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曰:「一切諸法,亦復如是,無在無不在。」
——《維摩詰經.觀眾生品》
——《維摩詰經.觀眾生品》
對蔡佳葳而言,在畫廊個展上一次性發表一批全新創作,從來都不是她與藝術相處的方式;近日她在TKG+的個展「欲貪孰為本」,則具有某種小型回顧展的樣貌:這兩年內陸續創作的若干影像、繪畫作品沿著悉心安排的動線伸展,從中足見其自投入藝術創作以來,循內、外兩條並行卻互通的路徑求索之征程。
蔡佳葳《欲貪孰為本》,單頻道高畫質有聲錄像,7’8”,2018。(TKG+提供)
《維摩詰經》與個人化的內在求索
身為創作者,蔡佳葳對創造具體的形象物(object)並無興趣,即便是出現在她作品中的那些可名狀之物,如漂流木、樹木、蝴蝶標本、骨頭、貝殼、檀香等,皆是大自然或文化之造物;她所擅長的,乃是將這些有機體同時作為其創作的實際載體與隱喻性意涵的傳遞者。多年來,她以高度的感性自覺投入佛經的研習,不同時期的創作更是與她針對不同經文的修習步調相互契合。相較於過往蔡佳葳通常以書寫作為將經文「視覺轉化」的行為主軸,位居本次個展脈絡核心的《維摩詰經》則以更為多層次的樣態出現在這次的展呈中。
蔡佳葳《水月》,單頻道有聲錄像,0’40”,2017。(TKG+提供)
蔡佳葳藉錄像作品《水月》(2017),連結起《維摩詰經.觀眾生品》中維摩詰居士的一句「如智者見水中月」:凝視欣賞一輪皎月的入迷時刻,須臾間被伸入畫面的手指擾動水面而觸動的漣漪所徹底顛覆,佛教「般若十喻」中著名的「水中月」在此得到直截了當的影像再現。不似此前在高雄中都唐榮磚窯廠遺址展出時的「管中窺豹」感,此次作為展覽開篇的《水月》則以簡約而多重的影像,在同樣出自《維摩詰經》中文殊菩薩一問的展題「欲貪孰為本」旁,開門見山地以「萬物虛妄不實」之視覺性意涵作答,呼應經文中維摩詰居士的回答:「虛妄分別為本。」這一段取自經文的對話紀錄,也成為蔡佳葳在展覽同名作品中的書寫內容。
蔡佳葳個展「欲貪孰為本」展場一景。(TKG+提供)
影像作品《欲貪孰為本》(2018),是蔡佳葳為回應其所參加的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教授、著名戲劇與歌劇導演彼得.塞勒斯(Peter Sellars)策劃主持的一次研究型藝術駐地計畫、一趟敦煌之旅而作,《維摩詰經》及其與敦煌的淵源也在這一計畫中作為塞勒斯研究與創作的重要靈感之源而存在。蔡佳葳在其個人後續的一次戈壁沙漠之旅中讓《欲貪孰為本》成形,延續的是她多年來對行為創作與書寫媒介的敏感:淺埋於黃沙之下的鏡子,在藝術家著手抄寫文殊菩薩與維摩詰居士的問答之間隱而不見,卻在書寫的當下隱隱映射天光,而文字也旋即被四起的大漠狂風吹散消逝。與過往曾使用過的豆腐、蘑菇、花瓣、貝殼、羽毛、檀香等介質相比,蔡佳葳在同樣曾經使用過的鏡面基礎上,再透過沙與風的無人稱力量,勾勒無常之下無以名狀的虛幻本質。
蔡佳葳《欲貪孰為本》,單頻道高畫質有聲錄像,7’8”,2018。(TKG+提供)
蔡佳葳個展「欲貪孰為本」展場一景。(TKG+提供)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個展在結構布局上以展牆構築出廊道般的明確動線,呈現「曲徑通幽」的身體感,更在作品間製造流動的關聯性。沿牆一路懸掛的是宣紙水墨系列「天女」(2018),蔡佳葳描畫她在司馬庫斯所見之巨木,再以《維摩詰經》中「天女散花」的經典段落書寫於上,字跡幾近隱於樹之軀體的遒勁間。這一段經文描寫智慧的天女藉與舍利佛交換性別,揭示出男女性別二元之分的虛妄不實,其中的性別平權寓意具有跨越時空、也即無時空之特質。這種「無時空」性也貫穿於蔡佳葳一系列以書寫為手勢的冥想式行為之中,無論是以記錄與再現這一行為時延的錄像作品、還是承載其行為之結果的裝置或繪畫作品,皆是藝術家藉由自己行動並思考中的身體,不斷與萬物、自然、超越特定時空的文化或事件建立連結的途徑。然而蔡佳葳所關注的,並非直接與宗教相關,而是宗教成為世人認知中的宗教之前、那由智者所證悟的哲理。
蔡佳葳《天女~無在無不在》,水彩、墨水和宣紙,93x127cm,2018。(TKG+提供)
以歌聲串連的普世情感
蔡佳葳在結識藏族導演慈仁建塘(Tsering Tashi Gyalthang)並與之合作後,將視野延伸至遷移或流亡社群及其相關的社會議題,並且在她著手將這些關注置入自己的作品時,未有聚焦於具體的地區性政治問題,這無疑突出或細分這些社群內部、或其與外部社會,在階層、宗教或文化背景上的差異,她的手法與目的,是釋放普遍意義上人的情感與同理心,從中觀到對「虛妄分別」導致「欲貪」乃至錯誤的二元對立的觀察與批判。在這次個展參觀動線的最後一程,是三件在此關注視角下的錄像作品,它們之間明顯的共通點,便是「歌聲」這種跨越時空的美學介質。
蔡佳葳《尼泊爾奇翠巴蒂地震災民營之歌》,單頻道有聲錄像,17’03”,2017。(TKG+提供)
歌唱這一表達形式進入蔡佳葳的創作脈絡,濫觴於前往拜訪一位著名藏族瑜伽士的尼泊爾之旅,這位長者透過歌唱的方式、以富含詩意的語句來教授所證悟之法。而蔡佳葳將鏡頭從自己的行為創作、轉向不同族群的素人面孔,則是始於2012年前往蘭嶼創作《蘭嶼:三個故事》,原本為當地原住民女性為祈求漁事平安而跳的頭髮舞所吸引,卻在耳聞目睹了包括核廢料問題在內的蘭嶼在地社區議題後,創作視野真正得到了擴展。這次同時列為展呈的《尼泊爾奇翠巴蒂地震災民營之歌》(2017)、《聽她歌唱》(2017)及《高雄港漁工之歌》(2018),分別是上述兩條創作脈絡交織下的成熟之作。
蔡佳葳《高雄港漁工之歌》,單頻道有聲錄像,16’04”,2018。(TKG+提供)
蔡佳葳《聽她歌唱》,單頻道有聲錄像,16’28”,2017。(TKG+提供)
以《聽她歌唱》為例。這也是三件錄像作品創製過程中,與所涉及社區最為貼近的一則。倫敦海沃德畫廊(Hayward Gallery)南岸中心委託蔡佳葳駐村創作時,她提出以「尋求庇護者」、「歌聲」這樣的關鍵字作為指引,並在長期為英國各地移民遣返中心舉辦音樂工作坊的慈善組織Music in Detention、以及為這類移民弱勢群體爭取權益的援助女性難民組織(Women for Refugee Women)幫助下,將在位於英格蘭中部的艾爾斯伍德(Yarl's Wood)移民遣返中心內遭遇莫名因素監禁的女性與另外一些已獲自由的女性連結起來,在兩個月的工作坊中,引導她們透過歌聲唱出源自內心所駐之愛與信仰的力量。影像貫穿以剪影或特寫(選擇依據是拍攝對象的身分是否需要保護)這樣並不複雜的畫面與剪輯、以及歌聲或獨詠,雖在這次個展中的單頻道錄像呈現方式有所侷限,但仍可以一窺其在南岸中心展示時,藉由多個屏幕在不同角落、乃至建築外部的巨幕上播映所塑造的力量。聲音/歌聲這種同樣具有「無時空」特性的聆聽系統,與人物/面孔特寫所發出的凝視邀約,與蔡佳葳另一條線索上個人的(書寫)行為創作並行不悖、又彼此牽連。
蔡佳葳個展「欲貪孰為本」展場一景。(TKG+提供)
再度趨向內在的未來征途
近兩年來回歸故鄉台灣、又有了固定的工作室,蔡佳葳逐漸收斂起早年間挑戰白盒子式藝術系統的企圖心,逐漸放緩長期四處奔走創作的腳步,轉而沉浸於尋常物事間、趨向一條內在的探索之途。創作媒材上的轉變或也將隨之發生。蔡佳葳著迷於吳明益小說《複眼人》中在空性與大自然之間建立起的「無時空」連結,籌劃著將在這一靈光驅使下、以繪畫開啟新的創作旅程。對蔡佳葳而言,平凡與神聖正開始示現其一體兩面的本來面貌,轉念間,「淨土即當下」。
嚴瀟瀟(Yan Xiao-Xiao)( 210篇 )追蹤作者
影像研究出身,關注藝術創作、展演機制範疇內的各方面生態,以及藝術與哲學、科學、社會學、神秘學等跨域連結議題。嗜以藝術為入口,踏上不斷開闢新視野的認知旅程。曾任Blouin Artinfo中文站資深編輯、《典藏•今藝術》資深採訪編輯、《典藏•今藝術&投資》總編輯,現任典藏雜誌社(《典藏•今藝術&投資》、典藏ARTouch)總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