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京都府中市美術館(Fuchu Art Museum),於今年5月21日到7月3日間舉辦「獻給美麗的故鄉『台灣』:立石鐵臣展」。這是繼去年5月於東京泰明畫廊(Taimei Gallery)舉辦「立石鐵臣展:誕生110 週年」後,首次在日本公立美術館舉辦的大型回顧展。本展依時間軸與創作類別,完整介紹立石鐵臣往返於日台兩地所創作的作品。戰後返日的立石,雖以細密畫與兒童插畫知名,但在日本卻不太受到重視。主辦者府中市美術館在官網敘述舉辦本展之意義如下:
我們堅信曾活躍於台灣的立石鐵臣的回顧展,不僅可重新拓展日本近代繪畫的廣度,在今後,可更進一步地促進日台之間的友好,並互相認可彼此文化之風土特性,進而豐富彼此的文化,因而舉辦本展覽。(本展官網)
府中市美術館立石鐵臣展海報,海報作品:《春》(1973)、《台灣畫冊》(局部,1962)、昆蟲細密畫等。
灣生畫家的誕生
立石鐵臣(Tetsuomi Tateishi, 1905-1980),出生於台北。父親義雄(Yoshio Tateishi)自1897年起,以總督府職員身分來台。1913年立石一家返日。1916年起,向跡部直治(Naoharu Atobe)學習日本畫。1926年轉向岸田劉生(Ruisei Kishida)學習西洋畫。岸田早期雖傾倒於後印象派畫風,但不久轉為研究杜勒(Albrecht Dürer)與北方文藝復興時期的畫風,嘗試以寫實風格探索內在精神世界。
府中市美術館立石展的第一章「灣生畫家的誕生」,展示多件早期畫作,包括日本畫習作與油畫。從立石的寫生底稿,可知他的觀察與描寫力,在早年就已十分成熟。他對日本畫的認識,以及受岸田繪畫思想的啟發,亦可聯繫至晚期油畫的創作風格。
1929年岸田病逝後,立石轉向梅原龍三郎(Ryuzaburo Umehara)學習。梅原以豐富的色彩感覺與裝飾性畫面,建立具日本特色的西洋畫風格。立石1930年代作品中,表現出華麗的色彩與韻律感的筆法,可見到梅原的影響。
立石展第三章第二部分「《民俗台灣》與裝幀本等」。
重返美麗的故鄉
在梅原的建議下,立石於1933年來台寫生,臨行前他寫下對台灣的憧憬之情。
我將到台灣一陣子。(…)如同梵谷(Vincent Van Gogh)見到絲柏感到歡喜般,又如同高更(Paul Gauguin)在大溪地的創作般(…)我也對前往南國此事,抱持著一絲希望,或許我疲乏的內心會再度跳動起來(…)台灣是我的出生地,一直住到九歲為止。在我的記憶中,那裡彷彿是天國,也是童話般的國度。(…)強烈的南國風物,再度讓我產生新的夢想,或許能讓我進入忘我境界,感受到創作的狂喜吧!
由此可知,立石視台灣為刺激創作慾的地方,對台灣的憧憬,除了童年回憶,也受到後印象派畫家描繪南方與熱帶的影響。隔年立石再度來台,1934年以描繪大稻埕的畫作入選「台灣美術展覽會」(簡稱「台展」)。立石以新鮮眼光發掘台灣風景之美,受到台灣畫壇的矚目。他被稱為「台灣的梵谷」、「灣制後期印象派」,評論家永山義孝(Yoshitaka Nagayama)認為他是繼石川欽一郎(Kinichiro Ishikawa)之後最重要的台灣風景畫家。這些評語隨著他豐沛的創作量而來,可惜的是,這段期間的創作幾乎無法得見。
1934到36年,立石停留台灣期間,除參加台展,也參與1934年台陽美術協會(簡稱「台陽美協」)的成立。台陽美協是以台灣人為中心成立的美術團體,立石為唯一的日本人。不過,在台日人美術團體的對立下,他在1935年參加第一回台陽展後退會。同年,與西川滿(Mitsuru Nishikawa)等人成立創作版畫協會。1936年3月,在台北舉辦告別洋畫展後返回東京。
1939年,立石接受台北帝大理農學部委託製作標本畫,再度來台。這段期間,除參加美術展覽會(府展)之外,也參加日本的國畫會展。並參與由西川滿所主導的限定本書籍裝幀、插畫與版畫創作。立石也活躍於《文藝台灣》(1941年1月創刊)與《民俗台灣》(1941年7月創刊)等雜誌,除設計封面與製作插畫,他還投稿隨筆、美術評論於各報章雜誌。
立石在戰後台灣獲得高評價的原因,與《民俗台灣》有很大的關係。發行於1940年代前半的《民俗台灣》,乃是有感於在戰爭期的皇民化運動下,台灣民俗有逐漸消失的危機而創辦。雖然創辦者以日本人為中心,但逐漸有不少台灣人加入,成為台日人共同交流的場所。到了戰後,包括立石在內的《民俗台灣》成員暫留台灣。他們在台灣省立編譯館、台灣大學等單位,將戰前的研究傳承下去。立石的創作跨越民族界線,以日本人的眼光發掘台灣常民生活之美,無論是戰爭時期與戰後,在台灣文化遭受很大壓迫的環境下,引發了台灣人的鄉愁與共鳴。
該展覽的第二章「重返美麗的故鄉」,介紹立石從1931到1948年之間的創作。這段期間他雖往返於台日兩地,但主要還是以台灣為重心。立石早年日本畫與油畫的訓練,在此時開花結果,以畫家身分立足台灣。1948年立石返回日本時,將大部分的作品留在台灣,多數不知所蹤。不過,在本展中首次展出立石從台灣帶回日本的速寫作品,包括入選台展與府展的油畫底稿,是相當珍貴的資料。立石在台灣畫壇的活動,代表近代日本美術影響台灣的一個面向。不過,他始於台灣的細密畫與插畫、書籍裝幀等工作,卻對他戰後的創作,帶來很大影響。
立石展第三章第三部分「作為小小宇宙的『細密畫』」。
從台灣獲得的禮物
該展覽的第三章「從台灣獲得的禮物」,分為三部分:「充滿回憶的《台灣畫冊》」、「《民俗台灣》與裝幀本等」、「作為小小宇宙的『細密畫』」,介紹立石從台灣在戰後返日持續的各個領域的創作。
《台灣畫冊》作於1962年,描繪他在台生活時點點滴滴的回憶,時而風趣、時而感傷,以獨有的敏銳眼光與幽默感,捕捉台灣人的風俗民情,以及戰爭從軍與戰後的經歷。這件作品曾於1996年在台北縣立文化中心展出,但在日本是首次展出。畫冊的最後一頁,描繪立石一家離開台灣搭上遣返船的情景。基隆港邊擠滿來送行的台灣人,大家以日語合唱《螢之光》(驪歌)揮手道別,在此無限感傷的情景中,立石寫下了三次「吾愛台灣」。從離開台灣的1948年,到描繪此畫冊的1962年,雖已經過14年,但還能感受到他對台灣的思慕,以及與摯愛台灣永遠分離的一種無可言喻的失落感與哀傷。
第三章第二部分,介紹立石從戰前到戰後的書籍裝幀與插畫創作。在這些作品中流露出畫家創作時明朗愉快的心情。以各種風格描繪不同主題的插畫,可見其繪畫表現語彙之豐富與自由自在。第三部分的細密畫,乃是戰後立石的創作中,最為人所知的部分。雖然這些作品是為圖鑑等書籍所繪製的說明用插圖,然而他以驚人的技巧描繪的細密畫,完成度非常高。乍看之下與實物無異的昆蟲,不僅在描寫上需追求正確性以符合真實。並且,畫家想要呈現的並非某隻特定的昆蟲,而是造物者賦予生命時的完美型態。
立石展第三章第一部分「充滿回憶的《台灣畫冊》」。
向記憶彼岸旅行的油畫
該展覽的第四章「向記憶彼岸旅行的油畫」,介紹立石自1948年返日後到去世前所創作的油畫作品。戰後,立石的畫風產生很大轉變。從戰後初期的超現實風格,到晚期將細密畫導入油畫中。《獻給月亮》(1972)、《春》(1973)、《身邊.由秋到冬》(1977),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畫作。本展策展人,也是府中市美術館學藝課長志賀秀孝(Hidetaka Shiga)在分析《春》這件作品時提到,畫中描繪的塔羅牌,代表著畫家對自我的期許—「喜歡幻想、默默努力、不屈不撓、具有豐富感受性的畫家」。關於這件作品的主題,志賀分析如下:
主題非基督教的宗教主題,而是以小小的植物、昆蟲等極小且具純粹透明感的生命饗宴為主題。立石是從何處得到對這些小小生命的共鳴呢?應該是在豐饒的台灣生活下同時面臨到戰爭體驗、故鄉(台灣)喪失、以及戰後的混亂與不由自主的現代化過程中,清楚地感受到什麼才是對人類最重要的吧!(本展圖錄)
立石鐵臣展的意義
該展的舉辦,如同府中市美術館所宣稱,對於拓展近代日本美術史,具有重要性。另一方面,從台灣美術史的角度來看,由於立石的一生以戰爭結束為界,劃分為兩半,從橫跨戰前與戰後兩個時代的觀點而言,立石鐵臣可說是在台日人畫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位。在立石前半生台灣時期的創作中,可見到1920年代以後近代日本美術的影響。在後半生的創作中,又可見到台灣的影子。然而在以往以國家為中心的美術史論述當中,往往忽略了立石鐵臣這樣的畫家。不過,筆者認為立石的創作,正是體現出近代台灣與日本之間複雜的歷史狀況,如果從更廣大的視野來檢視東亞近代美術史的話,立石鐵臣可說是十分重要的畫家。期待未來能夠早日在台灣見到立石鐵臣作品的展出。
邱函妮( 1篇 )追蹤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