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上海廿一當代藝術博覽會Art021進軍北京,今年5月舉行首屆「JINGART藝覽北京」,挑戰原本的獨霸北京藝博會市場的「藝術北京」後,首屆「北京當代」也在8月底舉行。北京,坐看魔都上海近年來熱鬧不已的藝博熱潮,終於迎來了更多競爭者。
首屆「北京當代.藝術展」由策展人鮑棟創辦。(北京當代.藝術展提供)
近年來,中國博覽會遍地開花,現下已有十多個大小博覽會在各地運轉,藝術博覽會無疑聚集了全國乃至於全世界最好的藝廊資源,但是同質化問題也日趨嚴重。8月30日於北京農展館開幕的「北京當代.藝術展」,由青年策展人鮑棟創辦,企圖以不同的方式做出差異化,同時強調本土性與策展性兩個面相,實現一個與北京在地相關、形成中國當代藝術自己標準的博覽會。
「北京當代.藝術展」入口一景。(攝影/萬永婷)
今年上半年,無論是博覽會市場,還是畫廊一級市場,關注西方抑或尋求本土與國際化之間的平衡,已是一個明顯的趨勢。鮑棟將博覽會定位為致力於中國當代藝術的價值推廣,把與中國密切相關的當代藝術畫廊,作為核心的合作夥伴與命運共同體,並打造一個與當下藝術生態及社會各層級密切相關的藝術交易、展示、交流的平台,把已獲得文化主體性與價值系統性的當代中國藝術,推介給文化市場和社會公眾。展會在形式上進行了較大的突破,將博覽會分成五大板塊,沒有對某一板塊的側重,亦嘗試將各個板塊之間進行內在關聯。
「北京當代.藝術展」分為五大單元,圖為一號館呈現的「未來」單元現場一景。(攝影/萬永婷)
一號館呈現的「藝述」(Story)、「未來」(Future)、「活力」(Energy)和「眾望」(Wonder)四個板塊有較強的策展性,在這一場館內觀展,更多地像是看一場大型展覽。
「北京當代.藝術展」分為五大單元,圖為一號館呈現的「未來」單元現場一景。(攝影/萬永婷)
「藝述」(Story)單元用絕大部分的區域呈現了以「繪畫地圖」為主題的專題展覽,以地圖的四色法則為依據,用四種顏色、五條線索測繪了中國當代繪畫在今日的實踐,企圖為當代藝術鑒賞和收藏提供一個具有價值敘述路徑的認知地圖。鮑棟認為,現實主義美術是構成地圖的第一個座標,而從西方引進的現代主義則是第二個座標。與此同時,中國的傳統也一直沒有退場,不管是徹底反叛,固守繼承還是融匯改造,都是把傳統作為藝術史座標的結果。對於中國當代繪畫來說,傳統技法、題材諸如水墨、工筆,山水、竹石等元素始終參與在當代繪畫的建構之中。正是這幾個認知測繪的座標相互交織、影響,共同構成了當前中國繪畫的複雜面向。
與繪畫主題展覽形成較大反差的是「未來」(Future)單元,呈現年輕藝術家的作品及專案。此單元聚集九家畫廊,呈現了當代藝術的新動向。Tabula Rasa帶來了李濤、張晉兩位青年藝術家的裝置作品,價位從3萬到20幾萬人民幣不等。膠囊上海只展出了蔣立一位藝術家的作品,價格從1萬到8萬人民幣,畫廊總監里柯(Enrico Polato)介紹,膠囊主要關注具有跨區域性和遷徙特質的藝術家,所代理的作品也比較先鋒前衛。另外,空白空間呈現的王拓個人計畫「漩渦」;楊畫廊帶來的aaajiao(徐文愷)的作品;麥勒畫廊帶來曹雨、楊牧石;A+ Contemporary帶來其代理藝術家的群展。
「活力」(Energy)單元則呈現諸多當代藝術家與品牌合作的作品。如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帶來的設計師賀榮凱以徐冰《地書》為設計靈感,打造的限量設計產品;還有藝術家洪浩與Dior合作設計的包包。展會還邀請了青年演員竇驍、藝術家郭鴻蔚以「藝術融入生活」的理念為出發點,聯合發布限量藝術商品等。
「北京當代.藝術展」分為五大單元,圖為三號館呈現的「價值」單元現場一景。(攝影/萬永婷)
三號館主要是面向畫廊的「價值」(Value)單元,共有32家畫廊,其中有20家是在北京有空間的畫廊,九家是在上海開設空間的畫廊,幾乎每一家都和中國有著密切的聯繫,多年來一直參與對中國當代藝術的推動。位於上海的BANK畫廊已經有幾年沒有參加北京的博覽會,畫廊主馬修(Mathieu)介紹,北京仍然是一個很重要的窗口,而北京當代正好給了畫廊在這裡穩定露出的機會。這次畫廊帶來了比較符合夏日氣息的一組作品,價位從2萬到10幾萬人民幣。在作品方面,蜂巢當代藝術中心帶來呂楠的攝影作品,定價550萬人民幣;墨齋畫廊的李華生,價格超過100萬人民幣;千高原藝術空間帶來龐茂琨的作品;當代唐人藝術中心的王玉平、魔金石空間的管勇,作品定價均在80萬人民幣左右;常青、佩斯、博而勵、麥勒畫廊等帶來的國外藝術家的作品定價也超過了100萬人民幣。但受當前市場情況的影響,大部分畫廊還是傾向於較保險的價格,價位從1萬上下到20萬人民幣,比如星空間、北京公社、前波畫廊、C龍口空間等。
北京公社於「北京當代.藝術展」展出現場。(攝影/萬永婷)
博而厲畫廊於「北京當代.藝術展」展出現場。(攝影/萬永婷)
對於藝博會來說,銷售是至關重要的一環。截止博覽會閉幕之前,大部分畫廊都有銷售或已經有預定,龍口畫廊售出了吳笛的作品,站台中國定價在1萬左右的小尺幅繪畫作品已經售出,艾可畫廊售出了唐狄鑫的作品,北京公社、馬凌畫廊、AYE畫廊、A+、東京畫廊、空白空間、墨齋畫廊、前波畫廊、沒頂空間、阿拉里奧畫廊、麥勒畫廊等均有少部分成交。不過相比較成交,畫廊表示更看重的是在北京的穩步露出與藝術圈的集群效應。蜂巢當代藝術中心負責人夏季風認為,在博覽會盛行的當下,存在著激烈的優質劣汰的過程,這次的北京當代無論從展覽策劃來看,還是對畫廊的有意選擇來看,都拉開了與其他博覽會的差異。魔金石空間總監曲科傑認為,相比較全盤商業化的博覽會,一開始的主題展覽會對藏家有一個更明確的導向。整體來說,不少機構對首屆「北京當代.藝術展」的評價集中在體量大小合適、策展團隊專業、畫廊品質優秀等。與之相對,客流量則是一個普遍反饋的問題,需要第二屆「北京當代」再加大力道吸引藏家。
蜂巢當代藝術中心於「北京當代.藝術展」展出現場。(攝影/萬永婷)
魔金石空間於「北京當代.藝術展」展出現場。(攝影/萬永婷)
萬永婷( 10篇 )追蹤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