to Life」同樣延續著虛構身分與敘事的美學手法,甚至故意在展場中放置了首部曲中的靜態影像。本次展覽描述著貼近居家的情境,其敘事內容關乎一位男性科學家與莫名少女的相遇,雙頻道錄像以文字與影像反覆描述不在場的兩人,但本來仿若旁述者的話語,又突然出現了一位與其對話且身分更加未明的祖母。碎片化的影像與觀看視角在展場中反覆交替,仿若靜止的動態影像則有如雕塑般展示此敘事中的種種物證。在錄像作品的另一端,可在展場裡見到許多關乎物件的操作,無論是影像中的物件、與影像結合的物件、做為劇場性道具的物件,或是有如雕塑般的物件。物件與影像的關係在展覽中被用無數種方式所描述,甚至是做為物件般呈現的藝術家自身之影像。
張暉明+廖祈羽│MimiLucy- The Overture of BACK TO LIFE 雙頻道錄像 4’50” 2015 采泥藝術提供
吳樹安( 44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