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人類智庫的誕生:西方教宗與東方皇帝藏書大解密

人類智庫的誕生:西方教宗與東方皇帝藏書大解密

Birth of the Human Think Tank: Decoding Rare Books of Popes from the West and Emperors from the East

在沒有網路和硬碟的時代,書籍是記錄人類知識最重要的載體。圖書館作為收集、典藏、分類編目珍貴書籍或文獻的機構,是保存人類文化遺產的重要智庫。國際交流陸續回溫之際,國立故宮博物院在今日(3/11)推出「梵蒂岡宗座圖書館珍藏」暨「明清宮廷藏書」特展,首度同時展陳東西方「宮廷」及「教廷」之珍稀藏書,東西方藏書光輝互映。

在沒有網路和硬碟的時代,書籍是記錄人類知識最重要的載體。圖書館作為收集、典藏、分類編目珍貴書籍或文獻的機構,是保存人類文化遺產的重要智庫。國際交流陸續回溫之際,國立故宮博物院在今日(3/11)推出「梵蒂岡宗座圖書館珍藏」暨「明清宮廷藏書」特展,首度同時展陳東西方「宮廷」及「教廷」之珍稀藏書,東西方藏書光輝互映。「梵蒂岡宗座圖書館珍藏」以時代為序,透過各階段入藏的抄本、印本、版畫圖繪等實例,介紹梵蒂岡宗座圖書館(Bibliotheca Apostolica Vaticana)創建至今的發展過程。「明清宮廷藏書」特展則是以四個單元「稽古右文」、「嫏嬛芸香」、「冊府千華」、「清淨修持」,展陳明清皇家藏書中最富代表性的珍品。

去年(2022)是中華民國與梵蒂岡(教廷)建交80週年,教廷作為台灣在歐洲唯一的邦交國,前副總統陳建仁曾以總統特使身分出訪教廷。昨日(3/10)在故宮展覽開幕晚會上,行政院長陳建仁亦出席,以地主身分向梵蒂岡宗座圖書館暨宗座檔案館總館長扎尼總主教表達謝意,期許兩國關係持續友好密切。大型國際借展,按梵蒂岡宗座圖書館的〈文物借出規定〉,通常僅允許3至5件藏品外借展出,此次卻借展42件原件給故宮,實屬難能可貴,更凸顯台梵友邦情誼深厚。

延伸閱讀|邦誼八十週年:教廷梵蒂岡的宣教與文化交流

梵蒂岡宗座圖書館的西斯汀大廳,水彩畫。(©梵蒂岡宗座圖書館)

打造全人類知識庫的宏偉計畫:梵蒂岡宗座圖書館

15世紀中葉,教宗尼閣五世(Nicholas V, 1447-1455)在梵諦岡城國內建立梵蒂岡宗座圖書館(以下簡稱梵圖),目的以建立一所合乎人文主義文化標準,涵蓋所有學科的普世圖書館,以「為知識分子提供共同便利」為目標。此一宏大的願景,開啟往後教宗代代相傳的使命。梵圖作為教皇的藏書閣,在初創階段尼閣五世積極派遣使徒至當時所知的世界各地,周遊列國,按精確計畫徵集各類抄本;尼閣五世去世時,教廷所藏抄本已達1,200餘冊。教宗西斯篤四世(Sixtus IV, 1471-1484)繼位後,將圖書館重組,不僅擴充空間,配置館員,更提供穩定的經費。1481年,館藏抄本已達3,500冊規模,成為當時收藏最豐富的圖書館。

《亞略巴古的丟尼修神學文集盎博羅削拉丁文譯本》,首字母N中可見一位高階教士(或為教宗尼閣五世本人),坐於椅上書寫,並被群書環繞。此書的彩繪裝飾皆出自義大利北部倫巴底(Lombardia)一位被稱為帝王傳大師(Maestro delle Vitae Imperatorum, fl. 1430-1450)的知名藝術家繪製。(攝影/朱佑霖)
《亞略巴古的丟尼修神學文集盎博羅削拉丁文譯本》。(©梵蒂岡宗座圖書館)

古代手抄本的製作往往需要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因此數量稀少,抄本古籍不僅內容珍貴,純手工製作的書籍本身也是一種藝術品,具有獨特的藝術風格和收藏價值。本次原件展出文物的材質包括11~18世紀的羊皮紙、紙質手抄本以及印刷本西洋古籍。以羊皮紙書寫的《摩西五經》抄本,為梵圖最早的「希伯來文」藏書之一。五經包括《創世紀》、《出埃及記》、《利未記》、《民數記》和《申命記》。這些經書是猶太教和基督宗教的核心文本,在宗教、文化和歷史研究方面十分寶貴。策展人劉世珣特別介紹此書的羊皮紙從側面觀看,會發現其彎曲的弧度十分一致,是因為整本書的羊皮皆取用羊隻同一部位的羊皮製成。

《摩西五經》1343年抄本,羊皮紙,以希伯來、撒瑪利亞阿拉姆與阿拉伯三種語文,並以撒瑪利亞字母書寫。(攝影/朱佑霖)

18世紀,歐洲興起收藏古文物和藝術品的風潮。在此氛圍中,梵圖亦開始蒐羅圖書、抄本、印本等傳統典藏以外的藏品。經過五個半世紀以來不斷徵集發展的成果,至今館藏包括8萬冊珍罕舊抄本、約10萬冊檔案文獻、160萬冊古今印本(內含8,900冊十六世紀前的早期搖籃本)、數以萬計之十六世紀與十七世紀古籍,以及15萬件圖繪材料(包括版畫、圖畫及銅版雕模)、15萬幀歷史照片、30萬枚錢幣與紀念章。此一龐大收藏內容時間跨度超過2,500年,內容更及於許多人類知識領域:文學與歷史、藝術及法律、天文與數學、自然科學及醫學、神學與哲學等等,以「文明寶庫」、「人類記憶」之名享譽國際。幾世紀以來,館內存藏的書籍及其他珍貴文獻一直提供學者使用。

「梵蒂岡宗座圖書館珍藏」特展,展場古籍陳列。(攝影/朱佑霖)

梵圖珍品搶先看,明星展件TOP 3

本次展出梵圖珍品42件原件,31件影像輸出,以下介紹三件重要古籍原件,皆為難得一見的文化瑰寶,讓大家先睹為快。

TOP 1 《羅馬史》(Ab Urbe Condita

古羅馬歷史學家蒂托·李維(Titus Livius,公元前64或59年–公元17年)的《羅馬史》(Ab Urbe Condita Libri)是古代羅馬歷史上最重要的歷史文獻之一。它記載了從羅馬城市的建立到羅馬帝國建立前夕的歷史事件和傳說,例如卡比托利諾山之戰、漢尼拔的入侵、凱撒征服高盧、克拉西烏斯的政治改革等等。此外,許多有關羅馬人的生活、風俗、信仰等方面的描述,對於了解古羅馬社會文化也提供了豐富的資料。

古羅馬歷史學家蒂托.李維巨著《羅馬史》的15世紀抄本,羊皮紙。(攝影/朱佑霖)
《羅馬史》內頁。(©梵蒂岡宗座圖書館)

這本華麗的書冊,原為科森扎(Cosenza)大主教盧多維科.阿涅利(Ludovico Agnelli, 1497-1499)所藏,其位於首頁的牧徽,後來為教宗儒略二世(Julius II,1503-1513 在位)所覆蓋。全書畫工由巴洛繆奧.德拉.加塔(Bartolomeo della Gatta, 1448-1502)負責,從內文頁面1r 開始,即搭配豪華圖繪:周邊框內可見寓意性人物與信、望、愛三超德(Fede, Speranza e Carità)的擬人表現,並飾以花綵、植物百卉等元素。

TOP 2 《伊里亞德》Iliad

荷馬(Homer)是古希臘著名的史詩詩人,他的兩部史詩作品《伊利亞德》和《奧德賽》(Odyssey)被認為是西方文學史上最偉大的作品之一。

《伊利亞德》描寫的是特洛伊戰爭的故事,主要講述了希臘軍隊圍攻特洛伊城的過程,以及英雄阿喀琉斯和赫克托耳之間的戰鬥。故事中充滿了戰爭的殘酷和英雄的勇氣,也反映了當時古希臘社會的價值觀念和宗教信仰。

15世紀 荷馬《伊里亞德》雙語抄本。(攝影/朱佑霖)
文學名著荷馬史詩《伊里亞德》的15世紀雙語抄本,由希臘原文與拉丁文相互對照,飾以細密圖繪。(©梵蒂岡宗座圖書館)

本件為荷馬《伊里亞德》的雙語版本,左半頁為希臘文原文,與右半頁譯者不詳的未完成拉丁文本相互對照。此處展示頁面1v 的牧徽,為樞機主教弗朗切斯科.岡薩加(Francesco Gonzaga, 1444-1483)所有。

TOP 3 《地理學指南》(Geographia

克勞狄烏斯.托勒密(Claudius Ptolemaeus,約100 – 約170)所著《地理學指南》,是一部古代地理學著作,其中記載了當時地球的地理資訊和地圖,對後世的地理學研究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托勒密的《地理學指南》提到了三種主要的地圖投影法:圓柱投影、圓錐投影和面狀投影,直到現代仍然被廣泛使用。頁面所示係托勒密提出的圓錐投影圖之一,越靠近兩條緯線的圖像越準確,越往南北越失真變形,因此通常用於繪製中心在赤道附近的地圖。

15世紀《地理學指南》(Geographia),羊皮紙。(攝影/朱佑霖)
15世紀《地理學指南》(Geographia),羊皮紙,圓錐投影圖。(© 梵蒂岡宗座圖書館)

此書在15世紀時被翻譯為拉丁文。1492年,哥倫布帶著這本地圖揚帆西進,尋找馬可波羅遊記中描述的東方印度和東方絲綢國。托勒密認為地球是一個球體,使用經緯度系統描繪世界地圖,但實際上的地球比托勒密想像的更大,加上他高估了亞洲的面積。導致哥倫布誤以為只要向西前行便能抵達東方大陸。最終,哥倫布的船隊在航行中走錯路徑,發現美洲新大陸。

明清皇帝的治國文化大業:明清皇家出版中心的成就

不同於15世紀中葉教皇藏書正式收藏於梵蒂岡宗座圖書館,明代宮廷藏書多收藏於紫禁城中。禁城殿閣珍藏了宋代以降歷代皇室舊藏菁華,明清兩朝諸帝多次訪求天下遺書,由官方主導圖書蒐訪、典藏或纂修。策展人曾紀剛強調古代帝制統治下,編書除了推廣文教的作用,更重要的功能是作為皇帝鞏固政權及統治臣民的工具。

「明清宮廷藏書」特展,「冊府千華」單元展櫃。(攝影/朱佑霖)

史上最大的類書──永樂帝《永樂大典》

明代《永樂大典》為明成祖永樂元年(1403),皇帝朱棣下令整理歷代典籍,輯錄中國14世紀以前重要的傳世典籍。《永樂大典》以文字的音韻為檢索條目,例如天文志都會載於「天」字之下,地理志都會載於「地」字之下,不僅是規模空前的類書巨制,亦堪稱以「聲音」網羅一切資訊、知識的歷史文獻資料庫,歷時六年竣工。

牆上展示《明代帝后半身像》太宗文皇帝(永樂皇帝)、仁孝文皇后,絹本設色,為重要古物。(攝影/朱佑霖)

全書正文約四億字,22,877卷,凡例及目錄60卷,裝成11,095冊。《永樂大典》正本失傳,重寫於嘉靖四十一年(1562)至隆慶元年(1567)的副本迭經火災兵燹而嚴重毀損散佚,至今倖存於世者僅300餘冊,藏家莫不視為至寶。

史上最大的「叢書」──乾隆帝《四庫全書》

到了清代乾隆時期,皇帝在大臣的建議下原本只是想以《永樂大典》為參考書,輯錄已亡佚的古籍,結果意外發展為全面搜訪天下遺書的文化工程,歷時十年完成《四庫全書》巨作的修撰。《四庫全書》依循傳統圖書分類模式,樹立中國古代知識體系與學術批評的新典範。乾隆皇帝也在完成此項工程後,十分自豪,並數度批評《永樂大典》的缺失,頗有與前代帝王爭勝的意味。

清乾隆 于敏中、王際華等編,《欽定四庫全書薈要》,清乾隆間(1736‐1795)武英殿朱絲欄寫本,國寶級文物。書匣展示。(攝影/朱佑霖)
清乾隆 于敏中、王際華等編,《欽定四庫全書薈要》,清乾隆間(1736‐1795)武英殿朱絲欄寫本,國寶級文物。(攝影/朱佑霖)

古籍「天祿琳琅」成為賞鑑的藝術品

在中國古代宮廷藏書脈絡中,乾隆皇帝首創將「古書」納入「古物」的鑑藏範圍,乾隆九年(1744)乾隆皇帝將這批宋、元、明歷代的善本古籍,賜名為「天祿琳琅」,視為人間珍秘,成為他全面開展整理宮廷文物大業的第一塊拼圖。然而,在嘉慶二年(1797),「天祿琳琅」因為乾清宮失火波及盡燬,令已退位的太上皇乾隆痛心不已。但萬幸的是,這批古籍在乾隆時期已由內府全部翻刻過,初登基的嘉慶皇帝即刻下令重修乾清宮,迅速重建並續輯「天祿琳琅」藏書。

宋 晁公武,《郡齋讀書志》,宋淳祐九年黎安朝袁州刊後代修補本。故宮典藏舉世僅存之宋槧袁本,原屬明代皇太子舊物,輾轉再入藏紫禁城。迄今七百餘年幾未遭蠹蝕污損,紙墨猶見精潔,誠屬稀世奇珍。(攝影/朱佑霖)

「天祿琳琅」這批古籍收藏,一直到光緒朝仍持續蒐藏善本。光緒二十年(1894),適逢慈禧太后六旬壽慶,光緒皇帝全面清查宮中「天祿琳琅」遺存書籍,進而延伸至整理其他殿閣藏書,力圖重啟皇家善本特藏新局。其中有一件《四書集義精要》,在乾隆時期纂修《四庫全書》時,四庫館繕校的殘本缺失十一卷,卻不曾想光緒皇帝整理宮藏圖籍時,竟意外檢得一部完好三十六卷的完整本,舉世唯一,此次展覽有原件展出。

元 劉因,《四書集義精要》,元至順元年江浙等處行中書省刊本。(©國立故宮博物院)

明清兩代宮廷藏書益趨宏富,可謂為中國宮廷藏書史的鼎盛時期。歷經曲折世變而能傳存至今,無不蘊藏並見證得之不易的書緣。此次特展讓東西珍藏互映,期使觀眾對於羅馬教廷與中國皇家藏書文化之異同獲致進一步瞭解。

典藏數位化潮流:免費、公開、透明

梵蒂岡數位圖書館已開放約18,000冊抄本數以百萬計頁面免費線上閱覽,備供讀者參考、研究。使用者更可應用「國際圖片互操作性框架(International Image Interoperability Framework, IIIF)」技術,比對其他影像,進行註釋,甚且獲致發布個人研究成果的可能性。

國立故宮博物院珍藏善本古籍21萬餘冊,其中有百分之十已完成上線,「圖書文獻數位典藏資料庫」提供民眾免費註冊下載,更廣泛地向世界提供研究資源。


「梵蒂岡宗座圖書館珍藏」暨「明清宮廷藏書」特展

展期|2023/03/11至2023/07/16    
地點|國立故宮博物院 北院正館103陳列室

朱佑霖(Chu Yu-Lin)( 74篇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藝術史碩士,擅長東方藝術史研究,現任典藏ARTouch編輯。

歡迎來信投稿:yulin@artouch.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