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更快,還會更高!劉忠河淺談草間彌生市場

更快,還會更高!劉忠河淺談草間彌生市場

草間彌生作品價格沉寂許久,十年來翻了三倍:2003年拍量尚且不足10件,2007年近300件,2013年近600件;2005年總成交額破百萬美元,2007年破1500萬美元,2017年逾5400萬美元。劉忠河舉例:「後勁強的藝術家每號價格從1萬到8萬也許耗費幾年,但到兩倍16萬有時只花了一年。」
市場新局
草間彌生與台灣首次接觸始於1998年台北藝術博覽會。當時除了由社團法人中華民國畫廊協會前任理事長劉煥獻邀請藝術家親至會場,還特地從日本運來一件定價新台幣200萬元的200多公分大南瓜雕塑。幾經鼓動、遊說,期間未有藏家與美術機構出手,在秘書長陸潔民安排下,暫擱時任理事長洪平濤鄉下庭院,數月後原封不動運回日本。資料顯示,這顆南瓜後來在日本以新台幣3千多萬元成交,引起藝術圈一片譁然。不過,其他新台幣2萬元的限量30顆小南瓜倒是被工作團隊、眾多理事長等人分掉了,締結細而微小的緣分。
時間來到2009年。草間彌生時年80,紐約高古軒「牽」起她的手,對其行情推升起到極大助益。也就在這個時刻,朝代畫廊負責人劉忠河留意到了這條訊息,確立想進一步積極收藏、買賣、推廣其作的念頭。「朝代很重要的核心精神之一是推動台灣年輕藝術家,但作為支撐,必須得有名家來穩固盤面。從國際知名度、市場廣遍率、學術影響力等面向考量時,確實名單列有三個人。其一已有數位大藏家持有經典作品,恐怕沒那麼容易找到合適的價格切入。其二過於年輕,未來存在變數。兩相比較後,就屬草間彌生資歷完整、風格明確且有學術定位。尤其她終生以藝術為職志,不曾變卦,態度始終如一;相對安全。」劉忠河就此開始策略性收藏草間彌生作品的計畫:「從版畫開始,買多賣少,培養收藏同好,帶起風氣。最多的時候,手頭握有百張版畫。」
草間彌生1972年歸國後,由於性格、精神狀態與創作宣言等不容於日本社會,致使家人飽受詆毀,自身也始終引人非議,極力杜絕社交活動,將自己全然關進繪畫世界。如此一來,雖然埋沒她的市場發展機會,卻仍無法壓抑企圖站上舞台發光發熱的機會。多年來,她持續送件至各大展演機構,提高作品曝光度。1993年,草間彌生代表日本館參展威尼斯雙年展,終於確立了其在國際藝壇的指標地位,同時也才換回國人的重視。然而,名氣大歸大,卻始終無法抬升草間彌生的市場成交量與金額。2008年雷曼兄弟垮台前,她的版畫價值大約新台幣5萬元,且常是拍場流標客。與高古軒合作後(雖然2012年合約到期後無繼續代理關係),短短不到十年,工作室大動作地籌備亞洲、歐洲乃至明年度於美洲各大美術單位的作品巡迴展,擴張知名度之餘,亦鋪陳書寫於藝術史的高度、美學素養與文化底蘊;更重要的是,2012年藝術家與國際時尚品牌Louis Vuitton的跨領域合作,打破了原本藝術圈自立派系而難以突破的收藏窘境,直接朝向時尚圈,拓闢全新收藏人口。每逢拍季,一次次競價逐高的漣漪波動出令人再三期待的遠景。
草間彌生《町I》.絲網版畫.47.8×59.6 cm(Ed.60).1999。圖|朝代畫廊
行情漲幅
無限網、水玉、南瓜、花卉、陽具……數項系列中,由於南瓜樣貌福態、寓意飽滿、辨識度高,也是藝術家最喜愛的主題,即便1980年後方才出現,仍獲亞洲藏家厚愛(因創作時間與藝術家返日的關係,西方少見南瓜作品);拍場價格約略落在早期與近年無限網原作之間。1979年開始生產的版畫系列,也屬南瓜比其他題材價高許多:「以我經驗來說,一年價格漲幅約20%至30%。2月初,趁著看草間彌生在東京國立新美術館『我永遠的靈魂』特展的機會,順便考察幾家東京指標畫廊:只要中型(10號以上)的南瓜版畫都超過新台幣100萬元。30號就要200多萬了。我本來想買,但也買不下手。」劉忠河表示,對南瓜有興趣的台灣重量級藏家,觀望多年,近兩年一一出手,就連中國藏家也展露參與油畫原作市場的氣勢。「雖然無限網系列在拍場走得最早也最高,但南瓜藏家數愈來愈多,不可輕估。目前市場最高價原作與版畫都在日本。可以想見,這些作品在市場運作若干年後勢必愈來愈成熟火熱。」
對於想投入這個板塊的藏家有什麼建議呢?勤於市調的他答道:「個人喜好還是很重要的依據。A級以上的作品可以買,但如果看不懂什麼是A級,那先別談了。以市場來說,雖然必須個案討論,但舊作仍是當今標竿。最重要的是別買到假貨;如今氣氛未必有錢就可隨意買到,即便透過同行,機會也愈來愈困難。」
朝代畫廊2017年新空間曝光時,以草間彌生收藏展為首檔展覽。照片為展場一隅。圖|朝代畫廊
草間彌生作品價格沉寂許久,十年來翻了三倍:2003年拍量尚且不足10件,2007年近300件,2013年近600件;2005年總成交額破百萬美元,2007年破1500萬美元,2017年逾5400萬美元。劉忠河舉例:「後勁強的藝術家每號價格從1萬到8萬也許耗費幾年,但到兩倍16萬有時只花了一年。」
台灣藏家入市普遍起步2009年,站上了這波浪潮。眾人引頸期盼更快速且激烈的翻本時刻。還有機會嗎?他說:「才要開始。」
誠然,全球可以直接拿到草間彌生(Yayoi Kusama)新作目前有日本大田(Ota Fine Arts)、紐約卓納(David Zwirner)、倫敦維多利亞.米羅(Victoria Miro Gallery)三家畫廊。但由於藝術家1957年起旅居紐約期間不斷地創作,陸續也與多家畫廊締結合作關係,在她返日之際,並未將當年這批作品全數帶回亞洲,致使其藏家佈局不同於其他亞洲藝術家高密度集中,反倒均勻散布,紮紮實實地坐擁真正的國際市場。隨著部分藏家基於種種考量而漸漸釋出這些昔日之作於拍場,為畫廊主騰出空間來經營其作的二手交易,有時甚至能拿到上述三家畫廊也拿不到的早期經典之作。他們彼此之間已然建立高密度的資訊網絡。台灣朝代畫廊堪稱一例。
草間彌生《Hello I》.絲網版畫.45.4×52.8 cm(Ed.100).1989。圖|朝代畫廊
陳芳玲( 64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