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思會裡國內建築界的大老、學者亦齊聚一堂,可以說滿室皆是建築師,加上眾多曾與王大閎合作、欽仰他的企業家,例如遠東集團董事長徐旭東等,國藝會董事長林曼麗等多位文化界人士,以及前總統馬英九,在此名單中可見到王大閎深遠的影響力。
一生不忮不求,家風嚴謹,從四位子女待人接物的溫潤,就可見到王大閎立德、立功、立言的縮影。「王大閎建築研究及保存學會」名譽理事長、台大城鄉所退休教授華昌宜在追思會致詞時說:「王先生是華人中最後一位貴族。這不是指他顯赫家世,而是指他獨立的品味和人格。他是我們建築師中的建築師。」
在追思會上,馬前總統致詞時說,自己不學建築,但對王家非常景仰,一定要向大家介紹王家,尤其,他是王大閎的父親王寵惠先生的鐵粉。從王寵惠的言傳身教,就能見到他對王大閎的深刻影響。馬英九說,王寵惠是清朝時期第一位拿到國內大學文憑的學生;王寵惠到美國耶魯大學攻讀博士,1907年,他翻譯的(1896年版)德國民法在倫敦出版,為英文譯本之首,而且風行50年!1953年,當時美國副總統尼克森訪台,還特別拜訪王寵惠。因為尼克森在杜克大學法學院求學時,念的德國民法,用得就是王寵惠的譯本。此外,王寵惠也是參與了開羅宣言、波茨坦協定的幕後重要關鍵者。
王寵惠,是見證民國大時代的智者。而顯赫的家世也影響著王大閎,從英國劍橋到美國哈佛大學的頂尖學歷與才氣,他絕對是一位能在國際上揚名,與同學貝聿銘並駕其驅之人。但王大閎,選擇了在台灣,一座一座,一棟一棟,設計了百餘棟建築,為這片土地的現代中國建築美學傳播種子。他低調沉潛於台灣這片土地,為這片土地上的建築,一次又一次的貢獻自己的所學。
前總統馬英九,於追思會上感懷王家對國家社會的貢獻。(林亞偉提供)
王大閎先生長子王守正,在追思會上致詞。(林亞偉提供)
在追思會上,王大閎長子王守正表示,王大閎曾著一本有著些許自傳色彩的科幻小說《幻城》,如今王大閎已經化身為小說中的角色迪諾王子,到他方完成心願。王守正說:「父親每天下班回家,總是優雅、幽默,從不談工作上的瑣事,直到自己成為執業建築師,才聽到了原來他在這一行曾經遭遇到的很多挫折。父親化身為迪諾王子走了,我們不要帶著憂傷的心情。感謝文化部、台北市文化局、文心藝術基金會、典藏藝術家庭、王大閎建築研究及保存學會的協助,一起完成這次的追思會。」
郭肇立教授主編,王大閎等十八位建築學者合著的《世紀王大閎》一書,由國巨文教基金會、凱美電機股份有限公司贊助,在近期出版,裡頭有著多位學者對王大閎從其文學到建築的評價,亦完整揭露建國南路自宅重建的過程與美學、空間理念。而在王守正撰寫的序文裡,我們得以一窺王大閎的睿智:
「從小父親就不會強迫我們讀書,初中時學校成績單都要家長簽名,有一次我成績單上歷史及地理出現紅字(不及格的意思),緊張的拿給父親簽名,父親問我:『歷史考些什麼?為什麼不會?』我心虛地回答:『考中國歷代皇帝名字。』父親笑說:『認識這些古人有甚麼用?他們將來也幫不了你忙,你不如多認識一些現在的人,說不定更有用。』父親接著問:『地理考些什麼?』我回答:『考中國各省地形、氣候及物產。』父親說:『我去過這些省份也不見得知道,何況你根本沒去過。』看似像一段安慰我的話,但話裡卻是父親高深的人生哲理。父親從不談建築理論,他認為建築就是生活的一部分,任何與生活無關的學理都是空洞的!」
王大閎追思會於其代表性作品國父紀念館舉行。(收錄於《世紀王大閎》一書)
王大閎建國南路自宅手稿。(李乾朗繪圖/收錄於《世紀王大閎》一書)
王大閎,就像德簡書院主持人王鎮華所說,他的人跟他的建築同樣硬朗質樸。他一輩子少說話,但卻讓大家說這麼多話。王大閎,為世人樹立了一個人生在世,大丈夫該如是也的另一種典範。
1980年王大閎於天母閎英別墅。(收錄於《世紀王大閎》一書)
王大閎,一位一生低調,走過整整一世紀,見證、參與、推動這個世紀裡現代中國建築的大師,5月28日安詳的離開世間。在6月9日,王大閎追思會於其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國父紀念館的演講廳舉行,門生、故舊無數,「鐵粉」眾多的王大閎,讓前來追思的人們懷抱滿滿的憶念,擠滿了會場。
文化部長鄭麗君,在追思會前親送總統褒揚令於家屬手中。鄭麗君也是王大閎的鐵粉,當國內建築界為王大閎昔年的台北建國南路自宅奔走籌資,要重建這座真正把中國建築的美學與精神,在實用理性裡實踐的經典,她亦是其中一位大額個人捐款者。其它包括樸永建設、文心建設等多家企業與多位建築師群起響應,一齊捐助,讓王大閎建國南路自宅,在台北市政府於北美館南側的規畫下,得以重現,讓我們而今能真正一睹王大閎早在逾半世紀前的自宅設計,兼得中國建築美學與實用。
緬懷王大閎,華人中最後一位貴族
Tags
林亞偉 (Lin Ya-Wei)( 110篇 )追蹤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