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惹期間羅仕東創作了作品《石之詩》,跟著兩位年輕藝術家Fehung與Abud,於Kali Oyo(喔伊喔河)河畔暢談此處曾因生產奇石而引起一陣尋石熱潮,當時整個村落工作室林立,充滿切割、打磨石塊的機械聲,然這並非印尼首次產生風靡熱潮,過去也有關於愛潮(love wave)的植物、金魚,甚至2007年的繪畫藝術市場等風潮,羅仕東將這些消長的熱潮拉出了時間的縱軸,疊合17世紀荷蘭的鬱金香泡沫(tulip mania)鬼魅般的歷史幽魂,錄像裡兩位印尼藝術家哲思性的反饋「有時我感覺這不只是出於對某件事情的熱情,更是對於某件事情的恐懼,對於失去,孤單的恐懼。」道出鄉野傳奇與經濟奇觀背後的詩意輪迴。施佩君則於當地創作《Spinning Spirits》,她於日惹特區的古城牆遺跡覓得家鄉台南都市脈絡幾乎遺落的痕跡,她帶著鄉愁走上城牆和堡壘,意外透過過去遺留的槍孔重新窺看日惹當地的日常街景,從過去防禦與攻擊的孔洞重新拼湊對於地方的理解途徑。
施佩君|Spinning Spirits 藝術家提供
從台灣出發到東南亞交流的意義為何?羅仕東認為是在這其中重新定義自身或是團體的意義,面對國際交流與其背後所象徵的資源,他目前會把各區域的文化與背景整合為一藝術生產後勤支援的「後工作室」狀態,使這些踏查成為對位台灣處境的座標,讓藝術家面對屬於台灣的議題,能在更全觀性的區域架構下被廣泛類比與再生產。
我們如何判斷石頭的價值?
愛情或生活?或是藝術的價值?
我們如何以市場以外的方式衡量事物的價值?
但我們這個時代最貴重的事物,在未來卻未必是有價值的。
—節錄自羅仕東,《石之詩》(Poem of stone)
位於中爪哇的日惹是印尼的文化重鎮,目前當地有蓬勃的藝術聚落生態,1945年印尼獨立運動領導者蘇卡諾(Sukarno)曾短暫以日惹為首都,他注重文化與藝術,使得印尼早期建國時期的意識型態,國家和藝術是結合在一起的。藝術家羅仕東與施佩君,因由文化部翡翠計畫-東南亞人士來台文化交流合作贊助,在打開-當代藝術工作站策畫「CO- TEMPORARY」計畫下與印尼MES56進行兩地藝術家駐地交換的進駐計畫,兩人共同前往日惹進行兩個月的進駐。兩人在當地住宿與工作之處就在日惹MES56藝術空間之中,由於空間永遠對外開放,且歡迎任何人,進駐者不時也要協助接待訪客,藝術空間的負責人則每天忙於數場的空間解說和訪客報告,兩人也從初期對於隱私感被干擾的不適應,到後期逐漸能領略此種開放性是構成空間主體與個性的重要關鍵。由於空間歡迎任何人,每個造訪的藝術家都是帶著合作的可能性前來,在日惹雖然名目上看似有多樣化的藝術空間、實驗室與團體,其實他們更像一個整體,大家互相穿梭彼此的計畫協助。某日,一隻狗造訪MES56,空間主人很自然的歡迎牠,並呼喚牠的名字Chepas,這隻狗原本是空間與另一空間合養,後來兩個空間雖然分開,但這隻狗仍不時會來MES56串串門子,而Chepas這個名字是印尼最早攝影師的名字,也呼應MES56過去攝影藝術經營的歷史。這場景啟發了羅仕東對於日惹更深刻的詮釋,「連一隻狗進來都是一位朋友,這場相遇描述了一種善意,也象徵了日惹做為一個社區的狀態,以及此地生活和藝術的形狀。」
羅仕東《石之詩》裝置物件中的鬱金香造型石雕。(羅仕東提供)
張玉音(Yu-Yin Chang)( 341篇 )追蹤作者
現為恆成紙業內容品牌野点(nodate)總監,從藝文網路媒體再度回返紙質與內容生產的實驗。熟悉台灣藝文生態產業結構,並關注跨文化圈的共通困境,致力編輯感官內容的閱讀體驗。近期埋首爬梳台灣刺青產業歷史,前中年的興趣是步行、茶道和花藝。
策畫專題〈為何我們逃不出過勞?藝術行政職災自救手冊〉曾獲金鼎獎專題報導獎。曾任「典藏ARTouch」總編輯、Podcast節目「ARTbience藝術環境音」製作統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