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完整掃描「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主題展區!卡普爾、阿布拉莫維奇、艾未未等作品不漏接

完整掃描「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主題展區!卡普爾、阿布拉莫維奇、艾未未等作品不漏接

首屆「台北當代藝博」除了匯聚90間全球頂級藝廊外,更以主題展區呈現:專為台灣、亞洲以至全球著名藝廊而設的「畫廊精粹展區」、專為成立8年以下新藝廊而開闢的「新生畫廊計畫展區」、匯聚新銳及20世紀藝術家的「個人展藝展區」與「藝文沙龍展區」及「裝置藝術展區」。每個展區都展示了包括各大國際雙年展、美術館經常上榜的藝術明星之作。
首屆「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TAIPEI DANGDAI,簡稱「台北當代藝博」)除了90間全球頂級藝廊亮點之外,更以主題展區呈現,包括專為台灣、亞洲以至全球著名藝廊而設的「畫廊精粹展區」、專為成立八年以下新藝廊而開闢的「新生畫廊計畫展區」、匯聚新銳及20世紀藝術家的「個人展藝展區」與「藝文沙龍展區」及「裝置藝術展區」。每個展區都展示了包括各大國際雙年展、美術館經常上榜的藝術明星之作,一起跟著典藏ARTouch編輯部全覽這些精采的作品吧!
A區亮點

王欣《迷人的藝術世界》(Enchanted Art World)
展位|德薩畫廊(De Sarthe Gallery)
售價|5萬美元
虛擬實境(VR)作品近年大行其道,德薩畫廊旗下藝術家王欣的《迷人的藝術世界》,為首屆「台北當代藝博」人氣最高的作品之一。人們排隊等著坐上椅子,進入王欣對藝術世界、對當代藝術生態的深刻觀察,非常值得玩味,尤其,在藝博會這個商業為核心的場地展出此作。這件作品,在去年分別於瀋陽和武漢展出,是王欣個展「不知名藝術家事務所」裡其中一件沉浸互動裝置,12組作品可以單獨成立,亦可以相互連結。坐上椅子,戴上VR頭罩便能夠進入兩個世界,其一是由策展人、收藏家和藝評家組成的世界;其二,上述人物就留在可視世界的陰影裡,突顯出在體制外的藝術家。某種程度而言,看似引人的藝術世界,亦有其不迷人之處。
© 台北當代藝博會提供
森村泰昌(Yasumasa Morimura)《Self-portrait as Marilyn in Tokyo University, Komaba Campus》
展位|ShugoArts
售價|1萬美元
以自拍肖像聞名於世的藝術家,西方有辛蒂.雪曼(Cindy Sherman),東方則是森村泰昌。ShugoArts此次呈現一件森村泰昌於1995年拍攝的經典自拍作品《Self-portrait as Marilyn in Tokyo University, Komaba Campus》。畫面中,森村泰昌化身為瑪麗蓮夢露,出現在東京大學的駒場校區禮拜堂教室,引起學生的驚呼。這所教室,是日本文學大師三島由紀夫(Mishima Yukio)當年在東大就學的教室,森村泰昌化身為瑪麗蓮夢露,一個美國,一個日本,都是對各自文化有著深刻影響的人物。森村泰昌混合了兩者,將日本與美國,這兩個命運交織國家裡的代表人物混為一體,在一幀照片裡述說無盡的故事。
卡洛斯・克魯茲-迭斯(Carlos Cruz-Diez)《物理色彩2574》(Physichromie 2574)
展位|紅門畫廊(Puerta Roja)
售價|約60萬至90萬美元
來自法裔委內瑞拉藝術家卡洛斯・克魯茲-迭斯是歐普與動態藝術的代表藝術家,他曾於30幾年前來台展出,而今,參展首屆「台北當代藝博」亮相的三件作品皆為未曾曝光之作。在紅門畫廊推出的個展即是「物理色彩」(Physichromie)系列,此件《物理色彩2574》發散的紅藍綠光線的閃爍變化,十分引人注目,開啟光與空間的對話。「物理色彩」系列由不同色彩表現與其他色彩特性組合而成,有趣的是隨著環境光線的變化與觀者的移動所產生的「光的陷阱」(Light Trap)為視覺創造出幻覺的知覺體驗,站在展場仿若數學規律的垂直線條,創造的幾何平面,讓眼睛所見的色彩在稍縱即逝與不斷更迭變換的瞬間捕捉到現實感。
© 台北當代藝博會提供
 
B區亮點

卡斯騰.霍勒(Carsten Höller)《雙重蘑菇窗(二十四摺)》
展位|常青畫廊(Galleria Continua)
售價|11.5萬歐元
德國藝術家卡斯騰.霍勒最令人識別的「符號」,即是不厭其煩地創作擺放大小不等、造型古怪的蘑菇。這或許與他的知識背景有關。在他1980年代末開始從事藝術創作之前,霍勒是農業學專業的博士,即便身分改變成為藝術家,也始終沒放下研究自然事物的習慣。他的個展常常布置成植物園的模樣,多選擇紅與白兩色來設計蘑菇的外觀,這些「毒菇」除了具有象徵意味,也呈現生命中既罪惡且美好的兩面性。此次於常青畫廊展位的《雙重蘑菇窗(二十四摺)》,將數件小蘑菇雕塑放置在精巧質感的展示櫃中,易於收藏的形式獲得相當多藏家詢問。
安尼施.卡普爾(Anish Kapoor)《鏡子(黑霧)》
展位|常青畫廊(Galleria Continua)
售價|55萬英鎊
在國際雕塑界具有很高的國際聲譽的安尼施.卡普爾,一直是國際各大雙年展域博覽會的常客,其甚至被票選為20年来最傑出的英國藝術家之一,在藝術史上具有高度定位。其作品風格通常十分簡練,充滿圓弧曲線形狀等,至近年來的作品創作逐漸往精神層面探詢,尤其嚮往已精煉的造型語彙,作為感官昇華體驗的生命探索。此次於常青畫廊展出的《鏡子(黑霧)》呈現藝術家對於造型戲劇性、形狀及曲線的高度見解,表現出他擅長透過彎曲的材質,出神入化地表現作品,展現卡普爾著重呈現藝術奇觀的表現。
瑪莉娜.阿布拉莫維奇(Marina Abramović)《拿著蠟燭的藝術家肖像》
展位|尚凱利畫廊(Sean Kelly Gallery)
售價|15萬歐元
「行為藝術」這個概念出現於 1970 年代,為「藝術」帶來全新的定義,有「行為藝術教母」之稱的瑪莉娜.阿布拉莫維奇,過去作品總以近乎自殘的表演方法來探討人性以及人類身心的能耐,每一件作品也都成為行為藝術中的永恆經典。近年她的表演已沒有那麼激進,較著重精神上的試煉,如此次在尚凱利畫廊展出的攝影作品,呈現藝術家在一片漆黑中手執蠟燭照亮黑暗的身影,也呼應她近期創作回返到自省、尋覓探索自己意識的機會,這些自省的提醒在資訊過量的時代格外具有份量。
 
C區亮點

讓.杜布菲(Jean Dubuffet)《Le Facetieux (after maquette dated 20 May-December 1973)》
展位|佩斯畫廊(Pace Gallery)
售價|380萬美元
這件在展區中異常醒目的雕塑,是以「原生藝術」(art brut)為標誌性風格的創新者讓.杜布菲1973年模型作品的翻版再製,也是這一系列創作中,唯一的一件獨立成作、也可單獨銷售的作品。杜布菲以發自藝術家內心的純真本能,創作出在原始藝術與現代派風格間融會的視覺藝術作品,無論在室內還是戶外都非常吸睛,藝術史價值、購藏價值都相當可觀。杜布菲在其創作高峰期、自1967年起便開始與佩斯畫廊的合作,這件作品也恰能完全展現其在那個時期標誌性的紅、藍、黑、白視覺構成。
瑪莉娜.阿布拉莫維奇(Marina Abramović)《月蝕》(Eclipse)
展位|里森畫廊(Lisson Gallery)
售價|約900萬新台幣
在瑪莉娜.阿布拉莫維奇漫長的創作生涯中,貫穿了行為、影像等「易逝」形態,而近年她開始探索過去鮮見於她創作中的「固定」媒材。此次里森畫廊帶來她新近創作的雪花石雕塑《月蝕》:硬度低於大理石、易於塑形的雪花石一面磨平,琢刻出藝術家的肖像「留影」,而後者所傳遞出的圖像,也承襲藝術家過往以殘酷、痛苦行為或險境來探索身體與心理極限的標誌性創作張力,她將手掌伸入口中、無聲吶喊的同時,這一幕被留在了冰冷卻具靈性的雪花石上,LED燈光從石塊後方滲出、為整件裝置賦予新的空間向度。
森山大道(Moriyama Daido)《燈箱:下高井戶絲襪》(Lightbox: Tights in Shimotakaido)(4/5+1ap)
展位|亞紀畫廊
售價|10萬美元
作為日本最重要的攝影大師之一,森山大道的黑白攝影具有高度可辨識性,以強烈的視覺張力、訴諸感受及感官資訊的迸發,多採取簡練樸實的攝影技巧捕捉光影,強調直覺性、片斷性乃至抽象性——這不僅體現在他最為知名的街拍作品中,也在他面對人體的作品中充分展現。這件《下高井戶絲襪》(Lightbox: Tights in Shimotakaido)是其著名的「絲襪」系列中的一件,畫面清晰卻意味曖昧的線條與光影,以燈箱形式再現、懸於面朝通道的展牆上,在如織來往的人群間尤為醒目,更具森山大道招牌的街頭意象。
 
D區亮點

托馬斯.薩拉切諾(Tomas Saraceno)《gam Lib/M+M》
展位|艾斯特.施佩爾畫廊(Esther Schipper)
售價|畫廊保留
艾斯特.施佩爾畫廊展帶來居於德國的阿根廷裝置藝術家托馬斯.薩拉切諾,作品《Gam Lib/M+M》在名稱與作品本身充滿謎樣,借鑒了天文學研究裡天秤座中雙星系統「Librae」的名稱,並將之縮寫為「Gam Lib」。而該作與艾斯特.施佩爾畫廊展出藝術家進行中的藝術計畫「Cloud Cities」有著密切的關係,當中關係著漂浮、城市、居所烏托邦願景的集合體。作品不單只是科學算式的結果,更像是未來藍圖的勾勒與描繪,在不鏽鋼、鏡面板與聚脂纖維等媒材的構件裡,構築出藝術與科學兩種思維下,對於未知的想像與實踐。
梁慧圭(Haegue Yang)《Incubation and Exhaustion》、《Sould Element (DMZ)》、《The Intermediate》
展位|國際畫廊(Kukje Gallery)
售價|畫廊保留
國際畫廊呈現藝術家梁慧圭的個展。梁慧圭於1971年出生於韓國首爾,現居柏林及首爾,去年獲得沃夫岡罕獎(Wolfgang Hahn Prize),是第一個獲得該獎殊榮的亞洲女性藝術家。展出現場是展覽與作品彼此的交融,與雷德爾(Manuel Raeder)合作的《Incubation and Exhaustion》為數位彩色印刷的壁紙,而作品《Sound Element (DMZ)》為聲音裝置,在環境政治與國家政治之間,包裹著牆面上與空間裡的平面創作與裝置物件。作品《The Intermediate – Adorned Frosty Shield》以不鏽鋼框架為底,交纏著白色塑膠細繩,與黑色的《The Intermediate – Ringed Extravaganza Shield》交相呼應;人造塑膠象徵資本生產與非自然的材質,在手作且與宗教有關的隱喻編織中,引人深省。
程然《離騷:山鬼》
展位|大田秀則畫廊(Ota Fine Arts)
售價|畫廊保留
程然於1981年生於中國內蒙,2017年獲得馬德里放映機錄像藝術節最佳導演獎,並入選過AAC藝術中國最佳年輕藝術家獎,以錄像藝術創作為主。此次在「台北當代藝博」中由大田秀則畫廊,帶來其作品《離騷:山鬼》,引申自春秋戰國時代《楚辭.九歌》,〈九歌〉與「信鬼而好祠」、「作歌樂鼓舞以樂諸神」等習俗有關,程然像是穿梭古今般,交錯政治與現代性的隱喻,並延伸山鬼形象,作品中充滿圖騰與儀式性的身軀,而真實肉身的影像,在交叉剪接的技術裡,並置著同為現實卻不同狀態的空間意象;而背景聲響,為上海吉他手汪文偉、電子音樂人高嘉峰與藝術家一同合作,在弔詭的狂騷中反映出與現實斷裂的況味。
 
E區亮點

劉煒《竹林七賢》
展位|大未來林舍畫廊
售價|150萬美元
《竹林七賢》一作是中國當代藝術重要代表人物之一、被譽為「藝術家中的藝術家」的劉煒近年來的最大尺幅油畫作品,曾於去年在大未來林舍畫廊的個展中發表。畫作以白色油彩為底、深灰線條白描,筆法宛若金石刀工,在驚人的大尺幅上勾勒出7位坐姿裸像,亂花、骷髏與病態人體等符號相融於畫面,或遠或近皆可感受到震懾力。劉煒的版畫學院背景加上他近年來對傳統水墨的探索與突破,使之完全不受媒材與技法的約束,這件《竹林七賢》算得上其近年來創作語彙演進中的里程碑之作。作品於VIP預展當日(17日)即被亞洲藏家收入囊中。
孫遜《鴟吻之淚》、《鏡心》、《異境》
展位|阿拉里奧畫廊(Arario Gallery)
售價|總價125萬美元
孫遜在水墨與影像等媒材間的遊刃有餘、結合個人觀念、技藝與作坊式的創作模式,都使之成為當代中國最為活躍與風格鮮明的青年藝術家之一。此次阿拉里奧畫廊(Arario Gallery)帶來他2017年在同一概念下的不同媒材作品,可被視為一個整體、也可個別欣賞與銷售。作品中貫串了東亞政治與神話版圖中許多熟悉的象徵性元素,延續孫遜在殘缺的國家歷史性、國族政治循環系統之下,以超現實的隱喻圖像編織寓言的策略。據悉其中的單頻道影像《鴟吻之淚》已有其他版本分別被來自歐、亞的美術館機構和亞洲藏家私人購藏。
周育正《刷新、犧牲、新衛生》、《刷新#9》、《刷新#10》
展位|TKG+
售價|40萬新台幣、82萬新台幣、52萬新台幣
周育正這一組作品,源自2017年、2018年分別在馬凌畫廊上海空間與TKG+的兩次「孿生」個展,雖然在藝博會的展呈方式受限於空間大小,不及個展那樣完整,但仍不失精彩的創作脈絡;周育正透過在創作中交會美學與社會概念、欲探討的身分與物件之間的關係,依舊可藉這一組大型裝置可以探尋。藝術家將碗碟、裝潢物件這樣的日常生活之物誇張放大、反覆以單色顏料塗抹,它們再如繪畫般懸置於整飭的展牆上,其中的戲劇性與抽象度都在一次次展示計畫中深化和異化,再再流露出現代規範下的不安感。
湯尼.奧斯勒(Tony Ouraler) 《C>0++》
展位|立木畫廊 (Lehmann Maupin)
售價|8萬至12萬美元
以獨特的創新觀念、裝置和表演聞名的美國多媒體與錄像藝術家湯尼.奧斯勒(Tony Oursler)其作品以探討科技與人類社會之間的關係。他代表性的作品即是將眼睛、嘴巴表情製作成人的臉部雕塑裝置,作品發出機械仿造的人聲喃喃細語,而臉部表情在抽蓄的不自然變化中給人一種奇異的感受。湯尼.奧斯勒收集各式各樣人的眼睛和嘴巴,隨機組合模擬成AI(人工智能),這些取材人的資料和訊息再以隨機取樣做法創造出來的虛擬人物,有趣的是在面無表情的裝置背後即便是有屬於人類的眼睛和嘴巴,但我們是否真的能夠透過這些極少的訊息獲得對方真正的情緒和感受嗎?在這當中所探討的問題即是AI這個虛擬的機器是否真的能取代人類?走進展場,很難不被這件裝置的趣味性所吸引,藝術家成功的透過作品的形式,以鮮活且充滿超現實的想像力,以幽默嘲諷的手法喚醒人類反思科技所帶來的影響。
 
F區亮點

周育正《刷新、犧牲、新衛生、洗滌、周育正、顏料、抹布、菜瓜布、圓盤、形象、繪畫及#5》
展位|馬凌畫廊
售價|47萬新台幣
在當代藝術裡改寫認知持續發生中,例如從日常可見的材料與物質透過重塑、轉化創作的元素,定義身分和物件之間的關係等。畢業於法國國立巴黎高等藝術學院的台灣藝術家周育正,近年來活躍於海外,此次在「台北當代藝博」中一件在白色畫布上的瓷盤作品成為此展關注的焦點;這件作品名為《刷新、犧牲、新衛生、洗滌、周育正、顏料、抹布、菜瓜布、圓盤、形象、繪畫及#5》,從名稱即可得知其背後富含的雙關意味:廚房有時候給人一種髒亂的印象,有些甚至狹窄陰暗潮濕,甚至在台灣的俚語亦常聽到以「沒知識又兼沒衛生」的說法指涉某人髒亂又沒有水準,舉凡在廚房家中掃除的工作包括刷新、洗滌、抹布、菜瓜布、圓盤等不難與犧牲奉獻或者衛生與否有著密切的聯想,如今藝術家把這個被貶低的工作甚至角色透過藝術形式進行轉化,揉合傳統與當代之間的關係,更開拓全新的審美觀。
許家維《黑與白:馬來貘》
展位|尊彩藝術中心
售價|54.7萬新台幣
畢業於法國國立當代藝術工作室,善於挖掘議題進入深入探討的台灣藝術家許家維,在《黑與白:馬來貘》錄像作品中透過「誰是馬來膜的發現者?」的敘事引領觀者重返19世紀時的人們究竟是的何種方式觀看世界。影片中以新加坡動物園為背景,透過動物導覽員講述在英屬東印度公司中兩位對馬來膜深感興趣的官員爭相辯論自己才是真正的馬來膜發現者,他們從自然科學的繪畫與記錄證明自己握有解釋馬來膜的發言權。《黑與白:馬來貘》以百科全書式的敘事處理人與動物,人與自然之間的平等且非主從的關係,探討人們觀看影像的方式。有趣的是藝術家以搜尋引擎與多重視窗的場景移動,將東南亞地區動物園歷史與殖民時代的政治關係,以繪畫、科學、生物學等重現馬來貘在當地的傳說,隨著科技的演變人們認識世紀方法也持續演變。
 
藝術沙龍區

計洲《地圖3》(Map3)(edition2/6)
展位|當代唐人藝術中心
售價|6,000美元
攝影作品《地圖3》(Map3)出自中國藝術家計洲之手,由精緻地圖形塑而成的山川和城市風貌,將碎片的圖像整合起來,構築出藝術家對世界的理解。1970年出生的計洲畢業於中央美術學院版畫系,並於2005年取得巴黎第一大學藝術碩士學位,他以冷靜之眼透過作品闡述眼中的當代社會,主要的創作形式以攝影、雕塑等為主,2013年也曾參與紐約軍械庫藝術展(The Armory Show)。
伯恩德.歐普(Bernd Oppl)《食堂》(Canteen)
售價|4,500美元
展位|科林沁格畫廊(Galerie Krinzinger)
這件小巧可愛的裝置雕塑《食堂》(Canteen)為奧利地藝術家伯恩德.歐普於2015年完成的作品,運用白色的室內空間模擬人們日常生活的環境,藝術家試圖以微型的日常空間改變觀者的視角與知覺感受,仔細觀看這迷你可愛的空間,彷彿引領觀者漂流到一種神秘的情境中。1980年出生的伯恩德・歐普對空間探索深感興趣,他的創作著重於感知、物理與空間之間的變化,透過模型為媒介創造介於真實和想像的場所。伯恩德・歐普的創作形式多元,包括攝影、拼貼、模型、裝置與新媒等都是他涉略的形式,其作品已為美術館與藝術機構收藏。
 
裝置藝術區

今年台北當代的裝置藝術雖僅只有五處,但都各具脈絡與其藝術系統的特殊性,包括進入展場台灣藝術家江宥儀的大型裝置《我樹著打你》,成為首屆台北當代予人第一眼嶄新的清新形象。另外也包括印尼藝術家Ichwan Noor 透過運用鋁和聚脂,將骨董汽車搓成一個圓體,另外Bagus Pandega也呈現以錄音機、唱機、卡帶播放機、電路板、電纜、燈和其他電子設備重組並讓它們產生新的功能和不同感知的作品。另外也包括藝術家葉偉立的「古董級垃圾研發公司」,也於現場呈現一個研發公司假想的規格,這個探問藝術、古董、垃圾的作品計畫,於藝術博覽會的現場呈現,也呈現一種幽微對於藝術生產體系的對應與思考。台北當代的裝置藝術展區成為推廣年輕世代台灣藝術家相當好的推廣平台,另包括劉致宏與周世雄的作品,都因清晰的形式受到討論與關注。
ARTouch編輯部( 1701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