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2015大內藝術節「不眠的居所」,打造大直內湖不打烊的藝術生活

2015大內藝術節「不眠的居所」,打造大直內湖不打烊的藝術生活

2015大內藝術節「不眠的居所」,打造大直內湖不打烊的藝術生活 中華民國畫廊協會與台北大內藝術區(Taipei…
2015大內藝術節「不眠的居所」,打造大直內湖不打烊的藝術生活
中華民國畫廊協會與台北大內藝術區(Taipei Art District, TAD),共同舉辦第二屆大內藝術節「不眠的居所」,參展畫廊與空間17處、展出藝術家30位、展出作品約70餘件。
策展人羅禾淋將年度主題訂為「不眠的居所」,進行三項子計劃「不被看見的城市」、「藝術在街角落」、「藝廊不斷電」,透過三項子計劃24小時藝術不打烊的方式,用藝術的手段介入都會區的運作。
本次主展覽為「不被看見的城市」,首次聯合三間畫廊共同展出,包括亞洲藝術中心、哥德藝術中心、尊彩藝術中心。「不被看見的城市」講述著生活中隱藏的角落,也是人們日常中最容易忽略的秘密。「不被看見」意指非常明顯卻被視而不見,此「刻意忽略」的身體感知在速度超過身體的現代,已經是無法抵抗的結果,因此以不被看見為主軸,重新找回身體感。
展覽也呼應文學家伊塔羅·卡爾維諾(Italo Calvino)的《看不見的城市》,如其小說提及看不見的城市是完美的,並且由不完美城市的不同優點組合而成,是一個幻想的不存在,而不被看見的城市剛好相反,對人們找尋的完美提出疑問。
亞洲藝術中心展出陳文祺《偽日記》,此系列為活版鉛字打印結合影像的裝置,象徵藝術家旅行於五個城市的觀察與內心感受。哥德藝術中心則透過葉怡利的行為藝術《來?茶,欶仙氣》,此表演源自於上海知名收藏家劉益謙在蘇富比拍會上,購得一只「明成化鬥彩雞缸杯」,而後興奮以此杯倒茶啜飲,表演中藝術家將透過打破的「山寨雞缸杯」,探討藝術作品價值,此場表演將於開幕演出。
最後沿著堤頂大道二段來到尊彩藝術中心,展場內播放著牛俊強錄像作品《當我和你老去》,畫面模擬新聞台播報場景,請來演員裝扮女記者,手持麥克風並對鏡頭微笑不語,並同時安插跑馬燈與動態標識,探討新聞事件背後的觀看議題。
「藝術在街角落」,串聯大直內湖地區的商家與戶外空間,將大內生活圈的路徑成為展覽的一部份,地點包括美麗華星巴克旁的綠蔭步道,展示藝術家林建志《疾波》大型裝置組件。往劍南路捷運站方向望去,大樓巨型螢幕正播放者陳依純、鄧雯馨的錄像,位置在長虹新時代廣場。而廣場上還有大內藝術節的行動美術館,放置了兩個大型貨櫃,展出藝術家包括洪?婷、王妤安、梁以妮、李承亮等人作品。
「藝術不斷電」則試圖打破此區域的生活型態,翻轉日、夜概念,夜晚透過畫廊櫥窗與打烊後的大門、鐵捲門,展示藝術作品,讓大直與內湖,無時無刻都充滿藝術氛圍。展出作品包括在耿畫廊櫥窗中胡縉祥的光場裝置《光律2》、藝術計劃—黃致傑《聽覺動物》,兩者作品皆放置於黑暗場景中,觀者透過作品與光互動和交流。采泥藝術與菲利浦貝慕畫廊,則分別提供大門以及鐵捲門讓CandyBrid現地創作。此外,策展人羅禾淋更規劃舉辦夜間導覽,參觀民眾能坐在小巴士中,體驗大直與內湖的藝術風景。
藝術展演計劃之外,為延伸未來更多的後續討論,本次藝術節同時規劃了一系列的相關活動,包括工作坊、講座、展覽開幕表演等,例如與《藝術地圖》合作,舉辦錄像專題演講講座,邀請畫廊業者、藝術家、收藏家,以對談方式討論當代錄像藝術觀察,以及其收藏和展示關係。歡迎大家一起共襄盛舉!
2015大內藝術節「不眠的居所」
展期:2015.12.12~2016.01.03
聯合開幕:2015.12.12 3:00 p.m. 亞洲藝術中心、哥德藝術中心、尊彩藝術中心
社團法人中華民國畫廊協會( 8篇 )

1980 年代末期,台灣經濟奇蹟的年代,畫廊數量激增、藝術市場活絡,但缺少有力的整合組織,此時畫廊界及藝文界之相關人士,便有意組成畫廊協會,歷經籌備與討論,並向內政部登記立案,1992 年 6 月 8 日「社團法人中華民國畫廊協會」終於宣告正式成立。隨著產業發展,協會業務逐步擴張,負責會務運作的秘書處主要分為三個部門:會務中心、藝術博覽會、台北藝術產經研究室。

查看評論 (0)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