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碳權交易藝術】臺灣如何作為世界的第一步?直擊「綠色使命辦公室」的藝術產業升級藍圖

【碳權交易藝術】臺灣如何作為世界的第一步?直擊「綠色使命辦公室」的藝術產業升級藍圖

「碳權交易藝術品」很可能是臺灣藝術產業第一次真正進行交易機制的研發。而且是全球首次。然而從研發到落地實踐的過程中,卻也有許多陌生與挑戰:哪些人會在以碳權交易藝術的商業機制裡面滿足需求?藝術產業如何從中獲利?有哪些成本?

國際間正迎接一個嶄新的碳經濟時代。而臺灣藝術產業能如何引入碳權交易機制,藉此開拓國際化與新興藝術交易市場,是中華民國社團法人畫廊協會臺北藝術產經研究室(簡稱「畫協產經研究室」)在7月成立「綠色使命辦公室」試圖加以了解的新藍海。最近,他們研發出了一套結合「數位憑證」與「碳權交易機制」的藝術交易機制,預計在邁向30週年的臺北國際藝術博覽會(簡稱「臺北藝博」)示範展區中發表。

不管是在畫廊界或是在創作端,藝術圈對氣候議題多有共識。石隆盛認為,如今已經不是在討論是否需要倡議,而是協助產業從業者們適合、且具未來潛力的做法。「在去年的時候,畫協、表演藝術聯盟、視覺藝術協會、文化法學與北藝大等組織,聯合成立了『臺灣藝術永續聯盟』。大家在這個聯盟裡面,依據各個組織專責的項目,提出相對應的計畫。這個計畫也獲得文化部的支持。」

「藉著全球第一筆碳權交易藝術品的實際案例,綠色使命辦公室希望能為臺灣藝術市場創造先機。」計劃主持人石隆盛說,為了接軌國際碳權市場,畫協在新加坡碳信用平臺「Climate Impact X」(簡稱CIX)的帳戶也已經準備好了。

這很可能是臺灣藝術產業第一次真正進行交易機制的研發,而且是全球首次。然而從研發到落地實踐的過程中,卻也有許多陌生與挑戰:哪些人會在以碳權交易藝術的商業機制裡面滿足需求?藝術產業如何從中獲利?有哪些成本?

畫廊協會的綠色使命辦公室由石隆盛、柯人鳳與洪誠孝組成。(社團法人中華民國畫廊協會產經研究室提供)

在談論碳權交易藝術之前,讓我們先初步認識碳權最近是如何在臺灣開始被討論的:

在今年8月7日,由臺灣證券交易所與國發基金共同出資的「臺灣碳權交易所」成立,隨後,「行政院環境保護署」在8月22日起,也正式升格為部,並預告以2024年的「碳盤查排放量」收費,於2025年正式徵收碳費。在此之前,經濟部網站已經先發布了碳排放試算練習區的簡易版與進階版,用電、汽柴油、天然氣與桶裝瓦斯,都是最基本的碳排計算類別。

氣候變遷署長蔡玲儀在新聞中曾表示,徵收碳費的對象,初估全臺約有500多家「溫室氣體年排放量超過2.5萬噸的製造業及電力業」企業,今年底將會預告「自主減量優惠費率」、「碳費徵收辦法」、「碳費審議會辦法」,碳費審議會也預計於明年初拍板。由於法律不能溯及既往,因此於2025年徵收碳費,並接軌2026年上路歐盟碳邊境稅(CBAM)。

換句話說,有500多家企業,在2024年起,都需計算自己公司的碳排放,以此了解所需繳交的碳費。而綠色使命辦公室所設計的碳權交易藝術品機制,則是在這個向企業開徵的新稅制上路前,先創造一條既為藝術品交易加值的新誘因、協助企業活用碳費機制,也讓願意參與學習的畫廊們,開拓一條與國內外企業往來的新交易門路。

在各國紛紛建構自己的環境融資機制之後,你可以把碳權想像成一種新貨幣,可以確定的是,碳權市場大概不會像NFT作品市場熱潮一樣泡沫化。至少,在2060年全球希望達到碳中和(Carbon Neutral)以前。

不過,全球有超過30個國家都設有碳交易市場,官方與民間成立的碳權交易所多達上百家,碳權在每個國家各計算機制,國際交易不只面臨著相對傳統貨幣交易要來的高昂的技術與知識成本之外,國際間是否願意認證臺灣發布的碳權,也仍是未知數。

也因此,綠色使命辦公室之所以先在位於新加坡的CIX開設帳戶,就是因為CIX可以確保已通過國際標準的驗證,並「可供企業作為抵換使用」。CIX同時也是目前臺灣企業加入碳權市場的主要選擇之一。例如奇美實業在2022年4月已宣布加入ClX,並購入1萬噸碳權,是臺灣少數加入國際碳交易市場、且首家在CIX平台完成碳權交易與抵換的臺灣企業,而華邦電子股份有限公司也在同年9月加入,成為第一波購買碳權的臺灣企業之一。

那麼,綠色使命辦公室要怎麼協助臺灣藝術產業以碳權交易藝術品?

擔任綠色使命辦公室碳信託管理人洪誠孝說明,在綠色使命辦公室設計的交易機制之下,買方在以匯款加上碳權移轉的方式支付作品價格後,買方可獲得作品與作品憑證,而賣方交付作品之後,移轉的碳權也會有一份碳信託憑證。

綠色使命辦公室所規劃的「藝術碳交易模式三階段。(社團法人中華民國畫廊協會產經研究室提供)

在既有的臺灣藝術市場來看,以碳權交易藝術品似乎多了許多麻煩,,要善用這樣的交易機制,所需的技術和知識成本對中小型畫廊來說或許會是個負擔。然而事情永遠有正反兩面,陌生,也意味著一片可能的市場新藍海。

闖蕩於金融與新創企業界的洪誠孝認為,儘管碳權的應用尚未日常化,但它也因為將成為許多企業必須面對的新稅制與國際商業機制,而必然開始流通的新貨幣。

「會經常性流通碳權的單位,通常都是有規模企業,讓藝術品交易也參與碳權支付的新機制,相信會成為考量碳權、追求ESG的企業們購買藝術品的一大誘因。」

那麼,畫廊是否會因為獲得碳權,進而在碳權市場中獲利?否則除了因應全球產業環保趨勢以外,對賣方來說,以碳權交易藝術品的誘因又有哪些?

洪誠孝說,因為碳權的價格換算會隨著政經環境、地域與交易量浮動,這當然是有可能的,但是以碳權交易藝術品的最主要目的與誘因,還是在協助藝術產業升級,也讓畫廊、拍賣行們,一起在交易行為中,參與淨零碳排的全球共識。「在臺灣,畫協是最適合做這件事的單位。」

綠色使命辦公室計畫主持人石隆盛補充道,因為現在國際的碳權交易所,都是以一週七天為結算週期,當碳信託管理與藝術品交易雙方約定一個碳權額度的換算單位之後,賣方那邊會得到碳權憑證,而買方則貢獻了碳流動。就算是非畫協會員,也可以委由碳信託管理來執行。

「你可以想見,藝術品交易行為不斷地流通,所貢獻的碳流動數也將逐步增加,憑證也能夠一直被更新。」

除此之外,洪誠孝也認為,一旦藝術產業實踐永續金融的觀念,在金融與投融資的面向上,也都有長遠的幫助。「對金融業來說,最終要不要把資金給畫廊或拍賣行,通常還是會看畫廊的還債能力。然而對他們來說,藝術品交易相對難評估。但假如今天畫廊有相關的『綠色商品』的話,基於ESG的效益來說,反而相對容易被納入評估。」

碳權+數位憑證,讓作品鑑定更有保障

在綠色使命辦公室團隊眼中,在藝博會中實踐碳權交易藝術品的機制,是臺灣藝術產業升級、甚至改寫藝術市場交易史的關鍵一役。看似僅多了一種支付方式,實則要開拓的,是別於傳統的藝術品交易網絡。

以美國經濟社會學者尼爾·弗利格斯坦(Neil Fligstein,b.1951)的話來說,許多廠商正在新市場中竄起,各自詮釋市場走向的控制思維迥異,在新市場形成之初,如何從鄰近市場借用、並創建一種能與全球化市場(國外)多元的控制思維互動且競爭的本地網絡(註1),便是綠色使命辦公室正在做的事情。

當然,最終核心的目的,終究是讓藝術產業從業者有能力將臺灣藝術家作品送進國際藝術市場。柯人鳳認為,如今要達成這個目的,需要湊齊三把劍。第一,是以區塊鏈保證書製作的數位憑證。第二,就是上述提到的碳權交易機制。最後也是最重要的,是讓這個新研發出的交易機制,有實質交易案例得以累積、滾動式調整。

今年台北藝博在「ESG永續示範展區」會以具有市場基礎的資深藝術家之水墨作品,作為全球首次碳權交易藝術品的內容。(社團法人中華民國畫廊協會產經研究室提供)

「希望外界給我們助力,催生這件事情。」柯人鳳說,綠色使命辦公室在研發這個機制之後,也持續鼓勵畫廊在明年出具ESG報告書作為示範性作用。「它會帶動畫廊業者的經營思維轉型、接續到新的碳經濟世代,以面對國際競爭。」

另一方面,柯人鳳亦長期在產經研究室推動藝術品鑑定鑑價機制,此次將碳權交易藝術品的推廣綁著區塊鏈憑證(保證書)的議題,是因為畫協多年來跟文化部合作推動的藝術品鑑定(價)作業準則所產出的結果。

柯人鳳表示,綠色使命辦公室所合作製作區塊鏈憑證的廠商,是經過『藝術品鑑定鑑價作業準則』與『藝術品科學檢測作業準則』所審核。「憑證製作的廠商,透過藝術品光學掃描技術加上區塊鏈技術,整合為鑑定品管層層把關的一條鞭流程。」然而她也坦言,實踐數位憑證的下一步挑戰,是讓這個技術的規格能獲得國際認可。不過在此之前,臺灣已有一種數位技術被世界認證為全球標準規格,因此綠色使命辦公室對此也抱持信心。

碳權交易藝術品在臺灣藝術產業思考環保議題的進路裡,可說是一次關鍵的躍進,它從產業智囊團的研究、設計與研發中誕生,在國際藝術市場上並無先例,甚至國內政府正研擬相關法規的過程中,就率先以民間的力量進行示範。

也許,藝術市場還需要時間了解,並與這樣的「研發」成果對話,但可以想見的,是在今年臺北藝博的展會裡,我們或將看到博覽會作為展現產業新模式的展示意義,任何一筆交易,都會是新產業模式的重要推手。

延伸閱讀|【專題】ARTS-AND-THE-SDGS藝文環境的永續未來
延伸閱讀|藝術產業如何應對環境永續的問題? 從《佳士得環境影響報告》談起

註1:Neil Fligstein著,國立編譯館主譯,鄭力軒譯,《市場的構造:21世紀資本主義社會的經濟社會學》,群學出版,2007年10月,台北市,頁86-89。

陳晞( 88篇 )

藝評書寫與研究者,現為典藏雜誌社(《今藝術&投資》、《典藏ARTouch》)社群暨企劃主編、國際藝評人協會台灣分會(AICA Taiwan)理事。目前關注藝術創作中的另類繪畫性與敘事方法等命題,亦對於另類文化和視覺語言的迷因混種深感興趣。文章散見於《典藏ARTouch》、《CLABO實驗波》、《端傳媒》、《非池中藝術網》、《Fliper》、《ARTSPIRE》、《500輯》、《藝術認證》、《歷史文物》、《新北美誌》等。

sid@artouch.com

查看評論 (0)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