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documenta評論】大型現代寓言:第十五屆卡塞爾文件展中的人與自然

【documenta評論】大型現代寓言:第十五屆卡塞爾文件展中的人與自然

【documenta Critique】Grand Modern Allegory: People and Nature in documenta 15

在爭議事件發生之前,作為首次來自亞洲的策展團體,不能不說ruangrupa的確為個人主義至上的西方文化帶來新的思考。正如歷年文件展反映當下社會議題的一貫宗旨,在後疫情的時代,人們必須更加意識到人類不再能為所欲為,必須順應群體的需求,必須關注人類之於自然界的角色。於是,這首次的集體創作主題,不但是回溯到印尼的傳統農業模式,更是指出了當代甚或未來人類不得不選擇的存在模式。lumbung所形成的自給自足式生態體系,正呼應著今日在各個議題上居首要位置的永續概念。

對第15屆文件展的印尼策展團隊ruangrupa而言,引起媒體沸沸揚揚報導的反猶主義爭議,顯然不在他們的預料之內。原本這回具有如此意象鮮明的「lumbung」(穀倉)的策展主題,其中的集體創作、去歐洲中心等等層面都截然有別於前幾屆的文件展,理應可以激發起展覽中更多關於永續生活與人類現狀的討論,豈料開展至今的版面卻不得不圍繞在這個事件上(包括本文)。即使策展方對於引起爭議的Taring Padi作品已作出道歉聲明與撤除決議,輿論卻已對整屆文件展的文化認知度──如果不說是正當性的話──打上問號。而人類歷史中的傷痕所引發的衝擊,不無反諷地,也正對照著本屆主題所強調的去政治化、以融合於自然的人類社群為理想的烏托邦世界。

然而,在事件依舊未完全落幕的當下,此刻身為觀者最好的方式,或許便是認真理解原本的策展初衷,並且回頭凝視文件展的真正主角,也就是各參展作品本身,或是用這次策展的概念來說,是由所有文件展參與者所集結成的這整件集體創作。畢竟,在這將為期100天的烏托邦穀倉中,確實收成了許多值得玩味的藝術作物。

文件展作為lumbung

實際上在原本的規劃下,由於lumbung主題的特殊性,加上策展團隊所特意邀請的穀倉藝術家與穀倉成員組成,整個文件展上所呈現的作品意涵可說是具有相當程度的互涉性,一如策展所預期的,結合成一座大型lumbung的呈現。在這座以文件展為名的穀倉下,許多參展藝術家及團隊們紛紛集中在對於永續社群的探討,並且具體表現為人與自然及其他生物的關係,以及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或者說,關於「人」存在本身的議題。「我們不在第十五屆文件展,我們在第一屆lumbung。」如同ruangrupa在策展專文裡試圖定義的。

在爭議事件發生之前,作為首次來自亞洲的策展團體,不能不說ruangrupa的確為個人主義至上的西方文化帶來新的思考。正如歷年文件展反映當下社會議題的一貫宗旨,在後疫情的時代,人們必須更加意識到人類不再能為所欲為,必須順應群體的需求,必須關注人類之於自然界的角色。於是,這首次的集體創作主題,不但是回溯到印尼的傳統農業模式,更是指出了當代甚或未來人類不得不選擇的存在模式。lumbung所形成的自給自足式生態體系,正呼應著今日在各個議題上居首要位置的永續概念。

《翻攪乳海》。(攝影/羅仕東)

由泰國團體jiandyin與台灣藝術家羅仕東、許家維所合作的「Baan Noorg藝術與文化合作社」(Baan Noorg Collaborative Arts & Culture),受邀為本屆展覽策劃了《翻攪乳海:事物的儀式》(Churning Milk: the Rituals of Things)的展演計畫。作品中的各元素在第一時間並不是那麼容易產生連結,但整件作品背後生成的緣由,實際上未嘗不是種lumbung概念的體現。Baan Noorg合作社所在的菩澤村(Nongpho)正從原本的稻米種植轉型為酪農業社會,該合作社於是致力於協助當地小型農場獲得更為有機經營的途徑,也是整件作品所傳達的訊息脈絡。

名稱源自印度史詩《羅摩衍那》的《翻攪乳海》由三部分構成:能夠實際向乳牛大國德國汲取經驗的線上交換平台,視覺化的皮影戲偶,與互動性的滑板公園。以死去或懷孕乳牛的牛皮製成的戲偶,指涉著生命週期的循環,其所化身的神祇形象可視為另一種對生命的敬意;塗鴉彩繪的迷你滑板公園則以其中的體能付出,一方面就字面意義上象徵著《翻攪乳海》神話中的攪拌牛乳動作,另一方面則藉由與卡塞爾當地滑板工作坊的合作,意味著不同社群間的互動。Baan Noorg透過彼此獨立又隱約聯繫的各部分,試圖思索人與動物組成的共生社區本質。

動物寓言

然而,即使再怎麼有機化的酪農業,也將無可避免地出現對環境的破壞與對生物的殘酷;在多數情況下,人與動物的共生並不是種對等的狀態。

來自孟加拉的Britto Arts Trust藝術團體,在文件展廳(Documenta Halle)內外展出了他們的共同創作,討論的便是「人類飲食」在這整個由食物鏈串起的生態系統中所扮演的角色。在展廳的一角,他們搭起一座幾可亂真的市集舖子《rasad》,架上擺著白色陶瓷或編織等製成的生鮮食品及商品模型;展廳一側的遼闊牆面上,覆蓋的是他們以電影中吃喝場景的巨幅拼貼畫作,戶外則是他們的廚房花園。

《rasad》外觀‵.(攝影/郭書瑄)

《rasad》裝置作品的主題算是相對明確易懂。今日人類的飲食來源,無論是種植的農作物、獵捕或豢養而來的肉品,都無可避免地經過人工的化學處理,即使是標榜有機的食品亦然。於是,當觀者上前閱讀起商品上印著的字樣時,藝術團隊的諷刺更是直白可見:「No 0」、「0% Mango」、「Nuka-Cola」、「Organic is a lie」等等。而從食品加工到戰爭,人類在大地上的所作所為亦荼害著自然中的其他生物,受困廢棄物中的海洋生物、超現實風格的「魚」槍,以至蕈狀雲般的花椰菜,在在反思著人類在生態體系中扮演的殘酷角色。

《rasad》細部。(攝影/郭書瑄)
《rasad》細部。(攝影/郭書瑄)

另一方面,以個人身份受邀為穀倉藝術家的台灣藝術家張恩滿,則是以歷史追溯的角度呈現人與自然間的共存關係。她為本屆文件展所創作的系列作品《蝸牛的漂浮系統》,延續著她近年來以非洲大蝸牛為靈感啟發的創作,將動物足跡與人類殖民歷史之間作出連結。在這回的系列作品中,張恩滿重新運用從前創作中的編織、錄像及花船等等元素,並另外打造出整組作品中的主視覺意象:一艘漂浮在富爾達(Fulda)河面上的玻璃船屋,以及岸上以玻璃和木材搭建的候船空間。在船屋未航行的時段,觀者可以從Ahoi租船港(Bootsverleih Ahoi)登船,近距離觀看排列成類似蝸牛螺旋殼的彩繪玻璃,紅花綠葉的圖像再現著構樹樹葉的意象;而港口邊的候船空間上重覆著同樣的彩繪玻璃母題,在其中的檔案資料與往來觀者身上投下紅綠相間的光影。

《蝸牛的漂浮系統》候船空間。(攝影/郭書瑄)
《蝸牛的漂浮系統》船屋。(攝影/郭書瑄)

源自東非的大蝸牛,由於快速的繁殖能力成為入侵物種,一如人類歷史中帝國主義的擴張。而當牠們被引進台灣後,則與本土脈絡產生不同的互動:牠們成了原住民愛用的下酒小菜,牠們的黏液則由台灣原生的構樹樹葉清除。在張恩滿的蝸牛寓言中,入侵者與在地者終將在彼此拒斥的過程中,達成收編的想像。

存在寓言

而在人與自然之間的思考之外,歸根究底,lumbung的永續社群實踐,最終仍取決於人與人之間的互動。正如上一屆文件展滿滿圍繞著當年燙手的難民議題,人類政治現況的起伏正直接影響著今日作為大型lumbung的文件展呈現。而當本屆的觀者們隨著肯亞團體Wajakuu Art Project搭建的鐵皮屋隧道進入文件展廳,映入眼簾的,是再現著奈洛比貧民窟中犯罪與性產業的景象,觀眾也將意識到,人類社會中的糾紛與溝通無力將是永遠持續的議題。

Wajakuu Art Project建築計畫《抹殺未知恐懼》(Killing Fear of the Unknown)外觀。(攝影/郭書瑄)
Wajakuu Art Project建築計畫《抹殺未知恐懼》(Killing Fear of the Unknown)內部。(攝影/郭書瑄)

於是,當我們最後從頭檢視起Taring Padi的集體創作,便會發現其中討論的,正是同樣對人群衝突的關注。儘管原本在弗利德里希廣場(Friedrichsplatz)上作為文件展主視覺的巨幅舊作《人民的正義》(People’s Justice, 2002)因被指控為涉及反猶主義圖像而遭拆除,但在另一座東室內泳池(Hallenbad Ost)展場上的系列作品則倖免於難。在卡塞爾這座廢棄多年的泳池建築內,包含了超過兩百件由當地居民和藝術家們為文件展所製作的紙板人偶(wayang kardus,加上放置在卡塞爾市中其他角落的共計上千件)、各色標語,以及Taring Padi成員們費時整年所完成的大型壁畫。系列作品的主題《團結火焰:首先衝他們去,接著朝我們來》(Bara Solidaritas: Sekarang Mereka, Besok Kita),傳達的是不同族群對於自身所處政治社會環境的反應與反動,從而揭示出人類存在本身便不斷面對的困境。諷刺的是,系列主題放在藝術團體面對輿論攻擊的新聞事件,竟顯得意外地適用。

Taring Padi作品《團結火焰》東室內泳池展館內部。(攝影/郭書瑄)
Taring Padi在東室內泳池展館外所放的紙板人偶。(攝影/郭書瑄)

儘管ruangrupa策展的初衷便是刻意去除國家疆界的政治性,不以藝術家國籍而以所在時區為分組依據。然而,現實的狀況卻證明了,所謂的去政治化本身就是種一廂情願的理想主義。由於對他方的文化缺乏敏感度,因此導致了一發不可收拾的局面。當來自不同文化脈絡的群體產生碰撞時,真實上演的反而是國際層面的文化衝擊:群體相對於個體,歐洲自我相對於亞洲他者,穀倉社群相對於資本社會,切身的歷史傷痕相對於一般性的歷史事件,總是小寫的「lumbung」相對於全部大寫的德文名詞。

或許,第15屆文件展本身正是種集體的大型展演動作,適切演繹了今日都會的寓言:區域的永續生活或許能夠經營,但自巴別塔的寓言以來,全人類互通了解的烏托邦只能停留在神話之中。

郭書瑄( 21篇 )

荷蘭萊登大學藝術與社會研究中心博士,曾任科技部研究員與大學助理教授。移居柏林後斜槓多項身份,但以寫作佔據比例最多。著有《插畫考》《圖解藝術》《荷蘭小國大幸福》《紅豆湯配黑麵包》等專書,2022年由典藏藝術家庭出版社發行《生命縮圖:圖像小說中的人生百態》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