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抗爭除了勇武的煙硝,也包括療傷、幽默與彼此:自由Hi!香港社運小誌展

抗爭除了勇武的煙硝,也包括療傷、幽默與彼此:自由Hi!香港社運小誌展

從今年6月初開始,遊行與示威活動成為香港人的日常。許多台灣民眾在今年的夏季,心情也屢屢被香港的「反送中遊行」牽繫著。為響應與聲援香港近期的「反送中」運動,長期推廣小誌出版文化的ZINECOOP,於世界各地的書店或藝術空間共同興辦「自由Hi!香港社運小誌展」。展覽第一站已於7月在溫哥華的Hotam Press舉行,8月也巡迥到台北Lightbox攝影圖書室。
從今年6月初開始,遊行與示威活動成為香港人的日常。這場危城之夏的起因來自港府對於《逃犯條例》的修訂,一旦通過修例,中國政府可以借用香港政府的司法系統,將其認定的香港嫌疑犯送交至中國內地,也就是所謂的「送中」。然而,中國司法制度普遍給予外界不透明的觀感,因此香港人為了維護自身獨立的司法體系,開啟了今夏各式反送中的活動。
包括6月9日於維園大草皮的「反送中大遊行」,遊行人數超過百萬;6月12日因警察暴力鎮壓示威和大圍捕後,6月16號的遊行人數更高達200萬人上街,其後雖不斷發生抗爭者自殺、黑警暴力攻擊、元朗港鐵攻擊事件等,都無法止息香港人對於其行政體系與生存自由的迫切追求。抗爭遊行發生至今,已超過兩個月,在8月18日、大雨的周末仍有近170萬人上街,持續倡議五大訴求:包括「撤回惡法」、「林鄭下台」、「獨立調查」、「釋放示威者」、「取消暴動定性」等目標,目前香港人對於這場運動的民氣並沒有平緩,並且持續得到國際社會的聲援與支持。
「自由 Hi!──香港社運小誌+G20報紙集合展(台北站)」,將展出約40件由參與抗爭的藝術家、作家、社運人士及公眾自製的印刷品。 (Lightbox攝影圖書室提供)
小誌:提供主流歷史之外的佐證
許多台灣民眾在今年的夏季,心情也屢屢被香港的「反送中遊行」牽繫著,在台灣這端無法到抗爭現場的民眾,甚至每個周末夜也因抗爭情勢的緊繃而無法入眠。為響應與聲援香港近期的「反送中」運動,長期推廣小誌出版文化的ZINECOOP,於世界各地的書店或藝術空間共同興辦「自由Hi!香港社運小誌展」。展覽第一站已於7月在溫哥華的Hotam Press舉行,8月也巡迥到台北Lightbox攝影圖書室。
翻閱這些小誌時,部分的內容其實是反向關懷抗爭者情緒、甚至幽默以對的內容,並非都是對抗、指責與控訴等高壓內容。(Lightbox攝影圖書室提供)
2017年成立的ZINECOOP,是由一群香港藝術家與設計師組成的團體。圖為成員於Lightbox攝影圖書室佈展現場。(© ZINECOOP)
展覽內的作品多數由參與抗爭的藝術家、作家、社運人士及公眾自製的印刷品為主,Lightbox攝影圖書室負責人曹良賓也提及,這兩個月因攝影相關問題,請教香港朋友時,電話那頭的友人回覆他,自己正在抗議現場的街頭。無論是從事何種工作的香港人,這兩個月可能都曾放下他們各自所代表的私人面貌,而成為在街頭、為香港民主與自由空間奮戰的人。
雖然小誌(Zine)一般被歸類為非主流的內容載體,或僅是創意能量的出口,但其實也是「提供主流歷史之外的佐證」,曹良賓也提及有越來越多國際機構開始重視小誌的意義,而開始有專門的研究員處理相關的研究與收集工作。
香港反送中運動持續至今,除了不斷升高的街頭抗爭,一些小誌作者們紀錄了6月6日以來的示威實況,或者以「如何與家人們討論抗爭」、「甚至是一同上街」為主題製作刊物。(Lightbox攝影圖書室提供)
「反送中」遊行至今已進行了兩個月,香港民眾也持續自主製作相關的文宣品。(攝影/王萱)
反向關懷抗爭者情緒的獨立出版品
展覽於Lightbox攝影圖書室內的一個獨立書區隔間呈現,有一區塊處理整起「反送中」遊行事件的時間軸,完整交代整體事件的來龍去脈。展出的小誌多數以這次「反送中」遊行為主軸,但一小部分是過往的「雨傘運動」和一部分對於「六四運動」紀念的其他相關主題,但大體都與香港社運追求法治獨立、民主精神的抗爭和歷史有關。而在攝影圖書室的半戶外空間,則張貼「Stand with Hong Kong 全球報紙集合展」,主要展出今年6月27至29日,在G20高峰會舉辦期間,香港人眾籌募集於全球共13個國家、19份報章上刊登的闡述「反送中」信念的公開信,原訂募資目標為300萬港幣,但捐款於短短數小時內便超過670萬港幣,顯示出香港民眾亟欲使國際的主流媒體關注香港的政治情勢。而展區的下方,也應景提供民眾可以構成香港連儂牆的便利貼標語手繪用具,也是香港每次有民主運動時,必會出現的風景。
展示著19份刊登「反送中」理念公開信的剪報牆上,也讓參觀者可以留下支持香港抗爭的便利貼。(攝影/王萱)
目前香港人對於「反送中」運動的民氣並沒有平緩,並且持續得到國際社會的聲援與支持。(Lightbox攝影圖書室提供)
翻閱這些小誌時,除了我們已從社群媒體中大量接收到包含抗爭訴求、海報、標語式的創意內容之外,還有一部分的內容其實是反向關懷抗爭者情緒、甚至幽默以對的內容,並非都是對抗、指責與控訴等高壓的內容。「我們可以看到不同的情緒反應,因為這場運動而被攪動與顯現。」
除了針對抗爭的訴求內容外,一部分的小誌處裡的內容其實是反向關懷抗爭者情緒、甚至幽默以對的解方。(攝影/王萱)
展出的小誌多數以「反送中」遊行為主軸,其中也包含整理「反送中」遊行事件的完整時間軸。(Lightbox攝影圖書室提供)
走過太陽花沒走過的路
曹良賓也觀察,由於反送中運動背後所面對的是來自中國政府的高度壓力,已經超越台灣太陽花運動時面對的高壓狀態,「我們也能觀察到群眾的創造力、持續力已經超出太陽花運動當時的狀態,而且各種外部勢力的威脅也持續打擊抗爭者的信念,但同時我們也仍能看到藝術、文化在當中的作用,能柔軟地去轉化各種不同的複雜情緒,提供了出口、療癒、激勵等各種情感功能的載體。」
在Lightbox攝影圖書室不遠處的公館地下道,近來也被佈置成「連儂牆」,上面寫滿了民眾對於香港、民主的支持標語。面對香港的危城之夏,與他們為自由挺身的背影與吶喊,告訴仍身在民主體系的民眾,任何一口自由的空氣都是得來不易的。
ZINECOOP與Lightbox攝影圖書室合作舉辦「自由 Hi!──香港社運小誌+G20報紙集合展(台北站)」。 (攝影/王萱)

自由 Hi!──香港社運小誌+G20報紙集合展(台北站)

展期:2019.08.15-10.15
地點:Lightbox攝影圖書室
地址:台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三段269巷19號

 

張玉音(Yu-Yin Chang)( 341篇 )

現為恆成紙業內容品牌野点(nodate)總監,從藝文網路媒體再度回返紙質與內容生產的實驗。熟悉台灣藝文生態產業結構,並關注跨文化圈的共通困境,致力編輯感官內容的閱讀體驗。近期埋首爬梳台灣刺青產業歷史,前中年的興趣是步行、茶道和花藝。
策畫專題〈為何我們逃不出過勞?藝術行政職災自救手冊〉曾獲金鼎獎專題報導獎。曾任「典藏ARTouch」總編輯、Podcast節目「ARTbience藝術環境音」製作統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