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高門檻制度緊箍咒,公視新任董監事持續難產,李永得批國民黨勿再「政治綁架」

高門檻制度緊箍咒,公視新任董監事持續難產,李永得批國民黨勿再「政治綁架」

高審查通過門檻已不斷虛耗公視董事會,亦多次浪費優秀提名人選。更甚者,若提名人應具備相當公信專業,本可能持特定立場光譜,獨立超然並非等同虛假的價值真空,將其無限上升為唯一標準,卻不更細緻地論別,政治分贓早已然於檯面下暗潮洶湧。文化部長李永得強調,現行制度確實屢屢讓董事會組成窒礙難行,將研議修法。
財團法人公共電視文化事業基金會(簡稱「公視」)第七屆董、監事人選在去年9月首次送審,因高審查門檻,而未達法定董事會組成人數,懸宕一年多至今。行政院於本月3日再提名新候選人,送交由立法院各黨團依席次比例推舉之15名社會公正人士代表所組成的「公共電視董監事審查委員會」進行審查。昨日(9)國民黨團推舉之五名審查委員全數缺席,委員會對「3/4」之通過門檻定義幾經討論,後裁決「同意暫緩,下次再實質審查」。文化部會後發新聞稿,痛批國民黨「動用黨團力量,要求審查委員不得出席投票」,是「赤裸裸『政治綁架』,也徹底違背了公視董、監事選任的『獨立超然』」,在第7屆公視董事會未能組成前,將依法由現任董、監事延任。
難產的第七屆公視董事會
依據《公共電視法》規定,公視基金會設董事會,由董事17人到21人組織之,並「由行政院提名董、監事候選人,提交審查委員會以3/4以上之多數同意後,送請行政院院長聘任之。」公視第六屆董事會於去年9月25日任滿,文化部則於同月2日提名新任人選,並於9日送交審查。當時提名之21位董事與5位監事候選人,僅有7位董事與1位監事通過《公共電視法》規定之審查委員3/4以上同意門檻,其中10位董事因一票之差未能過關。因未能順利籌組17至21人的董事會,缺額由第6屆董、監事延任至今,期間前任文化部長鄭麗君與立法院國民黨團亦曾數度攻防。
今年9月,民進黨立委張廖萬堅提案下修公視董事人事同意門檻,盼能修正此一原意雖好、卻恐造成董事會空轉的制度問題。國民黨對此召開「公視改組,投不過就用搶的?」記者會,批評民進黨政治黑手介入。除修正門檻外,《公共電視法修正草案》亦提議修改董事長與董、監事遴選方式而引發議論,後在朝野黨團協商下,將其退回程序委員會。
本月3日,行政院以「族群文化及藝文、傳播及學術領域、經營管理」三大面向,以及《公共電視法》第13條明定族群代表性及性別比例等原則,再提名14位董事候選人如下:王亞維、王俊博、杜奕瑾、周奕成、施振榮、洪馨蘭、高志尚、唐美雲、孫嘉穗、陳翠蓮、張錦華、聞天祥、劉昌德及謝金河,其中唐美雲及施振榮2位董事候選人係現任董事。監事方面,則再提名王毓莉、張玉佩、高文宏及蔡惠卿等4人,其中張玉佩為第6屆董事。文化部呼籲「盡速組成開始運作,帶領公視繼續扮演推動臺灣公民社會前進的角色。」
公視第七屆董事會自去年9月難產至今。(攝影/Solomon203,https://bit.ly/2X3f3NK,CC BY-SA 3.0)
國民黨團推舉委員集體缺席,實質審查暫緩
國民黨團推舉委員、前立委陳學聖本月7日方踢爆公視「主題之夜」,因不滿原主持人蔡詩萍處理新疆再教育營立場,將其更換為范琪斐,批判為政治力介入,揚言將「好好審」。國民黨立法院黨團總召林為洲隔天(8)卻表示,推薦的審查成員各自在學界、企業界服務,文化部在審查兩、三天前才通知審查委員,不夠尊重。國民黨團在昨日(9)新聞稿中進一步說明,因「幾位委員當天已有既定的行程」,加上一位正在進行隔離檢疫,基於尊重審查委員親自執行的神聖職權,為求慎重,請相關單位另行擇期;李永得則反駁,此一會議時間至少三週前便通知。且之所以拖到11月,係因其中一名審查委員出國後返台加隔離檢疫,至少要到9日才能全員到齊開會。他強調此為9月底第一次籌備會議的集體共識。
根據內政部頒訂《會議規範》第4條規定,會議有1/2以上人員代表出席即可開會。除了國民黨團推舉的廖元豪、包正豪、鈕則勳、陳學聖、胡競英五人請假,昨早9時30分共有十位委員出席,已超過1/2,審查委員會順利成會,過程全程線上直播。李永得開場請託委員全力支持,相信名單兼顧族群、專長、政治光譜以及性別的多元,可彰顯公共價值、幫助未來媒體發展趨勢。他指出,自己過去這段期間積極與諸位審議委員溝通,其中一位國民黨推舉委員也對名單感到相當滿意,最後審查會議卻因黨團指令而集體缺席,他感到非常遺憾。
究竟《公共電視法》規定之「3/4」同意通過門檻是以全部15席委員(12票),抑或現場出席委員(8票)為母數實無明文規定。根據《聯合報》報導,民進黨立法院黨團總召集人柯建銘上週即提醒林為洲,國民黨若缺席,名單可能就會審查通過,林為洲卻堅持以全數委員為基準。文化部則回應該爭議交由審查委員會決定。事實上,此非公視第一次面對此議論,第四屆董、監視審查委員會亦曾以出席委員為母數進行表決。
審查會議中,民進黨團推舉審查委員蘇正平對此提出臨時審查動議,現場多數審議委員皆附議以現場出席人數的3/4來計算,認為此一解釋合法,但就妥適性而言仍有雜音。各自發言後,民進黨推舉委員兼會議主席翁秀琪裁示表決,共七人贊成「以出席人數的四分之三為通過門檻」。未舉手之兩位分別為民進黨團推舉之陳東升委員,他認為此一表決之影響與後果甚巨,包括今依新標準與去年9月依高標準選出的董、監事之間的同意票數差距,是否將在董事會運作上造成代表性落差等問題,需更謹慎省思;而民眾黨推舉委員謝啟明則發言批評程序粗暴,拒絕投票,一度準備退席。
後經眾人緩頰,民進黨團推舉委員蕭新煌提議暫緩審查,他表示雖依法有據,但此裁決亦可能引發政治性爭議,或許唯有再行協商,方能凝聚共識。最後進行「同意暫緩,下次再實質審查」投票表決,共七人同意,反對一票(民進黨團推舉委員蘇正平),兩人保留意見(民進黨團推舉委員翁秀琪與時代力量黨團推舉委員羅世宏)。今日審查會議於此宣告結束,將待文化部確認審查委員開會時間,再行實質審查。不過「以出席人數的四分之三為通過門檻」確實以多數決通過,是否將在下次審查會議時即適用,後續也引發議論。
會後,文化部長李永得痛批國民黨「試圖影響超然獨立的公視董、監事選任」為「政治綁架」,亦依據《財團法人法》的規定,懇請現任公視董、監事延任。文化部今(10)早則再發新聞稿說明,國民黨團推舉之審查委員包正豪在10月27日文化部發出會議時間通知後一天,即以電子郵件致歉回覆不克出席,將另行委託其他委員代理。文化部特別強調,批評僅是針對國民黨黨團的公開發言,而非個別審查委員。
高門檻制度設計保障獨立超然,抑或淪為必然的政治分贓
根據《聯合報》報導,國民黨黨團之前曾跟民進黨黨團協商爭取公視董事的「四董(董事)一監(監事)」,雙方有所共識,行政院卻遲未等到國民黨的名單,因而自行展開提名。國民黨團評估「此次名單很可能通過十席以上、加上之前已通過的七席組成公視董事會,因此決定以不開會杯葛。」林為洲在審查會議前,評論本次公視董、監事候選名單,仍明顯帶有綠營背景,「如果都提名像施振榮這樣的,相信爭議就會減少許多。」國民黨團會後新聞稿則再重申,除了少數幾位提名人行事低調中立,「其他提名人黨派色彩濃厚,都有特定派系脈絡可循,並非文化部對外所說『政治光譜多元性』。」林為洲今(10)更再開記者會點名周奕成、杜奕瑾、謝金河、陳翠蓮等人,並揚言審查委員會若可如此擅改機制規則,他將跳海對賭,痛批審查委員淪為政黨打手。對此,昨日會議主席翁秀琪回應,會議全程錄影錄音,且經嚴謹討論,可受公評,她認為國民黨團推舉的審查委員全數不參加,也不委託,令人遺憾,「審查委員有權利也有義務,要協助國家把好的公視董監事選出來。」
不過,去年9月審查會議上,國民黨推舉審查委員、前國民黨立法委員吳育昇亦曾質疑為何皆提名無黨籍人士,呼籲未來應含各黨派推薦人選,方符合政黨政治現實。此說法顯與林為洲的意見有所矛盾。究竟國民黨是真心為公視獨立自主把關,抑或是只要自己無法介入即盡力杯葛抹黑,政治目的可說是司馬昭之心;二者說法卻倒是有一點雷同,吳育昇當時也評價提名名單充斥缺乏實務經驗的文青,不若過去有誠品書店創辦人吳清友、宏碁集團創辦人施振榮等重量級人士坐鎮,直批為「有史以來最弱」。另一位國民黨團推舉之委員廖元豪,在去年審查會議上也批評名單過分倚重「文藝氣息、NGO團體或優秀文青」,缺發商業經營氣息與媒體經營能力,點名如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劇場與設計學系副教授、金馬影后陳湘琪(後未當選)可提供藝文相關建議者之占比過高。從中也可顯見國民黨對公視經營的想像,更多地是倚重「企業聲望」,當其每每不尊重藝文專業,自然看什麼名單都覺得不是自己人。
相比起去年9月的提名人選,本次名單組成其實已可見文化部稍作擇中妥協,以通過超高標準之審核門檻。而經此次實質審查受阻,公視董事會組成究竟尚須向政黨政治低頭至甚麼程度呢?如同文化部新聞稿所言,此一制度設計複雜度甚至超越美國總統大選選舉人團,但實際上真能達到「讓審查委員能『獨立超然』行使職權」的目的嗎?況且,此早非公視第一次難產董、監事人選,2013年國民黨執政時,行政院與文化部同樣也因公視第5屆董、監事選任作業延宕2年半,而為監察院糾正。誠然,高審查通過門檻已不斷虛耗公視董事會,亦多次浪費優秀提名人選。更甚者,若提名人應具備相當公信專業,本可能持特定立場光譜,獨立超然並非等同虛假的價值真空,將其無限上升為唯一標準,卻不更細緻地論別,政治分贓早已然於檯面下暗潮洶湧。文化部長李永得強調,現行制度確實屢屢讓董事會組成窒礙難行,將研議修法。
昨日(9)審查會議由民進黨團推舉審查委員翁秀琪擔任主席,出席委員包含民進黨團推舉之蘇正平、張烽益、王勁力、黃世鑫、蔡茂寅、陳東升、蕭新煌,民眾黨團推舉之謝啟明,時代力量推舉之黨團:羅世宏(委託翁秀琪代理)。
童詠瑋( 52篇 )

藝評人、獨立編輯。關注橫跨視覺、表演、影像與數位藝術等領域。曾任《典藏ARTouch》編輯、絕對空間展場經理,參與《Fa電影欣賞》、《藝術觀點ACT》執行編輯,書寫另也散見於《典藏.今藝術》、《臺灣數位藝術網》、《放映週報》等平台。紀錄片研究論文曾獲世安美學論文獎。現主要研究旨趣為影像理論、左翼文藝、媒介研究、媒體行動主義等。E-mail: tungyungwei@gmail.com

查看評論 (0)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