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不斷回到基礎問題的藝術激進 

不斷回到基礎問題的藝術激進 

陳彧凡2013年的作品《衍生物》。圖/亞洲藝術中心 「不是繪畫」一展,是對於此一最成熟、最受關注的藝術種類─繪…
陳彧凡2013年的作品《衍生物》。圖/亞洲藝術中心
「不是繪畫」一展,是對於此一最成熟、最受關注的藝術種類─繪畫所做的重新探討與認識,該展展覽總監張莉娸指出,「傳統對繪畫的描述,在技術層面上,是一個以表面作為支撐面,再在其之上加上顏色的行為,然而經過不斷地挑戰觀者的特定思維,繪畫的形式、方法論或是載體等也發生了一定的轉變,進而延伸了繪畫的界線。」受邀的5位中國當代藝術家馬樹青、陳彧凡、李姝睿、董大為與李易紋,嘗試將討論放在「不單純是繪畫」的創作實踐之上,對本質性的藝術元素進行分析、抽離、重組與轉換,然而在看似帶有抽象形態和藝術語彙的作品中,卻共同抱持著類似的反思,以及對於藝術史脈絡的理解:中國的抽象藝術不等同於西方的極簡主義,上溯的是宋代之後文人畫中的抽象性形式根源,同時,在借鑑西方現代主義階段的藝術語言表達方式之外,更需努力挖掘本土的藝術資源與自我審美現代性的文化特徵,故而本土形式的抽象化探討的不只是藝術本體價值,而更增添了歷史與社會學意義,如同中國藝評人何桂彥所說:「藝術家除了要實現西方抽象藝術所追求的本體語言的獨立外,更重要的是實現中國傳統藝術向現代形態的轉型,因為只有真正實現了語言的轉化,才能進一步和為主體的自由。」
董大為的現地製作作品《塵歸塵》。圖/亞洲藝術中心
此次董大為首度來台現地製作,《塵歸塵》一作先於長形畫面上方塗上粉彩,而後將作品立起,讓堆積的粉末因重力向下滑落,形成色彩的時間軌跡。一方面,藝術家在創作前曾不斷嘗試不同顏料品牌的效果、計算時間以及每種色料推移的速度,甚至包括不同地區的空氣相對濕度等可控的秩序;另一方面,他則掙脫了紙張和筆的限制,畫面下半部分可見的視覺構成,來自於非人為且無法複製、色料的自我完成,因而,對於乍現靈光的捕捉,使得董大為的繪畫充滿了偶然性的輕巧。此外,如同書寫粉筆字時,粉筆和黑板的摩擦致使了粉筆灰的掉落,多數人只把注意力聚焦於所寫所畫的圖像上,卻忽略了在觀念性的物質轉換過程中,隨著時間持續不可見地飄落粉末與寫繪出的圖像總和,才等同既有的粉筆實存,故而董大為將粉末也視為作品的一部分,更甚而指出「繪畫一般是平面的,用這樣的方式,粉塵隨著熱量和氣流在空中飄灑,很自然地,這就把兩維的畫面,變成三維的空間性作品。」
李易紋的篆刻計畫「亂景系列」局部。圖/亞洲藝術中心
李易紋此次展出的是其篆刻計畫「亂景系列」,紙面作品兩旁展示了使用的20枚印鑑,長年研習篆刻技藝的藝術家,有感於自秦漢至今,多只用於實用類姓名刻印,離我們現代生活愈來愈遠,以及對於中國傳統藝術一味摹古,所謂自成體系的現狀充滿懷疑,故而嘗試以當代藝術更開放的態度來玩轉一把傳統,期待能讓這門在年輕人生活裡逐漸式微的傳統技藝變得更為有趣。在「亂景系列」中, 印鑑的文字被圖像取代,元素來自於手機隨手拍下的路旁風景,或是雜誌、報紙等印刷物裡的圖片部分擷取,再運用個人獨特的處理方式使之轉化、再生出嶄新且看似抽象的作品。李易紋以刀代筆,從具象的圖像中做一點一劃的歸納和加減,逐漸抽離出單純的結構,如同其所自述,最終「只留下了刀法、筆意的沉鬱頓挫,在方寸間尋找具象現實與抽象圖形之間似有似無的聯繫。」
高子衿( 97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