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照台灣四類收藏群體
香港作為一個亞洲的藝術金融與拍賣中心,因為疫情與《國安法》的關係,地位會受到一些影響,而《國安法》的影響反而比疫情更大。劉奕成從香港作為一個國際的金融與藝術中心的角度,進而轉向談及台灣。
在他看來,台灣其實也有相對應的這四種群體。第一種為大企業家:在亞洲所有的拍場出現的重量級大企業藏家幾乎都在台灣,不管是常玉、趙無極,甚至是奈良美智的作品,台灣藏家的交易量可能佔了25%-50%之間。只要提到華人現代重要藝術家的作品,基本上都是台灣藏家在收藏。但為何台灣前輩藝術沒有受到市場的青睞?某部分因素就是這些最富有的收藏家們並沒有大幅度收藏前輩藝術家的作品,也沒有收藏台灣年輕創作者的習慣,未能起到市場的帶動。
第二種為中產階級,他們在台灣其實處於消失狀態。但這件事情產生了改變的契機,因為上述提到的因素,所以台灣這一輩50-55歲的人許多放棄在中國大陸與香港的事業回到台灣來,這批人不會在台灣買低利率的投資型保單,所以首先會做的事情就是買不動產,再者,手頭餘錢在置屋之餘會做其他投資,藝術品可能成為他們的選擇。這群人的回歸將大量現金帶進台灣,因此劉奕成呼籲藝術圈需要團結,用一個好的方式,例如跟藝評家一起梳理台灣當前藝術家的脈絡,從裡面找出一些真正有價值的藝術出來,這將會是認真經營的台灣畫廊的好機會。劉奕成笑言:「中產階級回來了!雖然他們老了,少小離家老大回,但是他們還是有錢嘛,現在的重點是各位要教他們有品味。要教他們台灣的藝術創作者不見得會輸給在拍場上叱吒風雲的藝術家,至於有哪些,就需要去梳理清楚這個脈絡。」
第三種為跨國群體。因為台灣沒有相對完善、吸引外國人工作的環境,因此劉奕成表示在香港看到很多海外人士,但在台灣卻稀缺得多。最後第四類的普羅大眾,其實才是台灣至關重要、支撐藝術品價格的族群,可惜台灣最大的問題是生育力太低,從曾經一年有四十多萬人出生,銳減到只剩19萬人(註),更糟糕的消息是,從今年上半年開始,台灣正式進入人口負成長的時代,背後代表的是台灣大量失去這些支撐社會運作的人。香港雖然生育率也低迷,卻有吸引外國人工作的環境,台灣卻沒有,這也成為一個最大的隱憂。劉奕成說:「我會把後兩點合在一起看,台灣需要鼓勵大家多多製造下一代。如果第四點做不到,其實最關鍵就是台灣必須要做到一個好的、讓大家能夠移民過來的環境,這個社會才會有經濟發展的動力。剛剛有提到很多香港的移民會進來台灣,我們必須要有更完善的法規來做這件事情。」
最後劉奕成強調,希望台灣的父母不要限制小孩的興趣,不要一味讓小孩投入工科、醫科等領域,要能適性且多元的發展。他對台灣未來的期許,就是人口的成長能夠拉起來,而這些支撐著下一代發展的人能夠培養出對藝術的品味。
註 根據國家發展委員會人口推估查詢系統,自2017年起台灣新出生人口數已低於20萬,並逐年遞減,截至2019年這一數據已降至177,767人。
將來銀行總經理劉奕成,因為成長與工作的經歷,在美國留學時開始接觸藝術品,從而對藝術收藏展現莫大興趣,培養對藝術的品味。在他豐富的工作與人生歷練中,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一直是他最關心的部分。在本社於7月26日舉辦的「典藏藝術產業論壇.疫後台灣藝術市場的機會與挑戰」上,他將自己在香港金融業圈工作時的觀察,與台灣大環境下的省思做兩相對照,論及台灣藝術品市場的現狀以及可能發展的路徑。
2020年上半因為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的衝擊,導致人們的害怕心理會改變投資行為,此外,為了刺激經濟與消費,全球來到低利率的時代,過去定存與保險的投資行為會被重新思考,因此投資的標的轉向了黃金、房地產等不動產與貴金屬,也有人會開始轉向藝術作品,這成為了藝術市場的一個新機會。再者隨著7月1日香港《國安法》的生效,也對香港藝術環境產生影響,收藏家的卻步、畫廊主的疑慮以及站在偏向左派立場的藝術家角度,明年的大型藝術博覽會能不能成功舉辦都是未知數。大環境氛圍之下,對於價格還未攀至高端市場的中生代藝術家來說,可能會受到不小的衝擊。
香港的四種收藏群體及其改變
劉奕成認為,在香港,與藝術收藏行為息息相關的群體大致分為四種,他分析了這四種人受到疫情與《國安法》可能因此改變的行為:第一種是李嘉誠這類香港大企業家,早早把所有的投資從香港轉移到歐洲。第二種是香港工作的專業經理人(在香港年可支配所得超越50萬美元以上的族群大於10萬人),他們因為各種免稅與減稅因素在香港投資,而藝術品買賣是他們考慮的標的之一,這個所得基準的特色是年紀比較輕,「潮流藝術」這類作品備受他們青睞,因為「潮流藝術」背後代表的是年輕人的審美與精神,也正是第二種人,他們是非常堅實的中產階級,才是讓藝術作品往上往下能夠運作與維持的動力。第三種類是像劉奕成這樣的一群由外國到香港工作的人,雖然他已很久未在香港工作,但仍然與當年在美國讀書的夥伴一起關注香港的藝術拍賣活動。第四種是普羅大眾,這群人是最有機會的,他們可能會因藝術品味的建立,進而開始收藏作品,劉奕成認為,像是這次因為疫情,台灣網路上發起的「藝起加油ART」,其概念就是誘發這個族群產生收藏行為的雛形。
這四種人是維持藝術市場運作的重要關鍵,疫情發生之後,這四種人的動態改變,就會改變這個市場的某些部分。像是第一類的大老闆,會透過買賣藝術作品跟比特幣將自己的資產轉移出香港,可以觀察到近來香港的藝術拍賣會只要舉行,成績必不會太差,只是在於疫情之下,拍賣公司要傷腦筋的是怎麼讓收藏家欣賞作品,當然這也是畫廊與任何視覺藝術領域都會面臨到的問題。第二種專業經理人,他們則持續將所收藏的藝術作品運離香港,前往新加坡與台灣等地。但這些專業經理人的選擇與每一個人的財力有關,最富有的人就去歐洲、美國跟加拿大,第二有錢的人選擇新加坡,第三有錢的人才會選擇到台灣。第三種類的中堅分子其實很多來到台灣,因為選擇在台灣退休是容易的。第四種最辛苦的,就是香港年輕這輩的一般大眾,去年發生的「反送中」運動所帶來的影響,刺激這群人在藝術創作的能量,但這群人在未來的命運則難以預測。
2019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現場。(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提供)
柯舒寧整理( 1篇 )追蹤作者