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朝代畫廊董凱銘個展 – 凝望時間的軌跡

朝代畫廊董凱銘個展 – 凝望時間的軌跡

在理解其作品寓意前,觀者必然會對裝置作品精細而俐落造型感到驚嘆。顯而易見的,學習建築設計的背景,使董凱銘敏銳地…
在理解其作品寓意前,觀者必然會對裝置作品精細而俐落造型感到驚嘆。顯而易見的,學習建築設計的背景,使董凱銘敏銳地呈現出強烈的理性意味與構成性質。然而,貫穿作品核心意念的媒材─水,則是隨性、難以確切控制的。他表示:「外在的結構是理性的、是唸建築系的影響;而水是感性的、是我的內在。所以,很多作品都會看到這兩項元素的衝突。」理性與感性的相互傾軋與對話亦是藝術家探討的課題。
董凱銘《皮諾丘》‧金屬、陶、玻璃、壓克力、滴水裝置、水‧40×40×30cm×5‧2015。
作為本系列的發軔作品《零∕零0,0》即取自病床形式;藝術家運用點滴裝置讓水緩緩滴入平面上的圓潤凹槽而逐漸積累其份量,就像胎兒在母體內日益成長,直至涓滴水流匯聚到一定體積與重量時則會自象徵臍帶的細縫滑出,正如胎兒脫離母體,而一切再度歸零。另一組作品《皮諾丘》,則有如醫院保溫箱的擺設,置於壓克力箱中的陶製皮囊狀容器仿若脆弱的新生兒被隔離,僅透過細管將點滴輸入其中,仰仗著水才得以依存。而《XY》與《XX》可視為男與女的對照,相似的柱形裝置以不同擺放方向讓水流呈現一急一緩的滴落速度,由此反映兩性天生殊異的性情與特質。至於《奧菲花園》則以微彎的鐵板代表每一片段的記憶,當水珠不斷重複沿著摺痕滾動滑落,則提供觀者回想過往生活的畫面與其意義。
以水為介質的裝置作品吸引觀者定睛欣賞其細微變化,圖為作品《時之間》。
董凱銘藉由強調結構、重視細節的精巧裝置打造出有如偽科學的特殊觀看方式;透過水的流淌滴落等作用,賦予裝置物件具有生命般的運行活動,而呈現出一種循環不止的消長規律。時間線性推展的不可逆,透過無形的水為其度量單位,過程看似冗長緩慢、最終等待的結果卻又僅只一瞬,兩相對照之下益發顯出浩瀚時光的蒼茫與流逝之感,令人低迴不已。
藝術家董凱銘(右)與家人於展覽現場合影。
在展場中,屏息靜待其變的觀者目光無不被水流的動向緩緩牽引,一點一滴也紛紛落在個人的思緒裡而激起不同的漣漪與漬痕。「當時間過了很長、水慢慢地移動,它會在心中呈現一條線,而這條線是屬於你的,就像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一個軌跡。」藝術家如此表示。
一年伊始,朝代畫廊舉辦新銳藝術家董凱銘的第一次個展「水是目光的切線,時間的工具」,同時也是朝代畫廊首檔以純裝置作品的展覽。藝術家畢業自實踐大學建築設計學系,今年將赴柏林深造工業設計,是一位融會設計與視覺藝術創作的潛力新秀。
籌備年餘所展出的七組作品,源自董凱銘將生病住院的經驗發展而成;臥床打點滴的他在無事可做、一切停擺的狀態下,只能看著點滴瓶滴落的水珠,進而對時間的流逝有了不同以往的觀察,也對生命的興衰產生新的感受。藝術家自述在病床上的時間是空白的,點滴瓶制約了時間;而身體就像是一個空洞的容器,任點滴液流入,讓他開始思索與想像最初的容器─母體,並自2014年開始一系列以滴水裝置為主軸的創作。
董凱銘《奧菲花園》‧鋁、銅、鍍鋅鐵板烤漆、滴水裝置、水‧50×50×180 cm×5‧2015。
楊椀茹 (Yang, Wan-Ju)( 160篇 )

典藏ARTouch資深採訪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